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发祥编著的《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讨会”的会议论文精选集。收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学者的论文25篇。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也是目前全球性关注的热门话题。这些学者的从中国历史上多元的宗教信仰视角考察了人们对于环境生态持续发展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启发。
图书 | 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西部中国民族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苏发祥编著的《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讨会”的会议论文精选集。收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学者的论文25篇。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也是目前全球性关注的热门话题。这些学者的从中国历史上多元的宗教信仰视角考察了人们对于环境生态持续发展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启发。 目录 序一:环境、宗教与人类的发展道路 序二:中国信仰与生态实践的多元性 理论探讨 中国的多重全球化与自然概念的多样性 青海安多藏族地景艺术、家园建造与生态审美 颠覆环境主义:藏文化,藏传佛教以及环境保护的现代阐释 适应?还是选择?——对宗教文化生态的理解 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 发展理论与生态人类学——发展生态学的可能性 经典释读 生态与经典 天地之大德:《易经》中的深度生态学 汉语古文著作中早期“地”和“土”之观 民间宗教是中国生态学的一种资源吗?——关于风水的讨论 儒家“万物一体”的生态观:重读《大学问》 “道物无际”——道教生态哲学理念及范畴 个案研究 都市空间的重建:中国的健康、财富、环境生态系统 论安多藏族牧民定居化模式及其特点——以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为个案 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生态是如何被“遗忘”的?——社会学视角下的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个案研究 生态与生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民族乡动物与人争食考察 侗族糯稻种植及其文化运作探究 浅析环境因素对满族习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 宗教与生态研究 从佛教的密宗到伊斯兰教的依善派——为什么神秘主义教派有较大影响 民间信仰与生态环境——以藏区神山信仰与生态保护为例 被献祭的水鬼——晋水流域的文化图式分析 真主与代治:一个伊斯兰教团体的生态实践与信仰表述 试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生态文明 黄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性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布朗族的宗教与生态 从宗教中发现自然,从环境里寻找宗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西部中国民族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发祥//(美)郁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431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6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6 |
CIP核字 | 2013153562 |
中图分类号 | B92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