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元朝风云)/人民联盟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由于所选原书出版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出版单位,在封面、开本、版式、材料、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不尽一致,我们此次编选,为便宜读者阅读,全部予以统一,并在封面上以颜色作不同类别的区分,以利读者的选购。姚大力编著的《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元朝风云)》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姚大力编著的《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元朝风云)》主要讲述的是,从1207年到1227年去世的21个春秋中,成吉思汗有16年在外领兵征战。他逼迫金朝把首都从燕京(今北京市)迁到河南,从而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大片金旧士。经过四征西夏、围困西夏国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他差不多完成了对西夏的军事经略。他带领的蒙占第一次两征大军转战于花刺子模的东部各省区,偏师横扫里海、成海以北的钦察草原。震动欧亚的武功将骇人听闻的残暴带到蒙古马蹄所至之处,汉文史料描写说:“王钺一挥,浮尸万里.”这其宴并不算是太夺张的言辞。《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元朝风云)》收录在“人民·联盟文库”中。

目录

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元史概说

在血战中统一漠北——成吉思汗帝国的兴起

“王钺一挥,伏尸万里”——大蒙古国的三次西征

“销金锅儿”的倾覆——平灭南宋

马可·波罗在中国:虚构,还是事实?——蒙元时代的中外关系

郡县吐蕃之地——元朝中央政府怎样管理西藏地方

孔雀胆——省政、王政与段氏大理

“二期儒治”及其结局——中元政治中“国俗”与儒术的张力

多角度的观照——统治圈外的元人如何感受他们的时代

只眼石人——红巾起义与元朝的灭亡

附录 另一种视角的蒙古史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小明王”的盛衰

元军高邮之溃,使转入低潮的红巾军各系顿时压力大减。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杜遵道、刘福通迎最初出逃武安的韩山童妻杨氏和儿子韩林儿于砀山(今属安徽)夹河,在毫州(今安徽亳县)建国,国号宋,年号龙凤。韩林儿称帝,又号“小明王”。鹿邑之东的太清官被拆毁,木料用于替小明王盖建宫殿。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次之,为平章政事。杜遵道曾在大都枢密院里做吏职,见过世面,从颍上举义时就是韩山童系最核心的人物。这时他与韩林儿的母亲“皇太后”杨氏又有很不寻常的关系,所以对刘福通颇有一点颐指气使的架势。他是文人,手中没有兵权,要想“专权”,又不知道笼统人心,只能是自取败亡。大概在下半年,刘福通设伏兵击杀杜遵道,自己做了丞相,又加封为太保,从此成为宋政权中的第一号实际领导人。

龙凤元年(即至正十五年,1355),宋政权与元军之间的交战,主要在毫州以西的颍水、涡水(今涡河)上源地区展开。宋政权虽能保住亳州不失,也打过几次胜仗,但在战略上却陷于消极应战的被动状态。为了扭转在河南地区的被动局面,刘福通决意用外线作战来牵制、调动敌方。于是,自龙凤二年,他陆续遣兵向外拓展,最终形成三路红巾军北伐的宏伟场面。

在三路北伐大军相继成行前后,刘福通自率中央红巾军力图扩大在河南的地盘。龙凤三年(1357)攻汴梁(今河南开封)不克,逾河北攻大名(今属河北)、卫辉(治今河南汲县)两路,下之。四年五月,刘福通再攻汴梁,元将竹贞弃城走。小明王移都汴梁。这时候,龙凤政权达到它短暂的极盛阶段。“巴蜀、荆楚、江淮、齐鲁、辽海,西至甘肃,所在兵起,势相联结”。这样辉煌的局面之所以能够出现,与三路北伐将士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西路军由李武、崔德带领,于龙凤二年九月最先出兵。他们欲西趋潼关,沿途克陕州(在今河南三门峡西)、虢略(今河南灵宝),因被元军追击,遂掉头北逾河,进取平陆(在今山西平陆西南)、安邑(在今山西运城东北),在那里被元追兵击溃。次年初,李、崔二将西出武关,攻商州(今陕西商县),据蓝田(今属陕西),一面进逼奉元(今陕西西安),一面分兵东趋同(今陕西大荔)、华(今陕西华县)诸州。元军和由河南地主组织的“义军”入援关中,红巾军乃放弃攻取奉元。这年秋天,刘福通又遣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增援西路红巾军。他们从今秦岭南麓绕行陕西西南境,取兴元路(治今陕西汉中)、秦州(治今甘肃天水)、陇州(今陕西陇县),西至巩昌路(今甘肃陇西)。十月,回军东向,进攻凤翔(今属陕西)。红巾军的死对头、河南“义军”将领察罕帖木儿(内迁河南后落籍在那里的畏兀儿人)率部驰援,红巾军战败。龙凤四年(1358),李喜喜率一部分西路红巾军人川,退出西征的军事活动。李武、崔德等局促于陕西西北边隅,虽曾在次年(1359)攻占灵州(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宁夏路(治今宁夏银川)等地,但难以再进入关中核心地区。龙凤六年(1360)五月,崔德、李武向陕甘宁地区的地主武装头子李思齐投降。至此,西路军完全瓦解。

