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超级正能量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杨晨烁编著的《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领略俞敏洪身上的各种正能量,全方位挖掘这位传奇企业家的正能量,传递其身上独具魅力的超级正能量。本书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内容,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值得每一个人阅读、学习和珍藏。

内容推荐

杨晨烁编著的《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是超级正能量系列之一,《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讲述了:“新东方精神”的核心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也同样可以说是新东方发展历程的写照。新东方创业的前半段历程充满了“绝望”,而后面则充满了“希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辉煌。

俞敏洪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找到每一个人身上潜在的宝藏。我们谁都不用怀疑,这宝藏一经发现会让此人拥有强大的力量,而这力量的可贵还在于它不依赖、不攀附任何力量,它完完全全来自自我,来自内心。他将这种内心的强大灌输到每个学生的骨子里。

目录

第一章 俞敏洪的创业正能量

第二章 俞敏洪的做人正能量

第三章 俞敏洪的做事正能量

第四章 俞敏洪的团队正能量

第五章 俞敏洪的经营正能量

第六章 俞敏洪的管理正能量

第七章 俞敏洪的领导力正能量

第八章 俞敏洪的励志正能量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俞敏洪认为,每个人做事情,都在寻找内心的支撑,寻找一种内心的信念。创业,就必须要有吃苦的精神、执著的信念。

俞敏洪始终相信生活不会有绝境。不管有多少困难、挫折、失败,俞敏洪都鼓励自己、学生、员工,继续奋勇向前。俞敏洪始终相信,中国诗人食指所说的一句话,叫做“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永远相信你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好,相信你的生命不管处于多么灰暗的状态,只要你还活着,未来就能闪现出光辉。”

俞敏洪说:“当蜘蛛网查封了你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在美丽的雪花上写下:相信未来。”就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相信你自己。

同时,俞敏洪还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人类的本质是善的。所以只要你做好事,你就能打动人的善心,你就能得到善的回报。“对于我本人来说,我必须抱着不怀疑人的心态,去欣赏我周围的好人好事,必须力争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好人,努力去做好事,这就是我自己的信仰。”

俞敏洪认为,一位拥有正确信念的创业者必然也是充满激情的,因为激情是信念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内心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么其外在的言行就不可能产生激情。只有创业者内心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是有用的、是崇高的,才能够对自己、对员工和对社会来展示做这件事情的激情。“只有源自内心的、因为自己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而激动,才是信念和激情的良好结合。”

每次俞敏洪听爱国者创始人冯军演讲的时候,都被他那带有民族色彩的言论所感动,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希望自己强大起来、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希望他的爱国者能够变成世界品牌。源于激情讲出来的话,一定是让人感动的,如果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没信心的话,是不可能有激情的。

一个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充满激情,一般来说这不太容易装得出来的,装出来的肯定是假的、不能持久的。只有源自内心的、因为自己做的事情而激动,才是信念和激情的良好结合。

创业教父马云曾说:“创业者最优秀的特点就是激情。”激情是创业者最基本的前提与素质之一,创业者大多是非常有激情的人,一个没有野心、没有魄力、没有激情的人,期待他去创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虽然成立之初的新东方只有一间小屋,但是创业的激情却在俞敏洪的体内燃烧,看着简陋的招生办公室,他想的却是新东方的美好未来。在1993~1998年的5年间,俞敏洪平均每天上课10小时,足迹几乎踏遍全国各地。俞敏洪用他慷慨激昂的言语激励无数“屡败屡战”的学子们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借生动的寓言故事启发学员,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俞敏洪说:“我从北大出来的第一个梦想是每个月能比原来多挣一些钱,我充满激情地去上课,去挣钱,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现在我对新东方的教育梦想充满了激情,所以我才有勇气继续把新东方做下去。”

“所以激情是源于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认可,放到企业身上是对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对社会所做贡献的一种认可。也就是说你只有内心认为你的企业做的事情对社会是有用的、是崇高的,或者说至少不是伤天害理的,你才能够对你自己、对你的员工和对社会来展示你做这件事情的激情。”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非你不去想“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一旦你想到“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你想得更多的是你生活中绝望的一面。可以说我们的生活80%到90%是由绝望组成的,而你保持精神不垮就是要从这种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大学。就在准备第三年考大学的时候,俞敏洪的笔记本上出现了这句著名格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次俞敏洪考上了北大。

俞敏洪说:“在北大六年没谈恋爱,还得了肺结核,在北大教书,什么成就也没有,接着联系美国学校,三年半没有一个美国大学给我奖学金。最后还被北大加了个一级行政机构处分。”

为了挽救颜面,俞敏洪不得不离开北大,这时俞敏洪突然发现人生带了点走投无路的感觉。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俞敏洪觉得老天对他是如此的不公正,他自认为他这个人很不错,为什么让他受如此之多的苦难和绝望?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俞敏洪找到了新的机会。

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很快,学校把分给他的房子收回去了,夫妻俩只好租用农民的平房居住,妻子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抵房租,条件虽然艰苦,但总算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P6-8

序言

俞敏洪是一个草根英雄和创业偶像。从农民的儿子到北大学子,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从穷教书匠到百万富翁,俞敏洪经历了所有草根阶层创业的苦辣酸甜。他一手缔造了中国教育界的航母——新东方,亲自演绎了一段传奇。

从“一无所有”到“身价亿万”,俞敏洪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俞敏洪创业之初没有经验,但是俞敏洪不怕失败。他说:“忍受孤独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忍受失败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涉及你成功的必然要素。”他正是用这颗永不服输的心,从二三次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考上了北京大学,被北大除名以后,他用这颗永不服输的心,创办了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的员工因贴小广告与别人争夺地盘,甚至被竞争对手捅了两刀。在面对生命的威胁时,也许很多人会选择放弃,但是俞敏洪却没有,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也许正是这种可怕的意志力成就了俞敏洪,就像别人所评论的:“要放弃新东方,理由有一万个,但是支持他坚持下去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不轻言放弃。”

“新东方精神”的核心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也同样可以说是新东方发展历程的写照。新东方创业的前半段历程充满了“绝望”,而后面则充满了“希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辉煌。

俞敏洪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找到每一个人身上潜在的宝藏。我们谁都不用怀疑,这宝藏一经发现会让此人拥有强大的力量,而这力量的可贵还在于它不依赖、不攀附任何力量,它完完全全来自自我,来自内心。他将这种内心的强大灌输到每个学生的骨子里。

《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领略俞敏洪身上的各种正能量,全方位挖掘这位传奇企业家的正能量,传递其身上独具魅力的超级正能量。本书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内容,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值得每一个人阅读、学习和珍藏。

后记

在《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一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章、文献和作品,部分地方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都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与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同时,为了给读者奉献更好的作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的资料搜集、查阅、检索与整理的工作量非常巨大,需要许多人同时协作才得以完成,并得到了许多人的热心支持与帮助,在此感谢张存良、朱壮秀、周秀沙、杨茂宏、尹和松、王槐荣、袁钢、曾洪、林明才等人,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一手打造了新东方品牌的中国人被称为“偶像级的”人物,就像小熊维尼或米奇之于迪士尼。

——《时代周刊》

“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O位人物”之一。

《亚洲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相信奋斗的力量(俞敏洪的正能量)/超级正能量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晨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7177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3086716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