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首部美国改革进步史,不仰视,不毒舌,提取美国正能量,抛开平民大众的改革,注定走向黑暗。

美国曾经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中国都正在遇到,或即将遇到!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作者高连奎是“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提出者,其思想、观点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策研究室重视,与郎咸平、时寒冰并称为“中国三大经济战略家”;首次以美国的改革和进步为主线,不仰视,不毒舌,真正客观评述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民主真相;集中回答如何重新认识美国,如何与美国打交道。

内容推荐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对美国一探究竟的愿望,普通人不了解美国,就看不懂世界。

美国能够走到今天,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美国,我们不能将其丑恶化,也不能将其美好化、圣洁化,更好的心态是将美国的发展过程看做是一个社会学的大实验。

高连奎所著的《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以“改革”和“进步”为主线梳理了美国200年来政经变革历程,重点介绍了建政与建党、西进运动、镀金运动、进步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市场改革运动、新闻扒粪运动、文官改革运动、民权运动、伟大社会运动,麦卡锡主义的疯狂、赤字繁荣的欺骗、巫毒经济学的流害等历次重大运动和事件。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中,既记录了以上这些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也以其他具体的事件为时代留下注脚,比如西进运动与牛仔文化的兴起、可口可乐的壮大、美联储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变革等。

美国经历的这些事件我们也在以不同形式经历,真切、深刻地读懂美国,也有益于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这都将对我们大有裨益。

目录

前言 改革中国,先看美国/001

第一章 建政与建法:“美国式政治模式”是如何确立的

 第一节 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吗/002

 第二节 宪政是美国进步的原因吗/006

 第三节 权力是否必然导致不自由/011

 第四节 共和需要美德维持吗/012

 第五节 大国也可以建立共和/019

第二章 建党与治党:美国政党模式的嬗变与改革

 第一节 国父们为何反对政党/024

 第二节 文官改革:“封官许愿”的终结/027

第三章 《独立宣言》和美国国父

 第一节 “签字的都是国父”/034

 第二节 美国国父之一:自由之父杰斐逊/039

 第三节 美国国父之二:《宪法》之父麦迪逊/041

 第四节 美国国父之三:革命之父亚当斯/044

 第五节 美国国父之四:金融之父汉密尔顿/048

 第六节 美国国父之五:军功之父华盛顿/052

 第七节 美国国父之六:独立之父潘恩/054

第四章 西进时代:美国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立国之前殖民地状况如何/060

 第二节 “五月花号”意义是否被夸大/064

 第三节 拓荒年代:“西进”都做了什么/070

 第四节 淘金热是怎么回事/072

 第五节 牛仔为何成为美国精神/074

 第六节 牛仔文化如何影响世界/079

第五章 “镀金时代”:美国如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第一节 美国精神是如何诞生的/084

 第二节 铁路如何促进美国发展/085

 第三节 美国是如何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088

 第四节 美国如何成为“科技大国”/090

 第五节 五大湖与汽车业的兴起/091

第六章 进步时代:现代自由主义理念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为何爆发“进步运动”/094

 第二节 美国的进步理念是如何诞生的/097

 第三节 进步运动都做了什么/102

 第四节 欧美城市为何如此漂亮/108

 第五节 “新闻扒粪”为何引发轰动/111

 第六节 进步年代如何管理城市/117

第七章 大萧条与新政:美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美国为何大萧条/120

 第二节 大萧条到底如何严重/123

 第三节 胡佛为大萧条做了什么/127

 第四节 罗斯福为大萧条做了什么/130

 第五节 新政:凯恩斯如何影响罗斯福/136

 第六节 谁是谁非/142

 第七节 美国证监会的成立及运作方式/145

 第八节 华尔街历史的“11大拐点”/147

 第九节 萧条经济学与好莱坞的发展/156

第八章 “二战”及战后初期: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第一节 “二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60

 第二节 美国如何控制世界/161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麦卡锡主义:法西斯在美国/163

 第四节 艾森豪威尔“自由保守主义”/168

 第五节 反智:对麦卡锡主义的反击/171

 第六节 美国人何时走向堕落/173

第九章 黄金时代的进步:美国如何建成“伟大国家”

