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最适合中国人的管理法则!

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囊括华为教父任正非30年商业智慧,70年人生哲学!

孙力科编写的《任正非(管理的真相)》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华为从2.4万元起家发展到2013年净利润达210亿元,登顶全球电信设备商第一的快速成长之道。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顶级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被华为3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

华为留给后人的是什么?任正非说:“以前我们就讲过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留下,就剩下管理。为什么,所有产品都会过时,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会更新换代,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因此我们要重视企业在这个方面的建设,这样我们就会在奋斗中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

孙力科编写的《任正非(管理的真相)》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华为从2.4万元起家发展到2013年净利润达210亿元,登顶全球电信设备商第一的快速成长之道。《任正非(管理的真相)》以任正非的视角来精彩解读,囊括了华为的成功法则,将任正非的管理精髓逐一解析,直指管理的真相,道破管理的误区,堪称最适合中国人管理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思维管理:先进武器并不一定代表战斗力,战斗力来自思维

 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

 繁荣背后是更多的身心付出

 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

 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均衡发展,就是要抓短的那块木板

 只有安静的水流,才能走得更远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延伸阅读: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章

 员工管理:更看重人的潜力,而非经验

 坚持以结果导向考核员工

 实践后归纳总结,才会有飞跃的提高

 不让雷锋吃亏,增强员工归属感

 集体奋斗的土壤,能让个性的种子长得更好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务虚是开放的务虚

 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延伸阅读:谈学习

第三章

 干部管理: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相结合

 注重个人成就感的人不能当领袖

 干部必须从实践中来

 宽容会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齐认知方向

 没有干劲的人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

 决不允许“堡垒从内部攻破”

 决不允许干部在公司重大决策中掺杂私心

 高、中级主管必须要进行岗位轮换

 延伸阅读:

 为什么要自我批判——在中研部大会上的讲话

第四章

 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求“法”

 现金流就是冬天的棉袄

 公司全体上下一定要勤俭节约

 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

 竞争迫使人创新,而合作让创新更有效

 聚焦,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当新机遇来临时,固守教条的就是傻瓜

 延伸阅读:

 加强合作?走向世界——在深圳华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电信器材厂通信电源合作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第五章

 企业文化管理:不认同华为文化的员工,

 是很难在华为工作的

 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基本法”要融于每一个华为人的行为和习惯中

 拼搏的路虽然艰苦,但苦中有乐

 不要努力去做完人,要做于社会有益的人

 改正错误,摒弃旧习,做一个无名英雄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靠诚信制度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延伸阅读: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第六章

 创新管理:对手优化了,你不优化,等待你的就是死亡

 在老产品上不断改进优化

 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

 变革主张改良主义,不建议大刀阔斧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延伸阅读:小改进,大奖励

第七章

 研发管理:超越客户需求的技术只会

 成为先烈

 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

 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

 “鲇鱼效应”拿下了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打仗的队形是可以变换的

 我们的重心是建设自己

 抓不住牛缰绳,也要抓住牛尾巴

 要么领先,要么死亡

 延伸阅读:为提高电信网营运水平而努力

第八章

 市场管理:生存下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

 拥有市场

 推动技术进步是市场的需求

 虔诚地服务客户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客户再小也要见

 生产要上去,干部要下去

 延伸阅读:印度随笔

第九章

 国际化管理:东方不亮西方亮

 积极扩大海外市场,黑了北方有南方

 活下来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外延的基础是内涵的做实

 海外不打价格战,寻求共赢

 打造能在国际上驰骋的品牌

 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

 延伸阅读:走过亚欧分界线

附录

 任正非简介

附录

 我的父亲母亲

 任正非接受法国媒体采访

试读章节

外延的基础是内涵的做实。华为要用五到十年时间将内部关系理顺,使之充满扩张的力量。不是制约与限制它的发展,也不是纵容它的扩张;而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依规律行事。各级干部在做实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驾驭流程与组织管理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拥有不断优化自己、批判自己的能力。任何一个人在新事物面前都是无知的,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什么叫自由,火车从北京到广州沿着轨道走,而不翻车,这就是自由。自由是相对必然而言。自由是对客观的认识。人为地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就是自由。孔子说他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自由。必然是对客观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还不能驾驭和控制这些规律,主观还受到客观的支配。例如,粮食现在还不能很大地丰产,水灾和地震还不断给人类造成危害,我们的交换机软件如何发展与稳定……

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华为公司基本法》已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名员工认同它,并努力去实践它,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曙光。

一个企业的内、外发展规律是否真正认识清楚,管理是否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这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员工不断探索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任正非1998年3月28日,《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

管理智慧

在《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一开始,任正非就提到了:“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们只有走进了自由王国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效率。但当您步入自由王国时,您又在新的领域进入了必然王国。不断地周而复始,人类从一个文明又迈上了一个更新的文明。”

