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沈从文说文物(织锦篇)(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的爱与对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沈从文说文物(织锦篇)》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的一些有关织锦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沈从文把研究文物数十年里经手过眼数以万计丝织品所积累的经验按时代一一梳理,佐以实物图片,展现出中国古代辉煌绚丽织锦文化。

内容推荐

沈从文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历史考古学家。“沈从文说文物”是对沈从文先生的文物艺术研究进行整理、编排、配图推出的一部系列丛书。《沈从文说文物(织锦篇)》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之一,收集了沈从文研究古代丝绸、织锦、刺绣的笔记、讲稿和论文,内容阐述了文物研究、甄别、鉴赏的心得和感悟,是沈从文先生研究物质文化的思想精华。《沈从文说文物(织锦篇)》不仅对沈从文研究和文物艺术研究有很大价值,同时也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目录

一个长会的发言稿

江陵楚墓出土的丝织品

蜀中锦

织金锦

明织金锦问题

《明锦》题记

清代花锦

花边

谈金花笺

谈广绣

谈染缬

试读章节

春秋战国以来,锦出陈留,薄质罗纨和精美刺绣出齐鲁。可知当时河南、山东是我国丝绣两个大生产区。汉代早期情形还不大变。因此,政府除在长安设东西二织室外,还在齐地设三服官,监造高级丝绸生产。为团结匈奴,每年即有几千匹锦绣运出关外,赠与匈奴诸君长。近年在内蒙古新疆出土的锦绣,证明了历史记载的真实。当时上层社会用锦绣也格外多,“刺绣纹不如倚市门”之谚,一面反映经商贩运的比生产的生活好,另一面也说明生产量必相当大,才能供应各方面的需要。

蜀锦后起,东汉以来才著名,三国鼎立,连年用兵,诸葛孔明在教令中就曾说过,军需开支,全靠锦缎贸易,产量之大,行销之广,可想而知。曹丕是个花花公子,好事卖弄,偶尔或者也出点主意,作些锦样,因此在《典论》中曾说,蜀锦下恶,虚有其名,鲜卑也不欢迎。还不如他派人织的“如意虎头连璧锦”美观。说虽那么说,曹氏父子还是欢喜使用蜀锦。到石虎时,蜀锦在邺中宫廷还占重要地位。唐代以来,河北定县、江南吴越和四川是三大丝绸生产区,吴越奇异花纹绫锦,为巴蜀织工仿效取法。然而张彦远写《历代名画记》,却说唐初太宗时,窦师纶在成都作行台官,出样设计十多种绫锦,章彩奇丽,流行百年尚为人喜爱。唐代官服计六种纹样,又每年另为宫廷织二百件锦半臂、二百件赠外国使节礼品用的锦袍,打球穿的花锦衣,且有一次达五百件记载。《唐六典·诸道贡赋》中,且具体说起四川遂州、梓州每年必进贡“樗蒲”绫。这种梭子式图案织物,到宋代发展为“樗蒲”锦,元明还大量生产,现存不下二十种不同花样,极明显多由唐代发展而出。五代时,蜀中机织工人又创造大幅“鸳鸯衾”锦。后来孟昶投降北宋,仓库所存锦彩即过百万匹。北宋初文彦博任成都太守,为贡谀宫廷宠妃,特别进贡织造金线莲花灯笼锦后,直到明清还不断产生百十种各式各样灯笼锦。成都设“官锦坊”,所织造大小花锦,又设“茶马司锦坊”,换取国防所需要的车马,有些在《蜀锦谱》中还留下一系列名目,且在明清还有织造。宋代每年特赐大臣的七种锦名,也还可在明清锦中发现。元代成都织十样锦,名目还在,就现存过万种明锦分析,得知大部分花纹图案,到明代也还在生产。蜀锦在艺术上的成就或工艺上的成就都显明,是万千优秀织工在千百年中不断努力得来的。蜀锦式样,从现存明锦中必然还可以发现百十种。近百年来格子式杂色花五彩被面锦,清代名“锦缎”,图样显明出于僮锦而加以发展,19世纪晚期生产,上至北京宫廷,下及民间,都还乐于使用,其实也远从唐代小团窠格子红锦衍进而来。现代晕色花样花锦,则是唐代蜀中云裥锦的一种发展。