 第一节 战后美国的进步/176

 第二节 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180

 第三节 战后民权运动的最伟大贡献/184

 第四节 经济学家如何影响美国变革/187

 第五节 美国到底如何腐败/205

 第六节 卡特年代的反腐:真正将权力装进笼子/209

第十章 重回保守主义:美国的堕落年代

 第一节 滞胀的大背景与福特延误/214

 第二节 大滞胀的真正原因:为什么说弗里德曼制造了滞胀/217

 第三节 “如果没当过演员,真不知如何在白宫工作”/220

 第四节 何为“巫毒经济学”/223

 第五节 总统与他的智囊们/232

第十一章 探索与创新时期之一:克林顿经济学——“新美国”模式的首次探索

 第一节 信息革命如何兴起/238

 第二节 美国如何助力信息革命/240

 第三节 “新经济”如何形成/241

 第四节 何为“克林顿经济学”/243

第十二章 探索与创新时期之二:奥巴马为“新美国”再布局

 第一节 美国银行发展史/248

 第二节 金改:《多德-弗兰克法案》与“沃尔克规则”/262

 第三节 《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以创新求复苏/266

 第四节 《美国制造业促进法》:以制造求长远发展/269

后记 美国的“五次改革浪潮”及未来改革展望/275

参考文献/280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吗

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不是民主制国家,美国《宪法》里面也没有“民主”这个词。

美国国父们密商三个月,费尽心机创建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制度,其目的就是共和,而非民主。美国的“建国之父”宣称,他们致力于构建的是“共和政体”,却从未提到“民主政府”或类似字眼。这是为什么?在当时美国的上流社会里,“民主”这个词充满暴力色彩,所以制宪会议代表中有很多人非但对民主没有好感,还大声挞伐民主的罪孽,他们制定制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限制民主。连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也痛心疾首地承认:“我们都遭受过民主带来的迫害和不公正。”

制宪会议主要的活跃分子之一汉密尔顿指出:“对群众的要求让步,这是因为对民主精神出奇的暴烈和蛮横估计不足。”并称:“民主是一种疾病,它给予分裂分子、敌对势力、邪教集团、野心家们,执政、夺权的合法外衣。”

亚当斯指出:“以往所有时代的经历表明,民主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他说:“记住,民主从不久长。它很快就浪费、消耗和谋杀自己。以前从未有民主不自杀掉的。”他进一步强调:“民主很快就会倒退到独裁。”

美国《独立宣言》签名人拉什说:“民主是恶魔之最,高喊民主的都是疯狗。”

“美国《宪法》之父”、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代表指出:“民主是由欺骗、动乱和争斗组成的,通常在暴乱中短命。”他强调:“政府若采取民主的形式,由此而来的就是麻烦和不方便,人们之所以谴责民主,原因就在这里。”

执笔《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费雪道:“民主是包藏着毁灭其自身的燃烧物的火山,其必将喷发并造成毁灭。民主的已知倾向是将野心勃勃的号召和愚昧无知的信念当成权利来泛滥。”

美国《宪法》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莫里斯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

格里代表更是炮轰民主:“我们所经历过的罪过,都是源于民主过于泛滥。人民并不缺乏德行,但总是受到假装爱国的人蛊惑。马萨诸塞州的经历证明,一些人精心炮制出各种虚假报告,到处传播,老百姓每天都被误导去做些最作孽的事,说些最作孽的话,这些虚假报告又无人可以当场揭穿。一个主要的罪过,是说要对政府雇员实施正当程序,仿佛把公仆都饿死才是民主的极致……”

代表中最倾向民主的乔治·梅森代表也承认:“我们过去是太民主了。”

在今天的人看来,“民主”与“共和”的意思差不多,但是在制宪会议期间,代表们却非常在意两者之间的不同。为何美国的国父们会如此强调“民主”与“共和”的区别?这是因为在当时,依照《民主邦联条约》建立起来的高度民主的邦联政体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各种动乱势力都打着“民主”旗号来发动动乱。

美国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以致美国《宪法》只字不提民主,反而明确宣示美国是共和政体。据载,历时三个月的美国立宪大会结束时,一位女士当众问富兰克林:“博士,你们为我们设立的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富兰克林毫不迟疑地答道:“是共和制。”

