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是日本著名道教学者小林正美多年研究的集大成者之作品,在文中他从出土资料与文献两个角度分析指明了旧范式道教史中的不妥之处,并由此提出了新范式的道教史观。全书逻辑严谨,论证充分,为现代道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是日本著名道教学者小林正美多年研究的集大成者之作品,在文中他从出土资料与文献两个角度分析指明了旧范式道教史中的不妥之处,并由此提出了新范式的道教史观。全书逻辑严谨,论证充分,为现代道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凡例 前言 第一章 新範式道教史合理性的驗證 一、序言 二、信奉“三天”的思想的南朝天師道改革派在歷史上真實存在 三、新範式道教史的形成 四、結語 第二章 劉宋、南齊時期天師道的教理與儀禮 一、序言 二、“三天”的思想與“三天”的觀念 三、三洞說 四、四輔說 五、結語 第三章 道教齋法儀禮原型的形成 一一指教齋法的形成與構造 一、序言 二、指教齋法的形成 三、指教齋法的構造與上章儀禮 四、指教齋法的戒一一威儀十二法 五、指教齋法的齋官 六、結語 第四章 靈寶齋法的形成與發展 一、序言 二、“靈寶齋法”的形成年代及其製作者 三、“靈寶齋法”的特徵 四、作為總稱的“靈寶齋”與靈寶齋法 五、結語 第五章 仙公系《靈寶經》的編纂時期和編纂者 一、序言 二、仙公系《靈寶經》的種類和编纂時期的下限 三、劉宋天師道的“三天”的思想 四、仙公系《靈寶經》所見的劉宋天師道的“三天”的思想 五、結語 第六章 基於金籙齋法的道教造像的形成與發展一一以四川省綿陽、安岳、大足的摩崖道教造像為中心 一、序言 二、道教造像的主神一一天尊、道君、老君 三、金額齋法與太上三尊 四、隋代的道教造像一一天尊像 五、唐代的道教造像 六、五代的道教造像一一天尊、老君、釋迦的合像 七、北宋的道教造像一一石篆山的太上老君龠 八、南宋前半期的道教造像 九、結語 結章 道教史的範式轉换 一、道教史的範式 二、舊範式道教史與反常事例 三、新範式道教史的形成 四、道教史的範式和歷史事實 五、結語 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小林正美 |
译者 | 王皓月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3143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2014065490 |
中图分类号 | B959.2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