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学的历程(彩图版人类发现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哲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学的历程(彩图版)》采用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真实故事形式,将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作品以及著名文学家,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极具趣味性。每个真实故事都着墨于作品背后的秘密,挖掘读者感兴趣的细节,再现作家的创作历程和生活状态,使读者能身临其境。

内容推荐

李哲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学的历程(彩图版)》将中国文学历程中各个时期的内容,有重点地编写为100余个独立单元,配以400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现中国文学历程的发展轨迹。阅读《中国文学的历程(彩图版)》,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历程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不失为一本有阅读价值的书。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后编定成书/12

 关于《诗经》/12

 思想内容/13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自沉汨罗江/14

 美政难施的一生/14

 《离骚》及其他作品/14

先秦散文的形成/16

 诸子散文/16

 历史散文/18

第二章 秦汉时期

枚乘作《七发》标志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22

 汉赋的发展/22

 司马相如与扬雄/22

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24

 西汉散文与贾谊/24

 东汉散文与王充/2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诞生/26

 司马迁与《史记》/26

 正史典范的体例/27

 史家之绝唱/28

汉乐府的出现/30

 乐府诗/30

 《孔雀东南飞》/31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32

 思想内容/32

 艺术成就/3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曹”、“七子”并世而出/36

 曹操/36

 曹丕和曹植/37

 “建安七子”/39

“竹林七贤”开一代风气/40

 阮籍/41

 嵇康/45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44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44

 陶渊明的诗歌/45

 陶渊明的散文/47

南朝乐府民歌兴盛/48

 南朝民歌/48

 《西洲曲》/49

北朝乐府民歌的繁荣灿烂/50

 北朝民歌/50

 《木兰诗》/51

南北朝文学酝酿着新变/52

 俊逸不群的鲍照/52

 山水诗人“二谢”/53

 集六朝之大成的庾信/55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

“初唐四杰”改革浮艳诗风/58

 王勃与《腾王阁序》/58

 其他三杰/59

陈子昂革新初唐诗文/60

 一举成名/60

 陈子昂的诗文/61

孟浩然、王维开拓盛唐山水田园诗派/62

 孟浩然/62

 王维/62

盛唐边塞诗歌的繁荣/64

 高适/64

 岑参/65

天才诗仙李白/66

 漫游诗仙/67

 “惊风雨,泣鬼神”的诗作/68

诗圣杜甫/70

 无忧的青少年/70

 官场的沉浮/71

 漂泊流离的生活/72

 忧国忧民的诗作/72

白居易创作著名叙事长诗《琵琶行》/74

 少年得名/74

 政坛失意/75

诗鬼李贺/76

 诗鬼李贺/76

 李贺的诗/11

晚唐两“诗囚”/78

 孟郊/78

 贾岛/79

晚唐“小李杜”的崛起/80

 杜牧/80

 李商隐/82

韩愈发起古文运动/84

 生平简介/84

 韩愈的文学成就/84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86

 一生遭贬/86

 “游记之祖”/87

温庭筠开创花问词派/88

 风流才子/88

 花间词祖/89

“帝王词人”李煜/90

 多才多艺的皇帝/90

 帝王词人/91

第五章 宋代时期

柳永词的新变/94

 才子词人/94

 柳永的词/95

苏轼开豪放词派的先河/96

 宦海沉浮/96

 苏轼的词/98

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100

 杰出的女词人/100

 婉约正宗/101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宋词的豪放风格/102

 辛弃疾生平/102

 别立一宗的辛词/103

姜夔开创格律词派/104

 江湖雅士/104

 姜夔的词/105

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106

 黄庭坚生平/106

 “脱胎换骨”诗/107

南宋中期涌现“中兴四大诗人”/108

 陆游/108

 杨万里/109

 范成大和尤袤/109

文天祥写下《过零丁洋》以死言志/110

 留取丹心照汗青/110

 爱国悲歌/111

一代文宗欧阳修首倡诗文革新运动/112

 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112

 欧阳修的散文/115

王安石提出“实用”的文学主张/114

 十一世纪的改革家/114

 王安石的散文/115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116

 苏洵/116

 苏辙/117

 苏轼/117

第六章 元代时期

关汉卿推动元杂剧走向成熟/120

 生平与创作旨趣/120

 创作艺术/121

 《窦娥冤》/122

元代剧坛一朵奇葩《西厢记》/124

 王实甫的《西厢记》/124

 经典的爱情故事/125

 艺术成就/126

第七章 明代时期

《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130

 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151

 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132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出现/134

 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154

 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157

《西游记》开创了我国神魔小说新领域/138

 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159

 艺术特色/140

第一部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142

 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145

 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144

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二言二拍”问世/146

 思想内容/146

 艺术成就/147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148

 汤显祖其人/148

 《牡丹亭》:情乎?欲乎?/149

 艺术特色/150

第八章 清代时期

洪升创作“千百年来曲中巨擘”《长生殿》/155

 洪升其人/155

 可怜一曲《长生殿》/155

古典喜剧的最后一部杰作《桃花扇》/156

 孔尚任其人/156

 《桃花扇》底系兴亡/157

志怪传奇小说《聊斋志异》风行天下/158

 科举中挣扎一生的蒲松龄/158

 狐鬼世界的建构/159

 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161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2

 坎坷磊落的文人/162

 封建社会的“照妖镜”/163

 讽刺文学的精品/164

中国古典史学的总结《红楼梦》问世/166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一生/166

 博大精深的思想/167

 古典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峰/168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170

