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竹域禅踪--六祖惠能绥江觅菩提十五年之旅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回 遁曹溪寓扶卢趋吉避凶

词日:一偈黄梅惊众,三更五祖袈笼;暗传衣法去匆匆,夜渡九江远送。十五年间竹域,潜身猎队耕农;菩提觅自万山中,拜作禅师共奉。这一阕《西江月》所述的是唐高宗显庆年间。一位名叫惠能的不识字的年轻“猫獠”,往蕲州(今湖北)黄梅县东禅寺礼拜五祖弘忍,祈求作佛,虽然历经数月未曾听过讲经,但凭其根性大利,以偈言“一鸣惊人”而获得五袒暗传衣法,并且由五祖亲自摇橹夜渡九江送南遁,在四会到怀集绥江流域混迹猎人队十五年,一边躲避恶人追杀,一边广泛接触广大老百姓“随宜说法”,令佛说形成体系,走向成熟,终于修炼成一代禅宗祖师的历程。

话说惠能身怀五祖弘忍暗传的衣法,连夜逃离黄梅是非之地,经多日的风餐露宿,在大庾岭点化寻逐而来的惠明之后,返回岭南。路经曹溪时,适逢毁于隋朝兵燹的宝林寺修复了,正在广召僧人,惠能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便住了下来。谁知道只待了九个月,东禅寺的恶人就闻讯追杀到来了!

 这天早上,惠能正在寺门前洒扫,忽然发现远远的有一大队人,手执兵器风风火火、杀气腾腾向这边奔涌过来,浩浩荡荡的怕不下五六百人哩!他一下子就看出,这些人是来自东禅寺的!哟,这“眼前亏”可吃不得!于是连忙放下扫把,闪过寺侧,快步登上前山,窸窸窣窣钻进密林中躲藏起来。

恶人们涌到寺前,在震耳欲聋的吆喝喊杀声中,一转眼工夫便把整个宝林寺团团包围住了!接着,他们分散进入寺内各个殿室搜索。“乒乒乓乓”掀桌子、捅柜台、撩帐幔……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看到几百个不速之客气势汹汹的就像要拆寺一样,这阵势谁见过?寺里的僧人们谁也不敢阻拦,大家只能站在一旁低声念“阿弥陀佛”。

恶人们折腾了一通,没有找到惠能,一个个都气急败坏。其中有个嗓门大的僧人忽然咆哮起来:“探消息的回来说,明明昨天还亲眼看见他,现在怎么找不到了?八成是跑上山去啦!我们烧!烧!看你出来不出来!有本事你就学人家介子推,烧死也不下山!”

于是,他们马上又一窝蜂涌出寺外边来,在“大嗓门”的指挥下,拉长了队伍,于山脚下排了两里多远的一道人墙。接着一声令下,竟然一齐点火烧山!很快,一条长长的“火龙”便从山下燃烧起来。

眼见得火随风势,迅速蔓延,越烧越旺,刹那间浓烟遮天蔽日,烈焰滚滚而来。躲在密林里的惠能心里说一声“不好”,急忙四处张望,寻找逃生之路。忽然,他眼睛一亮,情急智生,快步跑到一个低洼地方,挤进几块巨石中,极力挨人两块大石头的缝隙间。然后,他从容不迫地俯下身,低下头,尽情呼吸那带着泥土香的潮湿空气。他忽然觉得右手凉飕飕的,一看,发现衣袖被潮泥沁出的水迹浸湿了,于是索性抬起手腕,用湿衣袖捂件口鼻。

惠能感到烈火越来越近了,他不抬头看,只从毕毕剥剥的树木燃烧声音、从不断飘落自己身上的草木灰炭就能想象到火势之猛烈。他心里在默默叨念:“这山火不是山火,只是名字叫做山火而已,这是由妒忌心爆发而产生出来的愤恨,这愤恨可以让漫山遍野的草木尽化成灰烬,可以令到无数生灵涂炭!他们为何这样做?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注一)。这难道是佛门弟子之所为么?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热浪的灼烤直逼藏身的巨石,惠能竭力以俯卧姿态伏于大石的缝隙间,身躯被两边石头夹紧,鼻尖几乎贴着潮湿的泥土。

