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底捞店长日记(2从海底捞到净雅)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李顺军编著的《海底捞店长日记》中,让我们看到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看到了他成长的心路历程。海底捞员工在具体工作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李顺军的故事,是若干个年轻人努力向上、用“双手改变命运”的缩影。在这样一个社会快速转型期,“海底捞店长的成长故事”,无疑具有激励年轻人奋进向上的积极意义。对于餐饮业乃至服务业的店长来说,本书是一面镜子,可以借之发现自己的成长空间。而对于老板来说,除了从本书一窥海底捞管理细节之外,更可以通过本书了解人才培养之道。

内容推荐

《海底捞店长日记》一书的最后李顺军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他的最后选择究竟是什么?在《海底捞店长日记2》中这个问题有了答案:李顺军最终选择了离开海底捞,重新到世界闯荡。经过一番波折,他有了新的归宿:净雅!本书即记录了李顺军加入净雅前前后后的故事及心路历程,是一个草根励志成长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挣扎与反思

  离开海底捞后的一段时间,在回去和不回去之间犹豫不定。最终我选择了断绝回海底捞的后路,决定去社会上闯荡,以更好地磨炼自己。

 第一节 断路重生

 第二节 用玩命的态度面对人生 

 第三节 现实照进梦想 

 第四节 选择净雅

第二章 魔鬼训练 

  进入净雅,在威海净雅人才培养基地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这两个月,几乎是魔鬼似的疯狂训练。但这两个月我收获很大,军事化集训、拓展、管理技能、企业文化……是前两年没有学到的。

 第一节 认知净雅

 第二节 魔鬼训练 

 第三节 思维制胜

 第四节 心智磨炼

第三章 百日生命宣言 

  为期三个月的北大邦越教练型领导力培训,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管理技能的培训,以及新岗位的实践,像三座大山一样压着我。在极大的压力面前,在每天熬夜完成任务的三个月中,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几乎崩溃。但熬过这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更加坚定和勇敢。

 第一节 生命在感召 

 第二节 百日生命宣言 

 第三节 认知自我 

 第四节 成长在于发现 

第四章 变化的历练 

  刚熟悉一个环境,又被调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在不停的折腾中挑战着自己的懒惰、自我设限。

 第一节 直面变化

 第二节 纠结中反思自我 

 第三节 人生新起点 

 第四节 离别净雅

第五章 企业顾问

  因为自己的浮躁、不安分,我离开了净雅,开始为几家企业做顾问。在这个过程中,我悟到了很多,深入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及缺陷。 

 第一节 迷失自我

 第二节 参悟人生

 第三节 云南之行

 第四节 生命需要出口 

试读章节

2010年2月1日

 了解净雅

今天看到了净雅董事长张永舵说的一段话:“服务不仅是令客人满意,而是与客人的期望赛跑。往往事半功倍的,是如何给客户制造惊喜。只有一眼看不到的需求,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富矿’。”

这段话,不仅阐明了服务的内涵,也精准地说明了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赢得客户。这可能是我至今听到的对“服务”一词最好的阐释。

一个伟大思想,一定是有伟大的行动来支撑的。

在海底捞时,净雅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这也让我想起我的师傅徐姐(原海底捞大慧寺店的店长)。我在海底捞大慧寺店轮岗前厅经理时,因跟值班经理在夜班人员安排上存在分歧,就和她吵了起来。值班经理是个女孩子,被我给气哭了。徐姐发现后,制止了我们,并对我进行了处理。她指出我们作为领导,当着员工的面儿吵架有失风范,尤其是我马上就要上任店长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是否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威信。

一个马上要升任店长的人跟未来的下级吵架,想想确实有些愚蠢,所以对于徐姐的处理我坦然接受。最后,徐姐决定对我的处理是让我请管理人员到净雅酒店吃饭。这个处理,相当妙,不但不伤我的尊严,还缓解了我跟对方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的员工满意度。

最早,我对净雅的印象就是他们的员工很漂亮,他们的要求高,加入净雅很难。

今天再次看到净雅董事长的这段话时,我想深入地了解这个企业。

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一篇题为《张永舵:超越星巴克》的文章。该文写道:

“经营服务,就是经营人心,这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而人心,恰恰我们人人都有,并不稀缺,就看我们是否能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回归原点,张永舵带领净雅做到了。”

先不论这个观点和说法到底有几分真实,因为它已经不重要。即使是夸大的吹捧,也很难达到如此深度。我想,张永舵这个人,自身一定具备某些非同寻常的东西。

随着深入的研究,我越发尊重张永舵这个人,也非常尊重净雅这个企业。

我觉得,在餐饮业里能跟海底捞相媲美的也就是净雅了吧!2010年2月5日

亲人的问候

今天海底捞大慧寺店的优秀员工亢姐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很想念我,希望我早点回去,还提前祝我生日快乐。

她问我要了几次家里的电话,我都没给她。  我从海底捞走,并没有告诉家里,怕爸妈替我担心。

挂上电话后,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我的员工还记得我的生日,这让我很感动。我自己却已经抛下他们另谋出路了,我越发感到对不起这些勤劳、善良的同事。

我想,我写的那封致歉信,师傅徐姐肯定没有向大家公开。

她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回去留下后路?

我该怎么办?