蜀锦生产虽有悠久光辉工艺传统,两千年来究竟有些什么花样,特点何在,元人费著《蜀锦谱》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过去实少有人能结合实物,做进一步研究。一般人印象,只不过知道近代格子杂色花被面锦,是蜀中锦之一而已。近年来,我们对于古代锦缎,曾作了些初步探索,对蜀锦才有了些常识。古代工艺图案花纹,极少孤立存在。汉代部分工艺图案,多和当时神话传说有一定联系。《史记·封禅书》等记载东海上有三神山,上有白色鸟兽和仙人一道游息同处,长生不死,通过艺术家想象,因此不仅反映在当时铜、陶制博山香炉和酒樽等器物上作为装饰,同时还广泛使用到一般石、漆、铜、木的雕刻装饰纹样上,丝绣也多采用这个主题,作成各种不同发展。图案基本是鸟兽神人奔驰腾跃于山林云气间。有些锦缎又在花纹间加织文字,如“登高明望四海”,可知创始年代,显然和登泰山封禅有关,如非出于秦始皇时期,必是汉武帝刘彻登泰山时。“长乐明光”是汉宫殿名目,“子孙无极”是西汉一般用语,由此得知,这些丝绸图案必成熟于西汉。汉文化的普遍性,表现于各方面,丝绸也受它的影响,这些在中国西北边缘地区发现的两千年前锦缎,即或是长安织室的产物,我们却可以说,古代蜀锦,也必然有这种花样。晋人陆翙著《邺中记》,即提起过“大小明光”、“大小登高”诸锦名目,更证实直到晋代,蜀锦生产还采用这种汉代图案。唐代蜀锦以章彩奇丽见称,花树对鹿从图案组织来看,还保持初唐健美的风格。梭子式图案的樗蒲绫、锦,花纹有龙凤、对凤、对牡丹、聚宝盆等不同内容一二十种。宋代灯笼图案花锦,发展到明清更加丰富多彩。格子杂色花样,如用它和汉代空心砖图案比较,可知或许汉代就有生产,特别是中心作柿蒂的,原出于汉代纹样。唯就目下材料分析,则出于唐代,建筑彩绘平棋格子的形式,和他关系密切。此后约一千年,凡是这种格子花锦,即或不一定是蜀中生产,也可以说是“蜀式锦”一个典型品种。

P26-30

序言

六朝以来,北方定州和南方广陵,逐渐成为高级丝织物生产的中心,花纹也有了新的发展。除《邺中记》提起的“大小明光”、“大小登高”、“虎文”、“豹首”诸锦,犹沿袭汉代式样以外,几种为多数人民所喜爱的花鸟,如花中的莲荷、牡丹、芙蓉、海棠,鸟中的鸳鸯、白头翁、、练雀,也逐渐在锦绣中出现,对于隋唐以后的丝织物图案有重要的影响。隋炀帝是个非常奢侈的封建帝王,传说运河初开时,乘船巡游江南,就用彩锦作帆,连樯十里。唐诗人咏《隋堤》诗有“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语句,一面说明这种荒唐的举措,不知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一面却可以看到丝织物大量生产和花纹发展的新趋势。唐代著名锦样,多出于唐初在益州做行台官的窦师纶。张彦远在他著的《历代名画记》上就说起过,所作瑞锦、天马麒麟、花树对鹿、对雉、斗羊、翔凤、游鳞等十多种式样,到中唐以后百余年间还流行。因窦师纶封爵“陵阳公”,当时人就称这种锦作“陵阳公样”……

——《明锦》题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沈从文说文物(织锦篇)(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80853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4061650
中图分类号 K87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192
13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