 《官场现形记》/170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71

 《老残游记》/172

 《孽海花》/173

第九章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176

 生平与创作/176

 从《呐喊》到《彷徨》/177

 杂文和散文/17g

巴金完成《家》的创作/l 80

 屈指可数的优秀作家/180

 巴金的创作/181

茅盾出版长篇小蜕《子夜》/182

 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182

 茅盾的创作/185

创造社的小说代表作家郁达夫/184

 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184

 郁达夫的创作/185

钱钟书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围城》/186

 钱钟书其人/186

 钱钟书的创作/187

现代市民文学的开拓者老舍/188

 老舍自传/188

 老舍作品/188

曹禺发表“天才之作”《雷雨》/190

 曹禺其人/190

 曹禺的作品/190

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192

 朱自清:腹有诗书气自“清”/192

 朱自请的散文/192

儿童文学家冰心发表《寄小读者》/194

 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194

 冰心的创作/195

沈从文独特的文学创作/196

 沈从文其人/196

 沈从文文学创作/197

郭沫若的新诗奠基作《女神》出版/198

 国学大师/198

 现代新诗的奠基作/199

新格律诗的奠基者闻一多/200

 悲情诗人闻一多/200

 《死水》/201

新月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202

 “康桥诗人”徐志摩/202

 新诗中的绝唱/205

艾青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204

 勇敢的“吹号者”/204

 艾青的诗/204

中国文学大事年表/206

试读章节

新月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从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徐志摩坠机遇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才子风范的一代诗人,就这样黯然辞世,留下了一生的故事供后人评说。

“康桥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知名度甚高而又很不寻常的人物,在中国,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被否认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至今他却又是比同年代的作家拥有更多的读者及认同,他的诗作是列入中学必读的课程。

徐志摩,中国诗人,散文家,留学美国时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然后赴美国学习银行学,又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并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参与成立新月社,同时也加入了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北京大学教授。1925年,历游苏、德、意、法诸国。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这一年还写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这以前的诗作,大多是对于黑暗封建势力的不满,带有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但也流露出享乐主义的生活哲学和庸俗的生活情趣。

1931年,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这一时期的诗作,抹去了以前的火气,调子低沉,多是颓唐失望的叹息。同年11月,因飞机失事遇难。

徐志摩短短36岁的一生,带给中国人的震撼还不只这些,他是一位理想的追寻者,更是实践者;他惊世骇俗的挑战了中国传统的旧社会,放肆率性地追寻人性的自由与自我理想的实践。和一切浪漫主义的诗人一样,他一生的情爱史不只轰轰烈烈,甚至悖礼违俗,至今仍受争议;他和媒妁之言妻子的离婚,成为当时报纸的头条新闻,称作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桩“西式”离婚;他的离婚宣言发表成了文章,宣示了中国青年追求恋爱自由的新世纪的到来;他的第二次婚姻,娶的是朋友的妻子,婚礼上证婚人给的不是祝词而是咒骂。而他一生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甚至因为赶赴她的演讲而撞机身亡……他的一生毁誉参半,然而至今中国人还是喜爱他,不只是因为他的诗、他在文坛上的贡献和地位,更因为他在一个古老历史的国度里展现了执著信仰、追求真爱的年轻生命。

新诗中的绝唱

徐志摩的诗集除《志摩的诗》外,还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身后陈梦家为之编辑的《云游》。《再别康桥》一诗虽然体现了他后期创作的特点——轻柔似的微哀,但今天读起来,却让人觉得诗人在十分用心地描写康桥的景色,借此来掩盖其哀伤。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于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平凡的“康桥”因了徐志摩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成了永久的彩虹,徐志摩也因了普通的“康桥”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P202-203

序言

文学从人类围着篝火讲故事开始,就不断发展壮大,她有着漫长而辉煌的演进历程,而中国文学是人类文学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的历程按照通常方法,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国当代文学。

有记载的中国文学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出现在这个时期,但《诗经》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并无具体作者。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是屈原,也存在于先秦时期。先秦文学的特点是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不同于先秦文学,两汉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文学家,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刺喻谏君主为己任,这一创作主体的变化,也凸显了秦汉文学的演进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的乐府诗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的新形式。

而接下来的魏晋时期,一直到唐中叶,都是五言、七言近体诗的大发展时期,由此出现了陶渊明、李白、杜甫这些伟大的诗人。而魏晋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在五言古诗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爆发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分界点,这之后的“唐宋八大家”经过一系列文学上的改革,确立了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前的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文体模式,影响久远。

取代南宋的元朝,因为市肆的发展,说唱杂剧开始出现,文学不再写在纸张上了,而是在市肆表演,读者转变成听众和观众。此时的文坛主要流行的是戏曲和散曲等叙事文学。

明代流行的传奇文学形式,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而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小说,是这个阶段的另一种标志,则预示着长篇小说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之后的明亡清兴,对汉朝知识分子的震动十分强烈,再加上清朝的文字狱盛行,使得清朝文学没有大的突破,主要承继的是明朝的文学形式。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大肆涌入中国。一批批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他们在寻求富兵强国的道路同时,出现了新的文学灵感,涌现出了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等一批新的作家,救亡图存、求新意识是当时文学的主基调。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时期。在“五四”运动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属于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范畴。现代文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巨大的变革。

白话文的使用,是现代文学变革的主要特点,而新诗也在此时期兴起,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左联”的成立,一大批革命作家涌现出来。而抗日根据地此刻也涌现了一批歌颂抗日、向往革命的作家和代表性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学蓬勃发展,展现出了“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发展更加多元,内容丰富多彩。

本书中将中国文学历程中各个时期的内容,有重点地编写为100余个独立单元,配以400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现中国文学历程的发展轨迹。阅读此书,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历程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不失为一本有阅读价值的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学的历程(彩图版人类发现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09639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4018535
中图分类号 I209-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