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尤其是那些在科举路上奔波,未进入上层社会以及刚刚进入上层社会的士人,他们的世俗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个庞大的士人群体,是古代士人阶层的基层,蔓延、渗透于各个社会角落,活动其间,牵引、动摇整个社会的发展,透射出繁复的明清社会。这个由杨东方主编的《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采用的文史互证方法,学术价值颇高,一定程序上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可谓旧瓶酿出了新酒。
图书 |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尤其是那些在科举路上奔波,未进入上层社会以及刚刚进入上层社会的士人,他们的世俗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个庞大的士人群体,是古代士人阶层的基层,蔓延、渗透于各个社会角落,活动其间,牵引、动摇整个社会的发展,透射出繁复的明清社会。这个由杨东方主编的《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采用的文史互证方法,学术价值颇高,一定程序上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可谓旧瓶酿出了新酒。 内容推荐 由杨东方编写的《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士人的科举生活(上) 第一节 童生:读书的平民 第二节 秀才:诉讼与奢遮 第三节 贡生:凄婉的悲歌 第四节 监生:几般便宜处 第五节 举人:地位之变动 第六节 新科进士的凄清岁月 第七节 进士:仕途的宠儿 第二章 士人的科举生活(下) 第一节 秀才资格考试的物质支出 第二节 步步维艰的进学 第三节 辛苦难过的岁考 第四节 悲喜各异的科考 第五节 困顿重重的乡试 第六节 相对轻松的会试(殿试) 第三章 士人的治生生活 第一节 教馆:“治生之本” 第二节 作幕:“迫于饥寒” 第四章 士人的婚姻生活 第一节 择偶:娶妻娶德 第二节 联姻:当娶儒家女 第三节 惧内:文人的通病 余论 小说证史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话本小说资料为中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东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345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8 |
CIP核字 | 2013076814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