其实“民主”和“共和”两个词分别来自于希腊语(Democracy)和拉丁语(Republic),民主是指古希腊的那种直接民主制,共和主要指的是罗马的政治制度,即贵族和君主分享权力。

其实直到现在,美国人也非常清楚,他们的政体是共和政体而非民主政体。1961年9月17日(宪法日),美国约翰·罗伯特协会的创始人罗伯特发表了题为“共和与民主”的讲演。他的名言是:“这是共和,不是民主。让我们保持共和政体的方向!”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和玛丽警醒民众:“无论何时何地何人,立宪大会都没有官方声称美国是民主政体。”

美国国父们对民主的芥蒂,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对权力的设计与分配上:最先表现在对总统权力的加强上,其目的就是使行政系统获得主导地位,美国总统的权力设置是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等为原型的。就权力的集中程度而言,美国国父们非常坦率地承认,美国总统“与英国国王有类似之处,也同样类似于土耳其皇帝、鞑靼可汗”。

属于美国总统的权力主要有行政权、军权、联邦法官任命权、大赦权、立法复决权。这种设置,赋予总统有效压制议会内的反对势力的权力,使总统在美国政体中的地位比议会明显高出一截。  美国总统集大权于一身,必然产生独裁的质疑,当时的设计者也并不否认这一点。面对人民的种种担忧和质疑,国父们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对独裁者作了一个比较公允的评价一“凡对罗马历史略知一二的人,无不通晓当时的共和政体曾不得不多次庇护于某个独裁者的绝对权力,依靠独裁者可怕的威慑力,对内制止野心家篡政夺权的阴谋,制止社会某些阶级威胁一切统治秩序的暴乱行为;对外防止外部敌人占领并毁灭罗马的威胁。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无须提出更多的论点和实例。”在国父们看来,独裁者不但不是恶魔,相反,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自由和公正的最强有力的保卫者。

在为总统独裁正名和辩护的同时,国父们对一些民主斗士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们一再提醒美国人民:“危险的野心多半会被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历史会教导我们,前者比后者更加必然地导致专制道路;在推翻共和国特许权的那些人当中,大多数是以讨好人民发迹的,他们以蛊惑家开始,以专制者告终。”

当时美国也有反对派,反对派也指出了新《宪法》赋予总统权力太大的问题,他们预言,总统集中太大的权力必然使美国的共和政体逐步解体并滑向封建帝制。但是美国的国父们非常坚定,针锋相对,他们强调,把大权集于总统再加上实行任期制,不仅不会导致专制,反而能断绝一切野心家在美国建立封建专制的念头。辩论到最后演变成为公开的人身攻击,双方在报纸上破口大骂,反对派大骂国父们妄想“冕旒加额”“紫袍罩身”“宠臣嬖姬”;国父们则痛骂反对派“拨弄妖术”“毫无廉耻、男盗女娼”……

在集大权于总统这一重要原则上,不管反对派如何攻击,国父们寸步不让。

P2-4

序言

改革中国 先看美国——美国政经真相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个节目视频,在视频中,一位明星解读美国制度,一会感叹美国先贤的伟大,一会感叹美国制度的神奇,然而在他那一小段视频中确是硬伤累累,错误连篇,起码关于美国定都的问题,关于美国总统权力的问题,关于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的问题的解读都是错误的。

其实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伟大和神奇,如果你对一事物感觉神奇,只说明你知识少而已,美国制度也是人为设计的,人为设计的东西就没有解释不了的!然而这位明星绝对不是最差的,而且是差不多最好的那一批,毕竟他还去过美国,尽管很多材料是道听途说的。

这位明星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跟中国人解读美国的流行方式有关,就是“重细节”,而忽略“主线”,很多人喜欢从细节来研究一个国家,我更喜欢从主线来研究一个国家,本书就是一部关于美国政经发展主线的著作,重点叙述的是美国改革进步的重要节点,以期读者能够了解美国改革的全貌。如果主讲战争,或主讲总统,或是局限于一些细枝末节,那就很难把握美国发展的主脉。

