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记忆(精)》由亨利·柏可森著,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
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
在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形成逻辑上,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绵延是否得到充分描述。
图书 | 物质与记忆(精)/诺奖得主人文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物质与记忆(精)》由亨利·柏可森著,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 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 在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形成逻辑上,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绵延是否得到充分描述。 内容推荐 《物质与记忆(精)》考察了纯粹记忆,并把以具体形式出现的知觉看作纯粹记忆和纯粹知觉的综合体,即思维和材料的综合体。文中延续了柏格森以往的议论式风格,虽依旧有些晦涩,但对道理的深刻性也是丝毫没有任何影响。这部作品已被有国内版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物质与记忆(精)》对于意识呈现的形象选择、形象认知、形象的存活、划分与固定一一进行了阐述 目录 编者前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论有意识呈现的形象选择 我们身体的意义及其运作 第二章 论形象认知 记忆与大脑 第三章 论形象的存活 记忆和思维 第四章 形象的划分与界定 知觉与物质 灵魂与身体 摘要及结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论有意识呈现的形象选择 我们身体的意义及其运作 我们暂且假定:我们对关于物质和精神的种种理论一无所知,对关于外部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观念的种种争论也一无所知。现在,我所面对的是形象,这是在最模糊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当我的感官向它们敞开时,所获得的就是这些形象;当我的感官关闭时,就无法获得这些形象。所有这些形象的基本组成部分都遵循我称为自然法规的永恒规律,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因为作为一种完善的知识,这些规律还可以让我们推测和预知这些形象中的每一个将要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些形象的未来必然包含在它们现在的表现当中,而不会增添任何新的东西。 然而,在所有这些形象中有一种形象与其他形象截然不同。对于这个形象,我不仅通过外在的感觉来了解它,还通过内在的情感了解它:它就是我的身体。我考察了这些情感产生的条件,我发现它们总是介于我获得的外部刺激与我即将做出的行动之间,仿佛它们对最终结果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影响。我考察自己的不同情感:在我看来,每一种情感依其本性都蕴含着即将做出的行动,与此同时却又处于等待和无所举动的状态。我更进一步地考察发现:动作虽然已经开始,但并未被执行,它标志着一个或多或少有用处的决定,但并不是排除选择的约束。我回想并将往事进行比较:我记得在有机世界中,大自然赋予空间中的生物运动的力量的一瞬间,通过感官向物种发出警告,要它提防威胁它的普遍危险,为生物个体提供逃避危险必要的预防措施。在这一瞬间,我认为我看见的敏感性与大自然的敏感性是相同的。最后,我对意识中影响情感的部分进行了审视:意识以感觉或情感的形式,对当前的形象做出反应,作用于我认为是由我首先采取主动的所有步骤。而一旦我的行为变成自动活动而表明不再需要意识时,意识就淡化并消散。因此,或者所有这些表现都是虚假的,或者不能从先前现象中严格地推导出情感状态的动作,像从一个动作推导出一个动作那样。因此,意识确实为宇宙及其历史增添了一些新的东西。我们应紧紧把握住表现,我将简单明了地陈述我所感和所见。在我称之为宇宙的形象集合中,似乎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会出现,除了通过以某种特殊形象为媒介,而我的身体为我装备了这种形象的类型。一切似乎都是这样发生的。 现在,我展开对与我身体类似的实体,被我称为身体的特殊形象的结构的研究。我观察到输入神经将干扰信号传导到神经中枢,随后输出神经由神经中枢出发,将干扰信号传导到外围神经,并使部分或整个身体开始运动,我向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请教这两类运动的目的。他们回答说:因为神经系统的输出运动能激发整个或部分身体的运动,所以输出运动,或者说至少是输出运动的一部分,造就了对外部世界的表现①。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点呢? 输人神经是一些形象,大脑是一个形象,通过感觉神经并到达大脑的干扰也是一个形象。如果被我称为大脑干扰的这个形象的确会产生外部形象,那么它会以某种方式包含这些外部形象,而这种分子运动也会暗示出整个物质宇宙的表现。可见,宣布这个命题足以表明其不合理陛。大脑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物质世界却不是大脑的一部分。删除带有物质世界名称的形象,你也就同时毁灭了大脑以及作为大脑一部分的大脑干扰。相反,如果假定大脑和大脑干扰这两类形象都消失了——假定说,你删除的仅仅是这些形象,也就是说仅仅删除了极少的形象,就如从一帧巨幅图画里删除了一些无关重要的细节。那么,这幅图画的整体,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依然存在。大脑是全部形象的条件,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个术语矛盾。因为根据假设。大脑本就是这个形象的一部分。无论是神经还是神经中枢都不能作为字宙形象的条件。 P001-004 序言 编者前言 这是一套诺贝尔奖得主思想人文类著作的选集,也是我们展示诺奖巨匠思想人文方面成就的一次尝试。 诺贝尔奖设立百多年来,彰奖的各学科巨匠已近千人。这些获奖者除偶有争议,绝大多数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师,为其学科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有一些更堪称学科史上当之无愧的划时代人物。然而,仅仅把这些诺奖得主视为学科中的巨人,未免唐突前贤。其实,他们的洞见与睿智绝非仅体现于自己的学科之内。智慧不分学科,见识超越疆界。这些学科巨匠,偶一涉笔于其他领域,亦往往才华横溢、引人人胜。不领略这些精美之作的风采,于大师们而言可谓理解片面,于我们而言则不免误了几多美妙的风景,少了许多透彻的启发。因之我们编选这套丛书,旨在展示诺奖大师们在思想人文方面的才情妙笔,给读者一席华丽深刻的思想盛宴。 这些诺奖大师,有些本就以哲学思想为业,则他们以其生花之笔为文,不似前代名哲般行文晦涩,而是尽态极妍、引人人胜,为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平添了文学的秀美生动。更多的则致力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同时对思想人文诸领域具有恒久深切的兴趣。他们或仰望星空,沉思宇宙奥理;或环顾九州,体恤民生疾苦。纵览历史变迁,则洞悉人类社会嬗变;反思个人遭际,则虑及理想制度建构。然而无论取向如何,他们一例有着深刻的历史洞见、透彻的哲学沉思、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以及妙不可言的如椽巨笔。我们精心选取这样的名著佳构编纂为丛书,亦是在强调这些著述,虽则有些已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些尚为译界忽视不彰,然皆不失为诺奖巨匠之宏篇巨制,值得把玩,亦值得赏读。 《物质与记忆》(Matter and Memory)一书,曾被译为《材料与记忆》,是亨利·柏格森的重要作品之一。在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形成逻辑上,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绵延是否得到充分描述。而《物质与记忆》一书试图通过对记忆的研究,来确定精神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本书考察了纯粹记忆,并把以具体形式出现的知觉看作纯粹记忆和纯粹知觉的综合体,即思维和材料的综合体。书中对于意识呈现的形象选择,形象认知,形象的存活、划分与固定,以及与记忆的关系等,一一进行了阐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物质与记忆(精)/诺奖得主人文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国)亨利·柏格森 |
译者 | 姚晶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20647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6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4 |
CIP核字 | 2013079949 |
中图分类号 | B017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6 |
宽 | 146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