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与“文”的背离与统一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性格

 二、“人格”与“风格”

 三、“通体都是矛盾”

第二章 小荷初露尖尖角

 ——苏雪林“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创作

 一、“五四”作家身份的确认

 二、《益世报·女子周刊》与女高师国文班的“金刚”

 三、《村居杂诗》和现代文坛的“小诗运动”

 四、归国后短时间的“五四”写作

第三章 “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

 ——苏雪林现代文学时期的散文创作

 一、“美文”运动背景下的早期散文:《绿天》

 二、抗战烽火中的家国人生:《屠龙集》

 三、“四十不惑”前的艺术人生:《青鸟集》

 四、“冰雪聪明”:在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位置

第四章 “家”与“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传统镜像

 ——苏雪林现代文学时期的小说创作及其他

 一、“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

 二、家,牢笼抑或是港湾:《棘心》

 三、“民族”想象与抗战历史小说:《蝉蜕集》

 四、民族叙事与政治伦理叙事之间的现代陷阱:《南明忠

 烈传》

第五章 唯美的终结:《鸠那罗的眼睛》等剧作及其他

 ——苏雪林现代文学时期的戏剧创作及相关著述

 一、《莎乐美》与中国现代文坛的唯美一颓废主义思潮

 二、“东方《莎乐美》”:《鸠那罗的眼睛》

 三、“道德”与“美文”之间的厚此薄彼

 四、“接受”与“转化”

 五、“一生趋向的指标”:《玫瑰与春》

 六、《中国现代小说戏剧一千五百种》:苏雪林和中国现

 代戏剧史的关联

第六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苏雪林现代文学时期的新文学批评

 一、被遮蔽的作为批评家存在的苏雪林

 二、批评风格:在“学者”与“作家”之间

 三、“艺术标准”与“道德标准”的纠缠

 四、批评资源:“域外文化”与“中国家法”

 五、《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和苏雪林的批评地位

第七章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苏雪林和中国新文学学科的创建

 一、中国新文学“学科化”的重要链条

 二、苏雪林在武大时期的新文学课程教学

 三、承前启后的课程讲义《新文学研究》

第八章 “艺术”、“人格”与“政治”

 ——一个读书人的意识形态历险

 一、走向对立:对“左翼”文化阵营态度的转变

 二、“反鲁”何以成为“事业”?

 三、意识形态幻影中的“别一种真诚”

结语 未完成的评述

附录一 鲁迅(译文)

附录二 狂飙运动(译文)

附录三 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

附录四 与胡适之先生论当前文化动态书

胡适之先生答书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丁增武编著的《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紧扣苏雪林和中国现代文坛之间的渊源,从“人”与“文”的关系、“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创作、现代文学时期的散文创作、现代文学时期的戏剧创作、现代文学时期的小说创作、新文学批评、对新文学学科创建的贡献以及她的意识形态立场等8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苏雪林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多方面贡献,《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力求为现代文学界“重新评价”苏雪林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编辑推荐

丁增武编著的《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主要是从学理的层面展开的,本书中征引的一些文献资料,目前尚未发现学术界有人使用过,如苏雪林的课程讲义《新文学研究》,因而具有原创性。此外,本书还根据可靠证据,纠正了目前市场上一些苏雪林传记中以讹传讹的错误。综合来看,本书的出版应该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对安徽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有正面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增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406941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3318517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