我以前给大家培训时讲过,我为什么对他们严格管理。

第一,让大家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培养大家专注的精神;

第三,让大家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想想自己讲过的这些话,有时同自己的行为并不一致。

今天有人还告诉我,袁哥(袁华强,原海底捞北京上海大区董事总经理)让人找到了我家里的电话,准备安排人去我家里家访。

这让我很为难!

我真想,回去得了。老是这样逃避不是办法。

我不是什么人才,不值得大家这么关注。

相比海底捞的真诚和胸怀,海底捞领导对我的关注和爱护,我显得那么渺小、无知。

这种回还是走的问题开始纠结在我心头。2010年2月10日

生日问候

到了海底捞之后,我第一次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过生日,并且生日被人记住。

我不知道,还有谁会相信一个人活了24年,竟然没怎么过过生日。

你要知道,这就是一个农村孩子可能会面临的现实。

在我的心中,根本就没有过生日这个概念,更不用说什么生日礼物之类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家里过生日那天,妈妈会做点好吃的给我,这就算把生日过了。蛋糕、派对、礼物……都离我很遥远。后来长大了,根本就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在我的潜意识里,生日的概念很模糊、很淡然,没有任何期待。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依然模糊、淡然着。

徐姐的一个电话,打破了这死水一般的淡然。

徐姐打电话第一是祝我生日快乐,第二是告诉我年终奖已经打到我卡里了。

放下电话后,我有一股马上回海底捞的冲动。

生日接到的第一个电话竟然是徐姐,没有资格拿年终奖的我得到了全额的年终奖。这两件事情,搞得我再次怀疑自己到底是逃兵还是叛徒。

幸福的惆怅和纠结开始在心里翻滚。  P5-8

序言

我的第一本书《海底捞店长日记》出版后,得到许多读者朋友的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走出大学校园经历了许多波折、磨难、纠结后,我进入海底捞,从这里我开始扎扎实实地学习管理、研究管理。离开海底捞后我又进入净雅。在净雅,经过更加严格的训练后,我的管理水平和心智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这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常常让我的内心起起落落。现在回想,我知道这些都是我成长的机会点,在这里感恩净雅。在各界朋友的鼓励、支持下,我把自己离开海底捞进入净雅的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既是对自己一次更彻底的反思、总结,也希望通过自己真诚的内心流露能更好地帮助到一些朋友。

第一本书,很多人看完后给予的评价就是:真实。对于这个评价我很欣慰。真实、坦诚、正直是我一直坚守的原则,我不想过多修饰自己,以显得自己有多完美。现实中,有很多人都喜欢树立自己完美的形象,他们只想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另一面。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充满了汗水和泪水,没那么多光鲜!生活就是光着脚走在满是石子的路上,再痛也要学会微笑面对。只有敢于真实面对自己、揭露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在这本书中,有对管理的思考与总结,有对自我的反省与剖析,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我坦诚地告诉大家,我一路成长过来,一直在与自己的阴暗面斗争,而我的心性就在磨炼中不断提升,同时我的管理能力、领导力也随着心性的提升逐步提高。

管理及领导力的提高其实就是自我心性的提升过程。学习再多的技能及方法,如果自己的心性不提升,你依然带领不好团队。这也是很多MBA的学生毕业后带不好团队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读了我的书后。说这是本讲管理的书但又不是,更多的是在讲自己的心路历程。其实心路历程就是心性提升的过程,我更想分享自己心性提升的这个过程,因为这才是管理及领导力提升的基础,好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只有建立在心性提升的基础之上才会发挥作用。

我来自农村,我曾经自嘲我是一个没有地的农民。生在农村,没资源、没人脉、没背景,受的教育也一般,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自已一定得先学会改变、完善自己。何况做管理本身又是带领更多人实现目标的过程,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想跟我一样的人有很多,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人,所以我希望分享自己的点点滴滴,以供他人借鉴。

读了我的书后,有不少创业者、大学生、老板找到我,希望得到我的帮助,这让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立志用一生来研究服务业的管理,这一辈子就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服务业做一些事情,以帮助到更多的基层员工、创业者、老板。

现在似乎自己取得了一些小成就,这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感恩命运的眷顾,让我毕业经过一番折腾后进入海底捞,接着又能进入净雅。海底捞、净雅这两家企业都是从不知名的小店成长为今天众人仰慕的名企。这两家企业对我的成长、进步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海底捞塑造了我的勤劳、善良、务实、真诚、认真、专注;净雅塑造了我的严谨、抗压、规范、标准。我今天反思在这两家企业经历的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渺小,我们尽职尽责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把自己价值最大化,把人生宽度拓宽,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走到今天,缘于一份坚持,缘于改变命运的决心,缘于想让父母、妻子、孩子过得好点。

三十而立,也不知道自己立还是没立,可能更清醒了一点,不再那么糊涂、不再那么愚钝。

三十是一个人生岔口。站在三十这人生岔口,有太多值得回味的事情。一直蜕变着,到现在,到明天。

三十年来。一个小人物就这么挣扎着。真实地面对自己,从混沌、焦灼、困顿、傲慢到清醒,这样一步步走来,也常常伴随着幸福快乐与迷茫纠结。

感谢一路来支持我的老师、朋友、企业。未来的路还远,我将继续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李顺军

2013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底捞店长日记(2从海底捞到净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顺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77414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138091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