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司法公信建设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编著的《中国司法公信建设研究》,是根据其中标的最高人民法院同名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成果修改而成。该课题在2013年的验收结项中被专家评定为优秀课题。张忠厚、卓泽渊主编的《中国司法公信建设研究》架构严谨,立场客观,资料翔实,论证深入,观点不乏新颖之处。本书没有简单地对当下中国司法公信作出高低之判,而是透过复杂征象,尽量客观、中肯、理性地向读者展现司法公信的现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司法公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振对策。

内容推荐

《中国司法公信建设研究》没有简单地对当下中国司法公信做出高低之判,而是透过复杂征象,尽量客观、中肯、理性地向读者展现司法公信的现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司法公信的主意因素并提出了提振对策。

《中国司法公信建设研究》由张忠厚、卓泽渊主编。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课题架构

第一章 司法公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司法公信的基本界定:概念与价值

(一)司法公信的概念界定

(二)司法公信的价值意义

 二、司法公信的模式演绎:传统与现代

(一)从特殊主义型到普遍主义型

(二)从礼德信任型到法律信任型

(三)从权力威慑型到心理认同型

 三、司法公信力的解构:愿景与现实

(一)社会控制力

(二)司法判断力

(三)司法拘束力

(四)司法排除力

(五)公权制约力

 四、司法公信的生成机理:基于韦伯行为动机理论的考察

(一)司法的价值理性:司法公正

(二)司法的目的理性:司法效用

(三)司法的情感因素:人本司法

(四)司法的习惯因素:历史传承

第二章 我国司法公信现状的实证研究

 一、法院内部的考察:司法裁判的表征及法官自我的评价

(一)司法裁判的表征:案件质效总体趋好与局部不足

(二)法官的自我认知:在办案压力显著加大的情形下司法自信明显不足

 二、当事人的反映:主观认知与客观利益交织下对人民法院的信任状况

(一)当事人的主观评价:满意度情况

(二)对诉讼的利用:基本的信任及诉权的滥用

(三)对裁判的服从:当事人内心认同、主动遵从裁判的情况不理想

(四)诉讼外的诉求:信访不信法现象愈演愈烈

(五)暴力抗法:不信任、不遵从司法的极端行为频发

 三、社会公众的认知: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受到极大的挑战与质疑

(一)司法公正:社会热议话题

(二)公众满意度的随机调查:几个样本

(三)社会舆论的反映:媒体对司法审判负面信息的关注

(四)人大与检察监督:民意代表及专门监督主体对

司法的信任状况

 四、总体判断:“四个交织”存在的复杂图景

 小结

第三章 影响我国司法公信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背景:法律信仰缺失、社会诚信滑坡及媒体放大对司法公信的外在影响

(一)法律信仰的内在缺失

(二)社会诚信的整体下滑

(三)负面信息的网络放大

 二、司法的能力与品行:影响司法公信的决定性因素

(一)司法能力整体增强但仍亟待提高

(二)司法作风不良影响法院形象

(三)司法不廉严重损害司法公信

 三、司法的民主公开:与民众沟通互动的不足削弱司法公信的社会基础

(一)形式与时俱进,实质态度谨慎

(二)公众民主参与不足,陪审作用有限

(三)裁判析理逻辑模糊,避重就轻

 四、司法环境:对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侵蚀

(一)司法权力地方化

(二)内部管理行政化

(三)外部监督异化

(四)法官职业保障弱化

 五、执行困境:胜诉权益实现难妨碍司法公信的生成

(一)执行难在何处?

(二)执行缘何而难?

 六、角色定位:法院职能与法官角色异化损害司法权威

(一)法院过度承担社会职能

(二)各审级法院功能混同

(三)法官司法角色与社会角色本末倒置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司法公信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度职业化的法官

(一)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

(二)加强法官职业保障

(三)加强法官廉政建设

 二、保障实体公正:以裁判方法优化促裁判效果提升

(一)保障法律统一适用

(二)实现司法效果平衡

(三)诉讼调解的理性定位

 三、推进程序公正:以程序法治促司法公信力提升

(一)全面推进程序法治建设

(二)促进司法公开

(三)保障公众参与

 四、完善司法监督:监督异化矫正与裁判纠错

(一)外部监督机制:司法监督异化之矫正

(二)内部纠错机制:再审程序完善与瑕疵裁判文书补正

 五、规范民事执行:“执行难”和“执行乱”的破解

(一)以转变执行理念、健全执行机制破解“执行难”

(二)以优化执行权配置破解“执行乱”

 六、改善外部环境:培育公众尊重司法权威、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一)科学应对涉诉信访问题

(二)积极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法院新闻宣传工作

(三)改善司法公信力社会认知

(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小结

余篇:基于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两份建议稿

 一、人民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纲要(建议稿)

(一)人民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人民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三)严守公正司法底线,依法保障各项权利

(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落实司法便民利民

(五)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切实做到阳光司法

(六)拓宽民意沟通渠道,夯实司法社会基础

(七)加强作风廉能建设,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八)强化法官职业保障,努力增强司法自信

(九)切实加强对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量化评估的探索:建构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状况评估体系

(一)本土与域外的经验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设想

(三)评估工作具体开展中的几个问题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司法公信建设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忠厚//卓泽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909412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4066528
中图分类号 D926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