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插图本)/蒋介石日记解读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插图本)》为作者杨天石继《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1》、《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之后又一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全书主要内容分为抗战时期、国共谈判、战后中国、退守台湾等四部分,通过引述和研究蒋介石日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就相关历史时期蒋介石亲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解说,提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内容推荐

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插图本)》中,作者杨天石以其一贯的尊重史实、严谨求真的研究态度,对史实条分缕析,不仅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蒋介石,更是要以这些日记为线索,发掘出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插图本)》的具体内容包括:绥远抗战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转变、蒋介石与德国反纳粹地下活动补述、蒋介石收复新疆主权的努力、蒋介石为何拒绝在《延安协定》上签字、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枪毙孔祥熙亲信及其反贪愿望、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上海“打虎”、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陈洁如回忆录何以尘封近三十年、蒋介石谋划与苏联合作反攻大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晚年感情危机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抗战期间

 绥远抗战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转变

 蒋介石与德国内部推翻希特勒的地下运动补述

 附:蒋介石企图策动“德国军队倒戈”的史实应该得到承认——敬答汪荣祖教授

 憎而应知其善——再答汪荣祖教授

 蒋介石收复新疆主权的努力

第二编 国共谈判

 蒋介石为何拒绝在《延安协定》上签字?——罗斯福派赫尔利调停国共关系经过

 蒋何以邀毛?毛何以应邀?——以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为重点

第三编 战后中国

 1946年的政协会议为何功败垂成?——围绕《宪草修改原则》的争论考察

 蒋介石推荐胡适竞选总统前后

 蒋介石枪毙孔祥熙亲信及其反贪愿望——抗战中及战后蒋介石相关日记的检视

 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上海“打虎”

第四编 退守台湾

 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

 陈洁如回忆录何以尘封近三十年?

 蒋介石联合苏联谋划反攻大陆始末

 尼克松竞选与蒋介石、宋美龄晚年的感情风波

附录

 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季我努沙龙的演讲

 陈红民《蒋介石的后半生》序

 陶涵《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序

 阮大仁《蒋介石日记揭密》序

试读章节

1942至1944年期间,蒋介石利用机会,因势利导,促使原来企图独立,加盟苏联的军阀盛世才内向,从而收回新疆主权。其后,创造条件,将盛世才内调,消除其分裂、叛变的可能,确保新疆处于中国版图之内。自1945年开始,蒋介石坚决反对以建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为代表的新疆分离主义,支持张治中和平谈判,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这些举动,和他此前领导抗日战争,以及日后的坚持一个中国,都表现了其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立场

一 盛世才亲苏、附苏,苏联逼签《租借新疆锡矿条约》

1933年4月12日,新疆发生“四月革命”,推翻原省主席金树仁,盛世才因掌握兵权,被各方推举为新疆临时督办。此后,他依靠苏联红军的援助,先后击败张培元、马仲英等部,成为力量独大的新疆统治者。

盛世才依靠苏联力量上台,自然实行亲苏、附苏政策。1934年9月,盛世才派财政厅长胡寿康等向苏联借款。次年5月,以新疆土产公司名义与苏联驻新贸易公司名义,签订五百万金卢布借款合同。1936年签订《聘请苏联专家待遇合同》。自1935年起,苏联的地质考察团、矿务考察团纷纷自伊犁入新,陆续开采独山子(克拉玛依)油矿、伊犁温泉县钨矿、阿山金矿,均无条约或文字根据,全凭盛世才口头承诺。1938年1月,盛世才请求苏联红军骑兵一团及空军队一队驻扎新疆东部的哈密,通称“红八团”。这是一支配备飞机、坦克、大炮的超强武装,掌控自甘肃进入新疆的通道,其目的在防止中央军入新。自1938年起,苏联在迪化西部的头屯河建立铁工厂,以装配农具为名,制造飞机。1939年9月,盛世才召开全疆代表大会,公开表示“国内有国民党政治集团,共产党政治集团,新疆有六大政策集团”,“不是国民党天下,也不是共产党天下”。他推行“反帝、亲苏、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的所谓“六大政策”,宣称其“不只是解放新疆四百万人民的灯塔,亦是解放全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最光辉的灯塔”。他把新疆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合称为“中国三大政治集团”,以国共两党以外的“第三领袖”自居,而且把自己与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毛泽东一起并称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六大领袖”。

