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自序:我的学术研究生涯
前言:由历史角度谈公司治理
现代公司治理的大历史背景
公司治理的第一个基础——普通法的公平概念被引入
公司治理的第二个基础——信托责任
公司治理的第三个基础——严刑峻法以保障公平
公司治理的第四个基础——严刑峻法保障信托责任的推行
公司治理的第五个基础——社会主义式的民主制度
伯利和米恩斯开创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先河
激励合同理论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债权人需不需要公司治理
美国的破产法能否保护股民和债权人
美国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恩怨
德国和日本的银行扮演何种角色
亚洲家族对银行的剥削
MBO(管理层收购)有没有可能在亚洲生根
如何建立一套保护债权人的公司治理机制
如何加强银行的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篇 公司股利政策——信号效果,内部人交易和剥削股民
第一章 股息公布:现金流信号与自由现金流假说
第二章 围绕股息公告的内部人交易:理论和证据
第三章 股息和利益侵占
第二篇 公司长期债政策——内部人持股,出售资产清偿债务和公司利用借债成长
第四章 管理者自身利益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资产出售、企业业绩与管理者自主决断的代理成本
第六章 财务杠杆、投资与企业增长
第七章 负债和利益侵占
第三篇 公司破产与重组——破产与重组的选择,破产的间接成本与大公司的重组策略
第八章 不良债务重组:对债务违约公司私下重组的实证研究
第九章 宣告破产在行业内的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十章 大企业业绩下滑时的自主性重组行为
第四篇 公司兼并与收购——自由现金流理论的检验
第十一章 管理业绩、托宾的Q和成功要约收购获得的收益
第十二章 自由现金流假说检验:对投标者收益的分析
下卷
第五篇 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投资策略的分析
第十三章 托宾的Q值理论、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
第十四章 相关性度量:对公司多元化的运用
第十五章 对外直接投资、多元化投资与公司业绩
第六篇 股权结构的分析——亚洲与欧洲股权结构的分析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第十六章 东亚及东南亚公司所有杈和控制权的分离
第十七章 西欧公司的最终所有权
第十八章 大股东激励与壁垒效应解析
第十九章 谁控制了美国
第二十章 大股东持股对信息不对称和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第七篇 金融市场的定价和特性
第二十一章 股票收益中的规模效应——是否只是风险效应中未被常用风险量度所反映的部分
第二十二章 分析师个人的预测精度:系统性乐观与悲观的证据
第二十三章 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市场均衡检验
第二十四章 货币能解释资产收益吗——理论和实证分析
第二十五章 全球资本市场中行业构成的共同波动性
第二十六章 利率掉期价差的决定因素
第二十七章 汇率风险在日本的定价
附录一 著名财经作家陆新之和郎咸平教授的对话
附录二 郎咸平教授在国际第一流期刊所发表论文
附录三 郎咸平教授的论文引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