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懂上司好办事(不可错过的领导性格分析学)/中基层干部管理技能书系/管理学习力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读懂上司好办事(不可错过的领导性格分析学)》作者孙科柳从性格分析学的角度,对领导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答。所谓领导的人格特征,是指处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所特有的、个性化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思考方式。我们说,做下属难,做领导其实也很难。但如果上司和下属都互相理解,默契配合,事情就会好办得多。这正是本书要达到的目标。

内容推荐

《读懂上司好办事(不可错过的领导性格分析学)》从员工的角度,根据九型人格理论对上司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分析,着重阐述了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上司相处。

《读懂上司好办事(不可错过的领导性格分析学)》针对员工与上司相处难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本书由孙科柳、姜婷著。

目录

前言

第1章 完美型上司:坚持规则的完美主义者

 1.为什么上司总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2.在工作中,完美型上司如何要求自己

 3.注意自己的形象和道德

 4.收起花哨的尾巴,做个老实人

 5.与上司沟通,请想好再说

 6.学会应对“挑剔”和“高压力”

 7.与完美型上司共事要依计划行事

 8.产生矛盾时,可以暂时妥协

 9.下班后,可以把他当作朋友吗

第2章 助人型上司:乐善好施的宽容给予者

 1.为什么上司总是笑容满面

 2.助人型上司怎样领导员工

 3.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

 4.适当求助上司可以促进关系

 5.偏袒的人为何不是你

 6.助人背后的微妙潜台词

 7.服从权威带来的负面影响

 8.警惕溺爱成伤害

 9.亲疏有道,上下有别

第3章 成就型上司:以结果为重的工作狂人

 1.为什么总有做不完的工作

 2.成就型上司的狂人日记

 3.将私生活和工作分开

 4.为行动插上效率的翅膀

 5.过程与结果,他们更看重后者

 6.直接沟通,简单有效

 7.替上司“背黑锅”,并不冤枉

 8.要注意权衡利弊

 9.下班了,依然是排满的活动

第4章 自我型上司:变幻莫测的自由主义者

 1.上司的心思,下属你别猜

 2.自我型上司在想什么

 3.完成工作之前自己先把好关

 4.创新,就是不走寻常路

 5.如何应对上司的反复无常

 6.学会理解上司的情绪化

 7.沟通,积极的情绪很重要

 8.得罪上司,要打感情牌

 9.这个上司不太冷

第5章 思考型上司:乐于研究与分析的理论家

 1.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思考型上司的学术世界

 3.要不断学习知识

 4.不要轻易进入上司的办公世界

 5.独立,是成长的第一个要求

 6.远程遥控与主动沟通

 7.数据,是最有利的证据

 8.下属是上司与外界的媒介

 9.防止被“冰山上司”冻伤

第6章 疑惑型上司:小心谨慎的怀疑论者

 1.为什么上司谁也不相信

 2.没有人比他们更在乎“居安思危”

 3.上司的性格处于矛盾的两端

 4.小心权威人士来搅局

 5.对团队保持绝对的忠诚

 6.危机当前,主动沟通

 7.决策是件难办的事

 8.汇报时需要预料到可能的危机

 9.如何获得怀疑论者的信任

第7章 活跃型上司:追求新鲜刺激的快乐工作者

 1.不着调的上司是好上司吗

 2.快乐才是人生的第一目标

 3.将乐趣融入工作中

 4.上司提创意,下属去执行

 5.如何成为出色的执行者

 6.学会适应“快”风格

 7.多方入手,齐头并进

 8.避免担责,将错误合理化

 9.压力下,表现出另一个自己

第8章 权力型上司:说—不二的霸权主义者

 1.为什么上司像愤怒的老虎

 2.权力型上司的进攻手册

 3.遵守规则,即使上司没有以身作则

 4.直白沟通,委婉的心思他不懂

 5.用对策略,独裁“老虎”变“大猫”

 6.遇到正面冲突,不一定要顺从

 7.工作过度,苦不堪言

 8.冲动与愤怒,上司情绪的短板

 9.应对高压,获取信任

第9章 平和型上司:信奉“无为而治”的和平主义者

 1.为什么上司总是如此淡定

 2.平和型上司秉持“无为而治”