关于苏联势力控制新疆的情况,当时人报告说:“督办署中有中将军事顾问,全省军事无顾问之允诺,盛不敢独断独行。”“财政厅亦由苏联财政顾问主持一切。无论何项支款,皆须以先取具顾问签字为要式。”“新省一切施政大计,亦莫不由苏联政治顾问主持。”“苏联顾问之在新疆,纯为新疆之指导者,亦即为苏联在新疆之代表。新疆虽名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实已为苏联所把持。盛世才虽名为督办,亦实与傀儡无异。”原苏联外交官、历史学家列多夫斯基说:“莫斯科利用它同新疆行政首脑盛世才(督办)建立的特殊关系及中国中央政府对盛控制的薄弱,在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谋取一些特权。”“到40年代初,新疆在经济上完全依附于苏俄,在政治上受到莫斯科很大的影响。苏联在新疆贸易中居垄断地位,在各个合资企业中起主导作用,拥有自己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在新疆土地上,苏联驻有第八骑兵团。在涉及新疆的问题上,莫斯科避开中国中央政府,直接与盛世才督办决定一切,签订贸易等协定。”这是符合实际的。

早在1934年,盛世才就曾建议苏联政府“速于新疆境内实施共产主义并依次及于甘陕”,认为“推翻蒋委员长所领导之中央政府为救中国、救新疆唯一途径”。《1938年8月末,盛世才以治病为名,秘密赴莫斯科,三次会见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斯大林等极为关心新疆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铅、金矿的蕴藏情况,询问“是否已经开采”,“是否准备建立什么工厂”?“新疆有没有经济发展计划”?在离开莫斯科前夕,盛世才被批准加入联共,党证号码185911号。盛世才表示:“他不怕有任何义务,他将愿意履行所有义务。”1940年6月27日,盛世才上书斯大林表示:“我个人用六大政策领导着整个新疆经过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向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奔驰着,同时在客观上也确实具备这样的条件,能够使新疆比中国其他各省先跳跃到社会主义新世界里边去。”《盛世才上莫斯科斯大林报告书》,台北中亚出版社1997年版,第368页。1941年1月,盛世才又进一步向苏联建议,使新疆“叛离中国”,“成立新疆苏维埃共和国”,“加盟苏联”,他说:“时机已经成熟,英帝国主义者及蒋委员长皆无能干预新疆事”,“苏维埃之新疆将推动全中国踏上苏维埃化之道路”。

P40-42

序言

本书是拙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的第三辑,收十三篇专题研究论文,三篇书序,一篇演讲稿。从1988年发表《中山舰事件之谜》以来,我先后出版了《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的第一辑和第二辑,完成了六十多个专题研究。

多年来,学界不少朋友、不少出版社都鼓励我写一本蒋介石传,热心的出版社甚至把合同都签好了,交到我手上。我的老朋友,台湾“中研院”院士陈永发教授几次直率地对我说,“日记解读”不要再写了,赶快写传吧!美国的陶涵先生在出版《蒋经国传》之后,继续写《蒋介石传》,出版了,获得很大的成功,国内其他学者的蒋传最近几年也出版了好几种。我有些动心,考虑是否要启动自己的计划。但是,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继续解读日记,写专题研究论文,于是就有了现在奉献于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我还有一些其他专题,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还要继续写下去,争取尽快将第四辑奉献给学界。总之,在我的专题研究计划大体完成之后,我才准备考虑写蒋传的问题。

为什么?在我看来,传记和专题研究论文是两种不同的史学体裁,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缺点。传记,可以全面地反映传主的一生,从生到死,功过是非,方方面面,都要写到,读者可以一编在手,全豹在胸,这是其优点。但是,这种写法,不可避免地要写一些尽人皆知的历史过程,也要写若干学术界、读者已经熟悉的知识和结论,还要讲求结构的平衡和匀称。有精深研究的地方不能多写,缺少精深研究的地方也不能省略不写,容易流于一般化,普通,平常,没有多少独家发现,其精光四射,特别出彩之处可能难以充分发挥。一个人,脑袋特别大,或者躯干的某些部分特别肥硕,其他部分特别小,特别细,就会成为怪人,一本传记,某些部分写得分外详细,其他部分写得简略干枯,就会成为不正常的畸形著作。做专题研究,写论文呢?其优越性正在于可以如韩愈所言,“惟陈言之务去”。读者已经熟悉的知识、学术界已经达成的共识可以不写或少写,读者不熟悉,学术界缺少研究的、知之不多的问题可以深入开掘,扩展,分歧严重,争执不下的问题可以评议、解析,折衷、解疑,提出新看序言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本书作者手抄蒋介石日记法,做出新结论,从而推动相关研究向前发展。这种体裁,有话要说的地方可以多说,畅说,不厌其烦,不计篇幅地说,没有话说的地方,或者没有新见解的地方,可以惜墨如金,一言不发,一字不写。当然,这种体裁也有缺点,这就是详于局部,细部,不容易给出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全面的、总体评述。倘能在做了大量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之后再着手于传记的写作,则似乎比较理想。倘若天假以年,我希望按照这条路子往前走。