其实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对美国一探究竟的愿望,普通人不了解美国,就看不懂世界。学者不了解美国,那他的知识体系也是不完善的,我们也确实有必要了解下美国。

了解了美国,你就会发现,美国能够走到今天,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崛起,大概用了90年的时间,美国实现人人平等大概用了160年的时间,美国治理腐败更是用了200年的时间。

美国又是一个进步与保守交织的国家,美国的每次进步几乎都是进步势力在推动,在历史上留下英名的几乎都是进步人士,但美国也是个保守势力非常严重的国家,美国的知识分子并没有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么高的威望,美国也没有迷信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国宽松自由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知识分子,更造就了太多的不学无术的文盲公民。这就为反智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提供了土壤,所以美国的进步都是断断续续的,而且美国随时都有退步的危险。

美国政治带有很强的“螺旋政治”的特点,一段时期内主要表现为进步,另一段时间内主要表现为保守,然而就在主要表现为进步或是保守的年代里,也是两种势力的交叉执政,因此经常出现保守年代有进步,进步年代有保守的情况。比如上世纪初,总体上是进步年代,但也出现了胡佛等保守势力,战后又是个进步的年代,也出现了艾森豪威尔等保守党的总统,但保守的总统偶尔也会做些进步的事情,比如艾森豪威尔,进步的总统也有保守的时候,如杜鲁门。但从长历史的角度,美国的历史始终是进步势力推动的。

美国也是一个一直改革的国家,中国改革了30多年,而美国的两百年一直在改革,美国的改革也并不一帆风顺,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一旦被扭转了,再想重新扭过来是非常难的,一个总统如果不是任期足够长,就很难干出大的事业,美国历史上较大的进步运动都是靠连续的三个任期完成的,进步运动是由三个总统完成的,从新政到二战,罗斯福做了四届,战后的伟大社会建设也是由三个总统完成的,这些取得了长进步,但都有很大的巧合,一般两届都不怎么够用,一届基本不会对国家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总体上是一个“灾难驱动”的国家,在几次重大的进步之前都有一个总统为之牺牲,为了制止政党分赃,牺牲了加菲尔德总统;为了国家的统一,牺牲了林肯总统;为了进步运动牺牲了麦金来总统;为了民权法案的出台牺牲了肯尼迪总统,为了将货币发行权收归国有,更是牺牲了六位总统。美国还是一个“斗争驱动“的国家,美国是各种人民运动非常频繁的国家,比如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文官改革”运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出现了“进步改革”运动,进步改革运动又包含“市政改革”运动、“新闻扒粪”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等很多小运动,上世纪三十年代又出现了罗斯福的“新政改革”运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民权运动、“伟大社会”运动,宗教大觉醒运动,而这些运动都是持续时间较长,至少十年以上,而且影响巨大的运动,而像“占领华尔街”运动、越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反战运动等更是多如牛毛,不胜累举。美国各种政治运动非常频繁,一方面是民主的体现,也说明美国改变很难,需要长期的抗争才能有所改变。

美国是个讲究民主自由的国家,但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资本至上的国家,控制美国的不是凭选票上台的总统,也不是经常发布研究报告的智库机构,也不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仍然是财团,没有这些财团的赞助,总统就没有选票,没有这些财团的赞助,这些标榜独立的研究机构工资都发不出来,没有这些财团的存在,谁还会聘请首席执行官。美国有过“新闻扒粪”运动的辉煌,但这一运动仅仅持续了十年就偃旗息鼓了,新闻扒粪的那些杂志最后也被商人收购,或在广告的压力下,主动撤下了那些揭幕文章。美国有智库,但那些智库都是财团家族供养的。

对于美国,我们不能将其丑恶化,毕竟是一种新的文明,也不能将其美好化,圣洁化,我更愿意将他看做是一个社会学的大实验,对于一个社会制度,两百年的检验期并不算长,观察历史最重要的是发现其趋势,而不是要研究细枝末节,一个国家的崛起是文明崛起才会长久,不文明的崛起难以持续,而文明的崛起如果丧失了文明性,也会很快衰落下去,美国成为世人的榜样并非很长时间,美国先祖的那些事情确实是美国的光荣,但是不是美国受世人尊敬的原因所在。正如这中国将来崛起了,也不能将中国复兴的原因回溯到炎黄时期一样。

