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银川当代美术馆文明的维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地图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的历史。本书以17世纪耶稣会来华传教为历史背景,描述了欧洲与中国晚明时期地图的渊源与演变、它们的科学基础以及艺术表现。传教士们试图学习中国地图的绘制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而晚明的中国学者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将西方地图摹刻下来。往来间,反映出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

作者简介

郭亮,文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不错访问学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专注于视觉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中外艺术交流,研究成果屡见于各类靠前外重要专业期刊;近几年主要研究欧洲巴洛时期与*国明代的文化艺术交流、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和科学模式对艺术的影响等;主要译作有《佛像的仪式》,已发表艺术史论文有《优雅的策略一晚明时期耶稣会地图集与明代士大夫》《疆域的轮廓――佛兰芒地图学派与晚明舆图交流初考》《科学、舆图与文人印象――万历二十八年后的耶稣会士图像及其影响》《观赏与策略――巴洛时期荷兰绘画中暗盒的使用》《维米尔家世考疑》等数十篇。

内容简介

地图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文字尚未出现,地图就已映入人类的视野。地图曾是精美的艺术和昂贵的品质品,它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历史。几千年来,人类以**多元的模式来绘制地图、展现和认知地图,并用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它既是**与权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充满风景和智慧的宝库。
郭亮所著的《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以十七世纪耶稣会士来华传教为历史背景,描述了欧洲与中国晚明时期地图的渊源与演变、它们的科学基础以及艺术表现。中国与欧洲地图交流始于晚明,耶稣会士在传教时意外发现晚明士人热衷于了解欧洲的《世界地图》。传教士们试图学习中国地图的绘制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而中国的学者们自此也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域外的广阔世界。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将这些西方地图摹刻下来,一来一往,交流的印记深藏在地图微观的痕迹中。
从文艺复兴至巴洛时期,欧洲的制图家及其作品证明了科学与艺术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在晚明的地图绘制中再次上演,耶稣会士与明朝精英们在地图的尺幅之间展现出他们优雅的策略和对地图图像的传奇演绎。

目录

第一部科学

第一章十七世纪的明代舆图

图像史中的地图

国家与地图绘制

独立制图家

第二章欧洲科学对地图的影响

观察的方式

晚明时期的欧洲科学

第二部交流

第三章耶稣会对明代地图的策略

文化适应

儒士、精英与图像演绎

第三部艺术

第四章图与画

看得见风景的地图

北方一隅:世界制图中心

旋涡花饰

第五章水纹

地图中的水域

水纹演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银川当代美术馆文明的维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06726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04
CIP核字 2014192517
中图分类号 P28-091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