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去如来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就是不断前行的过程,珍视每一天,不以苦为苦,收获真正的快乐。

从此岸到彼岸,在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幸福!

真正快乐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

★实修行者的人生开示

★德兰根迥仁波切第一部心灵辅导智慧读本——《如去如来》

★揭示不快乐的原因,解决你生活中的困惑,减轻痛苦、焦虑。

★仁波切加持开示,给你力量。

内容推荐

德兰根迥仁波切洒脱自在、真诚慈爱,却又坚强有力、个性深邃,生活中时而呈现出稚子的柔软透明、哭笑自如,又有智者的沧桑彻底、直截了当,以及行者的坚定不移、全力以赴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浓浓的慈悲与爱,给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生命是如此宝贵,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还有几个365天?如何过好每一个剩下365天?《如去如来》摘自仁波切自2010年至2012年间365天的微博语录,主题涉及到现代人所关心的生活、心灵等诸多层面。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1

世间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快乐,连一只小小的蚂蚁也会为了一顿美餐,而辛苦地背着比自己身体大很多倍的食物回到自己的巢穴。快乐到底是什么呢?快乐和贪心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听听佛陀怎么说何为快乐?

2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外面的敌人随着时间会慢慢消失,而心里的敌人到死亡时都一直跟着你。什么是自己的敌人呢?就是五毒:贪、嗔、痴、慢、疑。五毒每天让你做不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比如做生意赚到了一万元钱,得到了又想要赚两万,贪心这个敌人让你永远不知满足,感受恒常的痛苦。

3

我们今天分析两个字:用心。世间的工作如果用心去做,工作很快有成效;世间的家庭如果用心去维护,温暖会一直存在;上学的学生用心学习,才不会未来找不到好工作而看人脸色。用心让一切努力不后悔。即便事情没有成功,即便暂时看不到利益!

4

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痛苦?感受到快乐?甚至大喜大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平静,不能用一颗平常心去观察对待事情。你看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落下,我们不能只享受阳光普照,而为日落后的寒冷和黑暗难过。如果我们的心很平静,我们心中就有个太阳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无论这世间是悲是喜,是温暖还是寒冷!

5

一个人特别累很难受的时候,放松一下,累就可以消除,身就可以定下来。就像一把琴,有了琴弦可以弹出声音,琴弦断了就不成音:口就像琴,声音断了,口就可以定下来。就像水磨是靠水车带动的,水车要靠不停的水流,如果水流不断,水车就不停,水车不停,水磨就可以一直轮转。

6

每个人应该好好认识到:痛苦来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的自私心发作,因为你在乎自己的得与失,因为你在乎自己的健康与快乐,而当这些与你的期望不一致你必定会产生痛苦。治这种痛苦的唯一方法是爱心,对别人施以爱心,你的很多痛苦将迎刃而解!

7

多年来,这些孤儿不但在各个寺庙有了学习生活之处,更升起了对佛法的信心。在五明佛学院,当我为80名刚刚出家的小僧人授沙弥戒时,他们最小的7岁,最大的17岁。希望他们的记忆里永远收藏这一天。  8

21世纪是个混乱的世界,大家都在面对从前没有经历过的压力,有的人会经受不住压力而想到自杀,有修行经验的人就能够依靠佛法来承担这些压力,从而缓解各种痛苦。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修行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恐惧。当我们心灵生病的时候,打针吃药没有用,只有佛法会指导我们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9

我们的心好比是国王,身体就好比是将军。国王如果仁德爱民,爱好和平,那么将军会按国王的意思,保护国家,使百姓丰衣足食:国王如果残暴不仁,将军也会四处征战,做让百姓受苦的事情。我们的身体,生生世世听心的指挥,心向善,就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心向恶,最后的结果就是堕入地狱,苦海无边。

10

学习佛法,要真正投入去学。世间人谈一场恋爱,开始的时候时时刻刻心里想着对方,总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够用,每天临近下班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想赶紧去约会。如果我们能将这种难得的力量投入到学习佛法中,如果对恋人的牵挂如同对三宝的牵挂一样,那么我们在修持佛法中能很快得到成就。

11

心中生起贪念也好,嗔恨也好,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观察和分析,将事情逐步透明化,明白一切所感都是因果显现。比如事业,当有很多机会让我们选择的时候,首先要用感恩的心感谢这些机会,但更要想清楚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胜任?选择一份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便不会让心生贪嗔痴之念,对于修心也有很大的帮助。

12

有居士问我:上师您看我是否有出家的缘分?我回答:没办法知道。我比较反对这样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出家?所谓的神通并非佛陀宣扬的正见,真正要出家是你们自己心里升起稳固的出离心。学佛不是迷信,自己心里的声音是最真实的。你们通过学习佛法,好好修心,树立了对佛法的正信后,什么决定自己都会知道。

P1-7

序言

我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经常发表的都是一些高僧大德们说过的话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体悟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我希望的不是自己出名让更多的人知道我而是真心希望大家看到这些文字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在待人处事中遵循高僧大德们的教导成办利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去如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兰根迥仁波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5691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4068803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