我曾经说过,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个十分重要、十分复杂,有功有过,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人物。关于这个人物,历来分歧严重,或尊或贬,或扬或抑,或爱或憎,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或肯定此处,否定彼处,或否定此处,肯定彼处,肯定、否定之间,其高低、分寸,也众说不一,评价各异,至今不能统一,在今后的若干年内,看来也还不会统一。这不要紧。关键首在清理史实,还原史实。史实是客观存在,而且只有一个。我一向主张,史实是立论的基础,也是检验历史著作科学性的最重要的标准。史实准确、清楚,就有了分析、评价,达成共识的前提和条件。当然,人都是现实的人,各有其立场、利益、政治倾向、价值标准,也各有其经历、教养、性格、知识结构和感情特征。这些方面的不同,常常会影响对史实的采认,尤其是解释、评价。但是,只要大家都面对史实,尊重史实,承认史实,就有了对话、讨论的基础。既往的历史,特别是政治史常常充满了国家、民族、阶级、集团、派别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历史学家既需要广泛阅读各种文献,深入历史之中,又要站在这些既往的斗争之上,超越利害、利益关系,克服各种主客观局限,才可能观察清晰,判断准确。蒋介石早已故去,离现实已远,今天的人们在审阅蒋介石其人和他所处的那一段历史时,完全有可能,也有条件比过去超越一些,客观一些。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各种观点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表达的机会。当年人们在号召打倒蒋介石的时候,揭露蒋介石成为一时的需要,而且揭露唯恐其不尖锐,批判唯恐其不彻底,说出这样、那样的过头话在所难免。今天,历史已经发生变化,进入“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的时期,胡锦涛语,《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0月9日。人们在研究蒋介石和他所代表的那段历史时应该有较大的变化。事实上也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陶涵的书,我原来认为无法在大陆出版,但是,出版了,而且成了畅销书。何谓“抚平历史创伤”?在我看来,这首先意味着从经过考证的确凿史实出发,叙述、评价时力求准确,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公平,力戒片面性,力戒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任何一方,都不虚美,不文过,不丑化,特别是不掩盖、缩小对方的优点、成就,不遮蔽己方的缺点、过失。

史学是什么?是工具,还是科学?我以为,倘若视之为工具,则必然会以实用和满足需要为目的,就会为主观目的或主观需要而编造历史,隐藏或歪曲部分真相,夸张或强调某些方面,从而使历史走形、失真。倘若视之为科学,则必然以追求历史真相,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为目的,各种障蔽、扭曲历史真相的情况就可以避免。中国人一向重视史学,认为它有探索前人成败的镜鉴功能,了解昨天与前天的认识功能,扬清激浊、美善刺恶的评判功能,扩展知识、启迪智慧的育人功能,等等。但是,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才能正确、有效地发挥,否则就会误导社会,误导读者。怎样才能确保科学性呢?我觉得首要之处还在于清理史实,还原史实。

蒋介石的日记,始于1915年,终于1972年。中间遗失四年,但仍保存五十三年之久。以蒋介石这样重量级的政治人物,能保留着么多年日记,在中外古今的历史人物中实属罕见。对其写作目的,史学界有不同分析。有人认为主要为写给本人看,有人认为主要为写给别人看,有人认为主要为写给后世看。对其史料价值,也有不同评价,评价较高者有之,较低者有之,鄙夷不屑者亦有之。基本的事实是蒋介石生前从未大量完整地公开发表过,在我看来,这种生前不打算发表的日记往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当然,蒋介石并非什么都记,其所思,所行,所见,所闻,或记或不记,其所记,也并非都可靠,都正确,其中谬误和反映蒋介石的个人偏见之处所在都有,但是,我仍然认为,这部日记保存着大量信息,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不可不读、不可不用之书。我之所以四赴胡佛,以十个多月的时间手工摘抄这部日记,热衷“解读”,一之不足,而继之以二,以三,其原因也在此。当然,迷信日记,专凭日记立论不行,只有傻瓜、笨蛋才这么做,必须广泛收罗各种相关文献加以考核、参证、补充,才有可能读懂日记,进而读懂蒋介石其人及其时代。

前几年,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已经开始整理蒋介石日记,印好了第一本,准备举行首发式,但是,由于蒋家后人之间的矛盾,此事遽然中辍。衷心希望,此一矛盾能早日解决,日记能早日出版,为学者、读者使用提供最大的方便。

著者 2013年8月29日于北京东城之书满为患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插图本)/蒋介石日记解读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天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29505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2014087898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2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