那美国到底是从何时,因为什么,被人尊敬的呢?如果是因为《独立宣言》树立了先进的价值体系,那美国的《独立宣言》200多年前就发表了,当时并没人尊敬美国;如果因为美国是强大的经济实力,那么美国早在1894年,其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之冠,成为第一工业大国,1900年美国GDP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一,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1913年的时候,美国人均GDP更是超过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当时的美国也没有被人尊敬;那美国被人尊敬是不是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呢,也不完全是,其实就二战结束时,美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但当时世界上不尊敬美国的人仍然很多。不说国外,就连美国国内的知识分子都不尊敬美国,他们对美国很不满,美国的核科学家们不计任何报酬的将核机密泄露给自己的敌国。而到了麦卡锡时期,更是疯狂到了极致,美国竟然公开使用法西斯特务手段对自己国内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军事将领、政府要员、明星、作家进行监控、审查,这时的美国更甭提受人尊敬了,简直是不可容忍的。

美国的国际地位变化始于肯尼迪而终于约翰逊的伟大社会建设。这个时期的美国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实现了真正的人人平等,这时的美国向贫困宣战,完善了福利体系,真正让底层民众也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而这时的美国也不用再用什么高压手段,国内反对的声音再也没有了,这就是人权的力量。

美国“伟大社会建设”的核心学者加尔布雷斯指出,“造福于多数人利益的政策才能培养共同的美德”,美国人重塑了自己的美德,经历了伟大社会建设的美国,稳固了国内的政治秩序,同时也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甚至连前苏联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往美国了,攻守之势开始出现变化。

总结美国的崛起历程,大国经历了先科技、后经济、再军事、最后人权的四个阶段。比如在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标志着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创新大国;1913年的时候,美国人均GDP超过了英国,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1945年二战结束标志着美国成为第一军事大国,而直到1968年“伟大社会”建设完成才真正标志着美国彻底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第一大国。

当然,美国是这样走过来的,并不是说其他国家也得这样。其实这四个阶段也可以颠倒过来,比如德国和北欧就是和美国反着来的,他们先人权后经济,这两个地区也崛起了,而且崛起得更好、更快。世界上最先建立完善的社保制度的是德国的俾斯麦政府,它很好地保障了德国的崛起。世界上最早建成完善福利国家的则是北欧,福利制度也很好地帮助北欧实现了崛起。而且德国和北欧的崛起都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不像美国耗时百年才实现这一目标。

如今的美国早已没有了当年黄金时代的辉煌。从20世纪70年代起,保守主义重新兴起,巫毒经济学、巫毒政治学泛滥,美国不再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开始为少数人服务,美国政府甚至被本土学者称为“掠夺型”政府,沦为资本的帮凶,关于这一时期美国的发展,书中将详细阐述。

研究历史我们要发现其精神内核,而不是盲目拜倒在某种“经验”或“模式”面前,把美国的政治制度圣洁化、完美化的误解都是因为没有把握住其本质使然。美国成功的经验是施行仁政,造福于多数人的利益,培育共同的美德与国家的团结;而美国衰落的根源则是只服务于少数人,不顾多数人的福祉。

最后介绍下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书将美国历史分成了奠基年代、西进与“镀金时代”、进步与新政、黄金年代、保守主义年代、探索与创新等几大历史时期来讲,以期读者能看清美国发展的主要脉络。

本书详细讲述的政治事件有:美国《宪法》与政治制度出台背后的设计内幕,政党分赃制的形成与改革,美国在进步时代、新政、伟大社会时期的改革措施及相应观念的改变,政府伦理法案等。

本书详细讲述的经济事件有:西进运动及其中的领土扩张、淘金热,镀金年代的工业革命、汽车业、电气业,在专题部分还有华尔街的历史、监管法律的变化、硅谷信息革命、银行监管的变革等。

看完本书你将知道:可口可乐最初是如何销往世界的,美国的劳工组织、经济学组织是如何形成的,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局、证交会这些机构是如何建立的,美国政府在促进科技革命方面起了哪些作用,美国两党的理念是什么等,这些是了解美国所必须知道的。