“毕毕剥剥……”大火从上午一直烧到晚上,整座山几个峰的树木都被烧光了。这条“火龙”便顺着连绵的山头渐渐游移到了远远的另一座山峰。

好了,天黑了,惠能慢慢伸起头来,站起身,挺了挺腰杆。哟,这腰好酸呢!他于是反了两手,轻轻地捶了几下。他探头张望,四周静悄悄的,树桩冒着烟,不时飞起几点火星。往山下看了看,黑洞洞的不见人影火光。又往山上看了看,山顶还高高在上,而原来密密麻麻的森林已经不见了.只剩下稀稀疏疏烧焦的树桩。惠能便弓身走出巨石缝隙,粘住石头的衣服,发出了沙沙的剥离声音。他舒展了一下手脚,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依靠着大石头站着。那空气中逐渐变淡的烟火焦味依然令人感到窒息。

惠能再回头打量一下那几块让自己捡回性命的巨石,心里说,天不灭我惠能,是降大任于我惠能!这是我佛、是上天给安排的“避难石”呀!阿弥陀佛。他站了一会,便悄悄地踩着尚有余温的灰炭,小心往山下走。噢,不行,现在可不能够大大咧咧直接下山,说不定恶人们还在山脚下蹲守着呢!老一辈人说“小心撑得万年船”,得远离危险地方!于是,惠能马上止步,转过身往山顶攀登。翻过山的另一边才走下山来。四顾无人之后,又抬头仰望苍穹,凭天上的星座辨别一下方向,再看一眼远去的火龙,然后才迈开大步,匆匆向南方寻路而行。

……

P13-15

后记

卷后语三 旧寺头与江西岭遗址之说

2009年8、9月份,根据广宁县委、县政府指示,在县有关部门领导带领下,县内文学艺术界、旅游界骨干、文博工作者们数次前往宾亨,考襄了坐落在江西岭山脚下的龙龛寺遗址,访问了龙龛寺旁寺湾村(因寺得名之村)的几位老人,知道此地村民也世代流传六祖“龙龛藏锡杖,衣钵在南华(寺)”之说。大家听老人们讲了许多与六祖相关的故事。

老人家们告诉众访问者,龙龛寺最早是建在江西岭旁边的名为“旧寺头”山顶上的,后来才搬到江西岭山脚下。于是大家又在当地村民带领下,攀上了旧寺头山顶,但见这山顶是一块宽约二十多亩的开阔地,长满了齐人高的杂草。向导说,“农业学大寨”时期,这里曾经被垦为“大寨田”,当时挖出许多青砖,都让村民们拿走了。大家用镰刀砍开一条路,并且用锄头挖开了几个地方,在草丛藤蔓树根下,见到很多白色的残存碎瓦、灰色的砖头,这些碎砖瓦是哪个朝代遗留的东西?这里是不是六祖曾经构筑龙龛古庵之所在?大家对此都说不清,还得请考古学家们来做鉴定。

向导还带大家沿着羊肠小路从山顶走到山脚下几块巨大的“飞来石”(整座大山都属于泥土山,唯这里有几块房子般大的石头,似是从天而降飞来的)跟前,指着石头下汩汩流出的泉水,说这里便是相传六祖当年结草构庵居住时的汲水处,也是后来在废庵所在地建起龙龛寺之后,寺里和尚挑水的地方。

大家兴趣来了:明万历时在废庵上建寺,若是建在旧寺头,为何后来又搬到江西岭山脚下?寺湾村八十多岁长者卢炳大爷如是说:当年(是明朝还是清代?)寺里和尚嫌每日下山挑水太辛苦,觉得人们拜六祖亦不方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和尚把寺内香炉偷偷捧到对面江西岭山脚下摆放,天亮后对人们谎称六祖“托梦显灵”,说要搬寺下山方能旺香火,并且更利于弘扬佛法。看,连香炉都让大风刮到山脚下了!既是六祖“托梦显灵”,搬寺自然就得到各方大力支持,于是,龙龛寺便在相邻的江西岭山脚下再建。虽然此传说难究其真假,却也十分耐人寻味。