 3.化解冲突,营造团队的和谐气氛

 4.沟通,简单而又不简单

 5.决策的天平,摇摆不定

 6.按部就班,一切有条不紊

 7.逃避压力时,需细化目标

 8.拖延任务时,注意处理次序

 9.不发火,不代表不愤怒

后记

试读章节

工作的关键在于细节的雕刻

对于完美型上司而言,工作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精雕细琢。完美型上司因为事无巨细都要求完美,所以,员工在工作中,对细节的处理要格外注意。

新来的年轻下属要被派往×市签约,上司非常不放心,临行前,给这位下属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下属打开邮件,看着那封冗长而详尽的备忘录,瞠目结舌。

这封备忘录里面,包括如何在×市机场外乘坐机场大巴,到达第几个路口转弯会到达签约地点,签约需要注意哪些点,需要携带什么材料,如何与对方谈判,哪里有传真机可以将主要材料传回公司等,事无巨细。

杰克·韦尔奇说:“一件简单的小事情,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唯有那些心中装着大责任的人能够发现,能够做好。”要学会在细节之处彰显才能,获得赏识。

三年前,王俊大学毕业后进了南方一家广告公司。这是一家集市场调研、企业形象策划、品牌推广、创意设计、广告制作、印刷于一体,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广告设计公司。能在这样专业对口的大公司发展,王俊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可是,王俊进了公司以后,觉得公司并不信任他,他们只让王俊送送资料,甚至帮其他的设计人员端茶倒水。王俊想,这不是大材小用吗?因此,王俊对安排给他的工作只是应付一下,做了跳槽的准备。

一天,部门经理从王俊手里接过材料,眉头一皱,说:“你是不是没有把这些小事放在眼里?”王俊强辩道:“没有!”部门经理指着材料说:“看看,这张纸卷角了,你却没有抹平!你不会连这样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吧?我原来也跟你一样做过这些事,也跟你一样没把这些事放在心里,也出现过你这样的小问题。当时的部门经理,也就是现在的总经理,他严厉地批评了我,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想千大事,必须先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

“要想干大事,先把小事做好做到位!”这句话对王俊震动很大,从此,王俊开始认真地对待自己干的每一件事,就是给其他的设计人员端茶倒水,王俊也按照专职服务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个月后,公司安排王俊设计一份英文饮料品牌的广告。设计过程中,王俊对那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整个过程分开来看都是一件件小事,比如收集大量的类似广告、对词语的推敲等,这些小事每一件都做到位了,独具特色的优秀广告也就设计出来了。

三年后,王俊也被公司提拔为部门经理。

无论任何人,无论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领导的重视,都要时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对自己的工作必须充满热爱。不管工作中的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做到位,不能因为小事太小而忽略它们,正是这些小事组成了工作中的大事。

及时反馈自己的工作

完美型上司有一个弊病: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中,他们会认为,没有人比他们自己完成得更好。因而,为了追求完美,他们会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就算是再信任的下属,他也不会对其百分之百地放心。在做事之前,他会手把手地详细指导;而在事后,他又会仔细地询问过程和结果,对于不妥当之处,还会要求其按照他的标准修改。

关键是,对于每一个细节,完美型上司都会过问,进行挑剔。这样的上司有时会让人觉得很烦。

杨振就处在这种困惑中。杨振刚进公司时,担任的是主管一职,他的上司对他很重视,很多时候,对他的管理和做法给予尊重,并不是很在乎那些小事,所以,杨振得以施展拳脚,得心应手地管理着自己的团队,很快就升了职,担任了部门的主任。

随着升职,直属上司也改变了。一开始,杨振并没有在意这一点,他依然秉承着原来的作风。但是,渐渐地,他再也受不了他的顶头上司——李总裁。  李总裁与杨振原来的上司有着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杨振的工作,务总裁总是一一过问,并经常挑剔和表示不满。杨振快被这种方式逼疯了。他不理解李总裁的做法。

杨振遭遇的就是完美型上司,面对你无法理解的上司,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与上司多进行沟通。

面对习惯挑剔、指责的上司,你要多作汇报,让他知道你在干什么,还要多请教,在工作中多听取他的意见,让你的工作成绩中有他的指导成分,有他的心血,尽量不要激发他的指责心理。

高压之下自娱自乐

上司是个完美主义者,下属就会很遭殃,因为他们完美主义的倾向会对下属产生高期待和高要求。压力,自然随之而生。职场压力都会有,但是,完美型上司的下属会被上司压得喘不上气来,这个时候,学会缓解压力很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支撑着他生存的精神支柱,比如爱情、家庭、事业、亲情等。这是支持每个人生活与工作前进的动力。但是,每个人的支柱并不相同,它取决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人将事业视为唯一重要的东西,有的人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家庭,也有的人将每一项都看重,认为无论是亲情还是事业都同等重要。