我相信读完本书,读者能对美国有个全面的了解。了解美国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的发展也是有所裨益的。

以下为美国崛起年表和进步年表,便于读者能够从进步意义上对美国有个整体概览。

一、 美国崛起年表

1、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标志着电气化时代来临,也标志着美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一创新大国;

2、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之冠,成为第一工业大国;

3、1900年美国GDP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4、1913年的时候,美国人均GDP超过了英国,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人均经济强国。

5、1918年美国成为第一债权大国,英国则成为债务国。

6、1919美国资本市场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资本市场。

7、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国成为真正的货币霸权国家。

8、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

9、1950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二、 美国进步年表

1、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草案,提出人人平等。

2、1863年,林肯签署《解放宣言》,标志着奴隶制的废除。

3、1883年,美国通过“文官改革”法案,即《彭德尔法》,标志着政党分赃得到初步控制。

4、1890年,国会又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标志着美国正式对大公司进行管理。

5、1893年,芝加哥哥伦比亚世博会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进入高潮标志。

6、1893年《麦克卢尔》杂志诞生,标志着美国新闻揭黑运动开始。

7、1895年,芝加哥成立市政改革联盟,反对将公共设施的特许经营权授予商业寡头,标志着“市政改革”运动开始。

8、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标志着进步改革开始,他首次邀请一位黑人在白宫共进晚餐;同年犹太人被任命为内阁部长。

9、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调解煤矿罢工,将工作时间从每天10小时缩短到9小时。

10、1906年,通过颁布《食品与药品法》和《肉类检查法》对食品安全进行管制。同时专门设立了“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11、1909年,采用城市委员会制的城市即达23个,1910年又增至66个。

12、1913年,美国开征了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始调剂贫富分化问题。

13、1913年,宪法规定国会参议员由各州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过去由各州的州议选举产生的。

14、1916年,威尔逊开始关注社会福利,制定铁路工人八小时工作时间法。

15、1907年,国会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竞选筹资的法案——《提尔曼法案》,规定禁止公司和全国性银行向竞选公职的候选人提供捐款。

16、1925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反贪污实践法》,目的是为了减少违法募集竞选资金的腐败现象。该法律限制,参议员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为2.5万美元,众议员为5000美元。

17、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美国进入新政改革时期。

18、1933年,通过《1933证券法案》。

19、1934年,通过《1934证券交易法案》,同年成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20、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开始了美国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

21、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每周40小时工时确立,同时规定了禁用童工的条款。

22、1938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23、1950年,美国通过的对社会保障法的修正案,保障范围扩大到农民、公务人员、个体手工业者、家庭仆人以及其他工人,并大幅提高养老金。

24、1954年,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开始操纵国会听证会,法西斯主义横行美国。

25、1958年,加尔布雷斯先生出版了他最著名的著作《丰裕社会》,在深刻剖析了美国丰裕社会背后的贫困问题。他认为当美国的私人变得越来越富有的时候,公共机构就会变得越来越贫穷。他批评美国文化说:商品的富足和社会服务的贫穷。

26、1958年通过了《政府服务伦理规定》禁止了接受礼物和帮助的行为。

27、1964年,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废除的种族隔离现象。

28、1978年10月26日,国会通过了《从政道德法》,同时通过与此相关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法》和《监察长法》。

29、1981年,保守派里根上台,“巫毒经济学”开始在美国流行

30、2001年,小布什上台,“巫毒经济学”更加泛滥。

31、2002年,联邦道德规范局对以前颁布的法规和实施细则进行了集中编撰,于10月2日公布了《行政官员道德行为准则》

32、2007年,美国爆发次债危机,后来演变成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国家债务危机,巫毒经济学的毒性开始发作。

33、2008年奥巴马上台,开始重新收拾旧山河。

后记

美国的“五次改革浪潮”及未来改革展望

美国并不神秘,也不是一天变好或是变坏的,美国的历史从来就是按照“改革→发展→灾难,再改革→再发展→再灾难→再改革”的路径演进的,读完本书,你就会发现美国历史上共有五次大的改革浪潮,在这些大浪潮中,美国发生了质的飞跃。