东路红巾军由毛贵率领。他是龙凤政权置于淮安(今属江苏)的“行中书省”将领,在海宁州(在今江苏连云港西南)被元军追袭,航海攻取山东。东路红巾军的北伐实际上从这时已经开始。龙凤三年(1357)二月至四月,毛贵占领了山东半岛大部,扼守益都(今属山东),虎视全鲁。七月,镇守黄河的元“义兵”万户田丰倒戈,在鲁西南与毛贵东西呼应。四年正月,田丰取东平(今属山东),元漕运水路被切断。二月,毛贵克济南。从东西两面相向伸展的红巾势力遂得贯通山东。毛贵立“益都等处行中书省”,置“宾兴院”选用官员治理地方,在莱州(今山东掖县)建立屯田,征租十分之二。

龙凤四年二月,毛贵亲率红巾军从山东攻入河北。曾在济南与毛贵恶战的元将董抟霄这时奉命回防河北,驻兵南皮(今属河北)魏家庄。他营垒尚未建完,毛贵已至。董抟霄匆忙应战败北。毛贵溯大运河北上,克沧州(今属河北)、清州(今河北青县)、蓟州(今天津蓟县),进逼大都城东南的枣林、柳林(在今北京通州)。元枢密院副使达国珍战死。大都朝野震动。时在龙凤四年三月。但毛贵以孤军深入元朝守备最严密的京畿地区,虽能用突袭方式逞一时之效,终究难以实现捣其心腹的意图。不久,他败于元枢密院同知刘哈剌不花之手,被迫退回山东。

龙凤五年(1359)四月,因淮东红巾军受创而投奔益都的赵均用为争夺对山东的控制权,击杀毛贵。七月,毛贵部下的续继祖杀赵均用。山东红巾军因此元气大伤。田丰和王士诚继而分称花马王和扫地王,互不相服,自相攻杀不止。龙凤七年(1361)夏,元军在察罕帖木儿指挥下全面进攻山东。田丰、王士诚先后降元。山东大部分地区被元收复。十月,察罕帖木儿围益都。次年六月田丰、王士诚复反,刺杀察罕帖木儿,进入益都城。察罕养子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袭父职,继续围攻益都。十一月,城破。山东红巾至此也完全失败。

中路红巾军原为盛文郁所部。龙凤三年(1357)九月,中路军从盛文郁占据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出兵,西逾太行山,攻略陵川(今属山西)、高平(今属山西)、潞州(今山西长治),又西北行,进逼冀宁路(治今山西太原)。因遇元重兵屯聚,退回太行山区。这一支红巾军,由关先生、潘诚(又名破头潘)等率领。龙凤四年春,毛贵出兵河北时,遣王士诚、续继祖等由鲁西南绕行太行山南端,克怀庆(今河南沁阳),进至晋宁(今山西临汾)。中路红巾遂兵分两路,一路趋绛州(今山西新绛)接应王士诚等,另一路再度向西北挺进,攻取冀宁。到四、五月间,毛贵已退回山东,元军得以从容应付山西红巾军。察罕帖木儿分兵收复冀宁、追击晋南红巾。关先生等人转战于太行山北端两麓。这时要穿越河北与毛贵部会合已经十分困难了。十月,中路红巾主力从定州(今河北定县)西北行,攻占大同(今属山西),再折朝东北,由兴和(今河北张北)向上都(在今内蒙正蓝旗境东北)进发。十二月,上都被红巾军攻克。关先生等下令焚毁宫阙,留驻七日后趋兵辽东。自忽必烈朝起,历代元帝都在上都避夏。巡幸两都成为一代定制。由于上都全城毁灭,顺帝从此停止在那里驻夏的祖制。

关先生、破头潘人辽东后,攻占辽阳路(今属辽宁),在这个地区活动了两年半多。龙凤七年(1361)九月,经过两年试探性的进攻,关先生等率中路红巾主力十余万渡过鸭绿江,大举侵入高丽国境;十一月攻克高丽王京开京(今朝鲜开城)。龙凤八年(1362)正月,高丽军队反攻,收复开京,关先生战死,破头潘率败众退回辽东。四月,他在辽阳被元军擒获。中路红巾军覆没。

三路红巾北伐之初,确实与河淮之间的中央红巾军形成一种中心爆炸、四面开花,互为呼应、互相奥援的局面。但是各支兵马都相宜转战,越打距离龙凤政权越远,相互间也缺乏联系和配合,加上往往得地不守,“常无留行”,于是逐渐被以地主武装“义军”为主干的元军分割打击。毛贵虽曾在山东半岛建立根据地,但离开龙凤政权所在地区仍太远,后来又被内讧所削弱,所以也无法有力地接应中央红巾。龙凤五年(1359),随着三路北伐兵马的声势由盛转衰,元军重新以主力来对付在汴梁的龙凤政权。五月,察罕帖木儿领诸路元军实施合围汴梁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八月,汴梁城破。城内数万士兵和宋政权官属被俘,刘福通护韩林儿突围,重新退到安丰(今安徽寿县)。此后近两年内,宋政权虽然仍在名义上号令在外诸将,实际上已完全丧失了积极操纵战局的能力。

龙凤九年(1363)三月,已经把势力扩张到濠州的张士诚遣吕珍西攻安丰。刘福通率部固守孤城。城中食尽,出现人食人的现象,甚至已埋人地中尚未腐烂的尸体也掘出来吃;有的剜井泥做成丸子,用人油炸而食之。眼看安丰危在旦夕,刘福通于是向这时候坐镇应天(今江苏南京)的朱元璋求救。

安丰的告急信送达应天,在朱元璋的帅府中引起一场争论。著名的谋士刘基(即刘伯温)竭力反对发兵相援。朱元璋虽然早已独断于一方,但他在名义上仍是韩林儿的臣下,用的还是龙凤的年号。P218-22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元朝风云)/人民联盟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大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21697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