老人们说,龙龛寺严重被毁是在“大跃进”时候,旧寺头好多砖石被拆运去建学校,江西岭遗址也有无数石板、碑石被拆,运往一个名叫高坑水库的工程,用做建筑大坝材料。卢炳大爷说,当时挖寺门口阶石,曾挖出一把一尺多长的绿玉宝剑。一位参加挖掘的村民把它拿回家中,谁知道他的老父亲正畏忌着当时形形色色的政治运动,觉得拿着这东西会惹祸上身,竟然把这无价之宝往石头上一扔,摔碎了!卢炳大爷又说,对于当年寺中所供奉的六祖坐像,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严重经济困难时期,村民们开辟山地,种了木薯来度饥荒。因为木薯经常被野猪糟蹋,一位无知的村民把六祖像捧上山,摆在木薯地上,让偶像帮助他“看护”木薯,摆了几天,未见效果,木薯还是被野猪拱反了根。那村民埋怨六祖不显灵,没有保护好他家的木薯,竟然一怒之下把佛像扛到烂,碰田里,把它塞进深深的泥泞中!据说,这位村民后来遭到很严重的“报应”。

如今,在广宁县博物馆之内,仍保存着早年政治运动期间,努力抢救回来的清道光年间重修龙龛寺的文碑。江西岭下的龙龛寺,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现在依然不时有外地、本县的善男信女来焚香烛、烧炮仗拜祭六祖。据悉,县委、县政府正在为修复龙龛寺而努力,也有来自本省名刹的和尚为龙龛寺的修复而正在到处化缘哩!广宁竹乡人民群众都热切期盼,龙龛寺能够早日以新面目重现于广宁宾亨镇,为六祖文化的研究开发增添一分光彩。

目录

引子 择自《六祖坛经》自序品故事

第一回 遁曹溪寓扶卢趋吉避凶

第二回 怀宝迷邦惠能奔怀会

第三回 救鸡崽陷泥潭结庐栖龙龛

第四回 人心无虎猛虎自避人

第五回 网开一面,佛近一步

第六回 别龙龛惠能水下藏锡杖

第七回 追寻虎迹禅师释【伥鬼】

第八回 度新年六祖杂居止于编人

第九回 杀猛虎当除心中虎

第十回 剪径匪皈正投禅宗

第十一回 护包粟惠能妙策逐猢狲

第十二回 贞山脚囊萤夜说种佛根

第十三回 智解蛇厄绝地救丑牛

第十四回 扶卢山陈米弯弓射麻鹰

第十五回 得异果十八猎手分蘋葩

第十六回 【倒行逆施】老鼠偷鸡蛋

序言

能日:“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择自《六祖坛经》

“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择自《六祖坛经》

“龙龛寺在橄榄都榕村,六祖尝避难构庵于此,庵废,明万历初获一古碑,有‘龙龛藏锡杖,衣钵在南华’之语,因建寺焉。”

——《广东通志》卷二百三十古迹略十五之中“广宁县”一栏

在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广场矗立着十尊塑像,那是“世界十大思想家”,其中有三尊是中国人,就是孔子、老子和六祖惠能,欧洲人称作“东方三圣”,他们分别代表儒家、道家和释(佛)家。

毛泽东把六祖惠能和孙中山并称为“岭南两大伟人”。

毛泽东1956年对广东省委领导人说:“你们广东省有个惠能,你们知道吗?惠能在哲学上贡献很大,他把唯心主义理论推到了高峰,要比贝克莱早一千年,你们应该好好看看《坛经》。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能够提出高深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毛泽东1959年10月22日与班禅大师谈话时说:“我不大懂佛经,但觉得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

当今在广东,六祖惠能被评选为“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

内容推荐

郑国宗的《竹域禅踪--六祖惠能绥江觅菩提十五年之旅》以章回小说形式讲述六祖惠能避难绥江流域十五载所发生的故事,这十五年是六祖一生最精彩的片段,他由一个舂米仔“獦獠”修炼成为一代禅宗。

编辑推荐

“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出自《六祖坛经》。本书就是关于其文化的。

《竹域禅踪--六祖惠能绥江觅菩提十五年之旅》作者郑国宗怀着对六祖文化的浓厚兴趣,广泛收集和提炼民间传说,同时糅合竹乡的风土人情、资源特产等,花了三年的时间将六祖惠能在广宁避难的故事创作成12万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竹域禅踪--六祖惠能绥江觅菩提十五年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国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19592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2157980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东
245
17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