改革浪潮一:文官改革运动

美国政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改革是文官制度改革,也是一次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新建立的美国,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政党,而政党的出现又慢慢演变出了一种在政治学中被称为“政党分赃制”的制度。政党获得了政治职位的提名权、分配权,竞选就是为了分政治之赃,这也导致了巨大的腐败和政治不稳定,随之社会上掀起了“文官改革运动”,最终在1883年通过了《文官改革方案》即《彭德尔顿法》,确立了文官通过考录录用和文官常任两大制度。新上台的政治人物不再具有随便安排政治职位的权力。总统的权力有了限制,不再能任命所有人,而只能任命部分人,这可以算作美国政治的一个大变革了,其最大的成就是管住了混乱的文官体系。

改革浪潮二:进步社会运动

美国第二次重大的社会改革运动是19世纪初,当时的背景是工业化的深入和大公司的形成,社会被大公司控制,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价格垄断等现象非常严重。这一时期,美国爆发了“城市美化”运动,开始大规模地整治市容;也爆发了“市政改革运动”,将市政设施的建设权,收归人民主导的“市政委员会”,而不再由政党控制;还爆发了“新闻扒粪”运动,充分暴露社会的黑暗,这些都是民间的或是地方性的。在联邦政府主要体现为老罗斯福的改革,建立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对食品、药品进行管理;出台了反垄断法案,对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价格控制。这次改革的最大的获益者是商业,食品安全管住了,环境污染管住了,私人垄断破除了,美国的城市更漂亮了,大公司不再霸道了。美国劳工联合会、美国经济学会、美国妇女俱乐部等组织也建立了起来。

改革浪潮三:新政改革运动

“新政”改革是美国的第三次改革浪潮,主要发生在罗斯福1933年上台之后,特别是他的第二个任期之内。这次改革主要是民生改革,通过这次改革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罗斯福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它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试验,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都是这个时期确立的。这个时期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新税法则,在全国实行累进税制,并且开始加征遗产税和财产移赠税,以防止巨富们通过分散、移赠财产而逃避纳税。

在^权保障方面,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特别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更是积极自由主义观的体现;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劳工关系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和签订集体议价合同,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权。政府还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

改革浪潮四:“伟大社会建设”

美国的第四次改革浪潮是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伟大社会建设”,这次改革的主要成就是人权的发展。在此前美国是世界上最不注重人权的国家,整个国家都奉行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重短期效应的实用主义,人权也是世界攻击美国的领域。美国在1964年通过了《人权法案》,随后又出台了《平权法案》,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了,黑人获得了与白人同样的权利,可以在同样的学校上学了。尽管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多次出动军队,而且也出现了流血冲突,但最终成功了。后来的“伟大社会建设”“向贫困宣战”更是让美国成为一个充满人性的国家。

改革浪潮五:惩治腐败改革

美国政府的腐败和混乱—直极其严重,这些现象在卡特任内得到了解决,美国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才真正“将权力关进了笼子”,这个“笼子”就是1978年出台的《从政道德法》,而最著名的制度就是财产申报制度。同时通过与此相关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法》和《监察长法》,对官员换届交接、任命、选举、募捐、游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卡特总统在签署该法案时表示,这个法案将进—步有助于使美国联邦政府变成—个公开的、诚实的、不为利益冲突困扰的政府。  该法规定了行政官员的任后操守问题即所谓“旋转门”限制,离职后从行政部门转到私人部门,规定进行一年冷冻期;一切官员如果从联邦政府之外的任何渠道得到超过200美元的红利、租金、利息、资本利得,就必须进行申报。这些都从制度上,将美国从腐败的泥潭中拉了出来。

美国这五次改革浪潮,第一次对政党分赃制度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第二次的进步运动是对商业行为的规范,属于“经济改革”;第三次的新政改革则主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民生改革”;第四次“伟大社会建设”,则是促进社会平等、消灭贫困,属于“人权改革”;第五次主要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惩治政府腐败,属于“政府改革”。经过这几处改革,美国模式基本上定型了,美国也就是经过这几次改革,变成一个所谓“美好国家”的。这些改革每次的侧重点都不同,基本是有序推进的。