如果只建立一个人生支柱,比如将事业看作人生的全部,那么,当你的事业失败时,你的内心会认为你的人生就此毁灭了,一片黑暗。

但是,如果将亲情与事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如果事业失败,还有亲情可以用来慰藉,一根柱子倒了,还有另一根来支撑,当你想扶起倒塌的柱子时,还有东西可以支持你,帮助你。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建立支撑起你人生这片天的支柱,比如家人、朋友、事业、爱情、兴趣等。在事业的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缓解这种高压,转移注意力。

减压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做运动、听音乐、做你喜欢的事情等。P17-20

序言

“中基层干部管理技能书系”是华通咨询推出的一套关于管理者自助学习的读物,其目的在于改善目前各类企业中各层次管理工作者工作技能不足的局面,让管理者知晓各方面的素质和方法。这既可以促进管理者本人的成长,也可以让企业形成一个较好的“中间层”。

这套书主要针对的是中基层管理者,既包括副总裁等中级骨干,也包括人事主管、运营主管、营销主管等中级业务主管,当然也包括小组组长这样的基层管理工作者。

我们认为,只要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无一例外地需要学习怎么带队伍,怎么与上司沟通和配合,怎么和下属谈话,怎么督促下属强有力地执行,怎么做好人事协调工作,怎么与客户打交道等。

这些管理工作,不会因为他身份太高,就不需要去思考,也不会因为他是一名基层管理工作者,就可以事不关己。身份的变化,只会导致管理的范围有所差别,而不会造成管理内容和管理水平上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这套书定义为“中基层干部管理技能”,对大部分管理者都是适用的。

在内容上,这套书有它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是这套书的价值点所在。

(1)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在书的内容定位上,我们主要集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这套书无一例外地都在讨论我们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或者普遍出现的各类问题。客观地说,管理者就是解决问题的。空谈理论或者目标或多或少都有误人误事之嫌。

我们想强调一点,这套书的写作集中了华通咨询公司数十位管理咨询培训师的智慧,正是他们在过去多年里与广大学员的接触,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管理者所面临的各类具体问题。而这套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我们咨询师队伍对学员问题的系统整理和解答。

(2)认清问题产生的原因

哲学上有一句话说:找到了真正的问题,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是否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问题?就像一个员工抱怨企业管理者对自己太过严厉一样,真的是管理者太严厉,还是这类简单的错误造成的影响过于巨大了?又或者,员工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管理者认为是薪酬的原因,这真的是钱的问题吗?又或者,员工认为自己做不到,他真的做不到吗?

(3)科学的解决方法

这套书对上面这些问题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并深层次客观地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当然,我们不仅仅是分析了原因,也提出了一些我们认为相对比较科学的建议与方法。

这些方法背后既有我们咨询工作的经验,也包括了我们对心理学、管理学,甚至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广泛地接受各类知识、扩大视野,最终有效地为自己的工作服务。

本书是这套书中的一本,作者从性格分析学的角度,对领导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答。所谓领导的人格特征,是指处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所特有的、个性化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思考方式。我们说,做下属难,做领导其实也很难。但如果上司和下属都互相理解,默契配合,事情就会好办得多。这正是本书要达到的目标。

衷心地祝愿每一个读者都成为卓越的管理者或者职业工作者。

作者

2013年6月

后记

闻悉本书即将出版,不胜感慨。这本书从最初的调查研究到中途的设计与写作,以及随后的出版审阅等,都是一个艰难而且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之所以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是因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围绕这本书的研究与写作,我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帮助,这些帮助包括心智上的点拨、具体写作过程的指导和资料收集论证上的协助。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的创作融入了团队的智慧,我们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这本书的撰写或资料收集分析工作。这些人包括:洪少萍、孙科柳、李瑞文、秦术琼、宋松红、谭海燕、谭汉贵、王晓荣、杨兵、杨选成、袁雪萍、孙东风、孙丽、李国旗、石强、孙科江、陈智慧、安航涛、李艳、姜婷、潘长青等。

在此,对以上人员衷心地表示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懂上司好办事(不可错过的领导性格分析学)/中基层干部管理技能书系/管理学习力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科柳//姜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347564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3173991
中图分类号 C933
丛书名 中基层干部管理技能书系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