“必然王国”指的是人们对大自然或者社会状态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而“自由王国”指的是人们能够支配自然界或者社会的一种状态。任正非在企业管理的理念中提出了这两个概念,意思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要做到无为而治,也就是企业不需要人为地控制也能自主达到管理目的,通过激发员工思想热情,从而转化为工作热情,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不是管理者催着才去工作。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指管理者什么都不管,将企业的一切抛到脑后;而是指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不需要每日奔波劳累,能够自动地、轻松地让公司在正轨上运行。很多大企业,虽然领导者经常不在公司工作,出去喝喝茶、打打高尔夫球,但这些大企业都运作得非常成功,每年的盈利一直在增长。相比之下,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每天在公司加班熬夜地工作,但企业的运作就是不见起色,这样的企业管理者其实还不懂什么叫真正的管理。

任正非知道,想要华为“无为而治”,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他还需要一支素质很高的领导团队,华为发展到现如今这样的规模,企业发展和管理应当呈螺旋式上升。任正非希望华为的管理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够一步一步摆脱资金、条件、人才的限制,进入管理的“自由王国”。华为员工在华为工作不再是单纯听从领导和管理者的安排,而是员工自发主动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想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大的好的平台,任正非说:“我相信这些无生命的管理,会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死去而更加丰富、完善。几千年以后,不是几十年,这些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就会更加完善,同时又充满活力,这就是企业的生命。”任正非所说的“无生命的管理”,指的就是“无为而治”,这是他引进的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不是靠管理者管理,而是靠员工自己的思想管理自己。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的过程。1998年,华为进入了大规模的扩张期,在这一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89亿元,华为的核心产品进入了国内所有发达省份和主要城市;在传统的交换机市场上,华为的风头盖过了西门子等国际企业,市场份额高达22%。P6-8

序言

《时代周刊》曾评价说:“年过六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7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经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的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经把华为视作‘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英国《经济学人》给予过华为高度的评价:“它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万科企业董事长王石夸赞华为:“当华为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处在创业初期时,任总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反应快慢为其不同于常人的判断和行为。”

TCL集团总裁李东生说:“国际化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华为,它的数据是比较可信的,别的企业还在探索当中。”

CIBC世界市场分析师史蒂夫说:“华为公司对网络市场的影响,正如丰田和本田两家公司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华为在创业初期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采用激励制度创新等办法吸引了大量人才,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投入。经过20年的奋斗,终于摆脱了单纯依靠低劳动成本竞争的被动处境,自立于世界电信业强手之林。华为等一大批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方面为我国企业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世界经理人》“15年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对华为是这样评价的:“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的攻击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功,为任正非赢得了西方媒体的尊重。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人低调,从不走向幕前的任正非,已经被视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神秘‘教父’。”

这就是任正非,这就是华为,在外人看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任正非创立的华为都已经成为国际化程度的大企业,拥有国际化的技术含量,成了中国企业走上国际舞台的成功典范。

任正非之所以能够将华为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公司做到如今十几万人的国际性大企业,除了他成功的经营方式,还有他独到的管理模式。任正非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也学习西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成功总结出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华为总结出的管理体系,直接触及了华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改革,华为在完成蜕变之后,以全新的姿态更加自信地迎接国际舞台上的挑战。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任正非算是真正的商业思想家,他在经营管理华为时,华为曾经经历三次“过冬期”,在华为的低潮期,任正非每次都预测到了企业将面临的困境,带领着华为走出困境,他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成为IT界危机管理的范本。

华为留给后人的是什么?任正非说:“以前我们就讲过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留下,就剩下管理。为什么?所有产品都会过时,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会更新换代,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因此我们要重视企业在这个方面的建设,这样我们就会在奋斗中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

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和做人真经,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华为从2.4万元起家创业发展到2009年净利润182.74亿元,跃居为全球电信设备商老二的快速成长之道。从任正非的视角来精彩解读,详尽囊括了华为的成功之道,将任正非的管理精髓一一解析出来。这是一本企业管理的百宝书,通过任正非管理语录加案例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了企业管理的精华,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企业管理的意义。

书评(媒体评论)

当华为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处在创业初期时,任总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反应快慢为其不同于常人的判断和行为。

万科企业董事长王石

华为在创业初期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采用激励制度创新等办法吸引了大量人才,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投入。经过20年的奋斗,终于摆脱了单纯依靠低劳动成本竞争的被动处境,自立于世界电信业强手之林。华为等一大批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方面为我国企业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的攻击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功,为任正非赢得了西方媒体的尊重。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人低调、从不走向幕前的任正非,已经被视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神秘“教父”。

《世界经理人》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力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7950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4079495
中图分类号 F632.765.3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