美国改革展望

美国改革周期也是30年左右,基本上30年就出现一次大的进步,而这30年中有20年是发展和积累问题,10年为解决问题。但历史不可能完全这样,因为前面有几次改革都是副总统领导下的改革,其轨迹都是总统推动改革,被刺杀,然后副总统继续改革。副总统的执政时间为两个半任期,但随着摄像头等安保措施的大量应用,美国总统被刺杀的可能越来越小,因此任何一个总统的只能有两个任期,也就是8年。

在美国,总统政治、经济、军事一把抓,精力有限,8年其实也很难做成太多的事情,所以美国未来的改革周期会出现变化,但改革的趋势不会变。当前的美国,也处于一个比较坏的时期,美国学者称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镀金时代”,其特征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其不公平。在贫富悬殊这个问题上,今天的美国和“镀金时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贫富悬殊的罪魁祸首是自里根以来的美国的“巫毒经济政策”,其导致美国社会被分裂成富人和穷人两大对立阵营。

这在小布什任内达到高峰,美国的大公司与保守派的联合,假自由市场之名,通过“去监管化”运动,系统性地利用公共制度谋取私人利益,政府成为“掠夺型政府”,其工作任务就是对分赃体系进行管理,政府所有部门的建立都是为了吞噬本应该用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在这一点上,小布什政府很有代表性。第二任小布什政府,公然将它能找到的最积极的反环保、反安全、反消费者保护分子安置到公共利益监管部门,而这些人很多都是工商界的说客,这样社会保障和国家安全就近乎全面私有化了。这意味着国家的野蛮化,名义上的福利国家已经变成了一个野蛮的分赃体系。

政府在公共问题上变得越来越无力,因此必然会遭遇全面溃败。许多富裕和成功人士最后也恨小布什政府,连保守派的最虔诚信徒之一格林斯潘,都开始承认保守派失败了。他在自传《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对2006年共和党人作了一个判决:“他们为权力出卖了原则,到头来两头皆空,他们活该出局。”

当前美国还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少数族裔人口飞速增长,面临文化认同上的巨大挑战。根据一项统计,仅仅在2000—2010年间,西班牙裔人口就增加了1520万,占全国人口总增长的一半多。西班牙裔是美国所有族群中增长最快的,在50年内超过了非洲裔成为美国第二大族群。到2050年,西班牙裔人口预计将达到1.328亿,占美国总人口的30%。与此同时,非洲裔人口将由现在的4110万增加到657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5%;而亚裔人口则将从1550万增加到406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9.2%。如果这些预测变成现实,那么到2050年,少数族裔将成为美国人口的多数(54.2%)。

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是重走克林顿的老路,重视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免除对富人的税收优惠,这些措施对美国有用,但容易反复,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奥巴马任内美国各个方面都起色不大,美国要走出危机的泥潭,还必须想出真正有新意的拯救之策。

其实美国经过200来年、5次大的改革浪潮,“小修小补”的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核心的问题了。民主是个好东西,这没人反对,但民主一旦与资本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就会干出世界上最坏的事情。而民主和资本主义一直是美国政经的两大核心基本特征,这两者的紧密结合在美国逐渐演绎成了一种竞争l生的轮流分赃体系。美国要想改革,就必须对这个体系进行改革。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论坛曾为资本主义搞了个年度专场,聘请世界精英为资本主义改革开出药方。在这个论坛上美国精英的代表比尔·盖茨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演讲,其意旨就是通过政府的“机制设计”让资本主义在为富人服务的同时也为穷人服务,机制设计确实是世界学术研究的前沿及热门领域,靠机制设计能否解决美国的问题先且不论,但这确实给奥巴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共和制”的国家,如果将其看作一次人类政治学实验的话,这个实验仍然在进行。200年的时间,对于重大的社会实验来说,时间并不算长,在这个实验中也有着众多的难题需要美国的精英们去一一破解。美国曾经将自己处于实验室中的半成品广泛地向世界推销,但现在美国必须重回实验室,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完善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连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501376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3163011
中图分类号 K712.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