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笔记》——一部写透人、獒、狼厮守与厮杀的旷世奇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鼎力推荐!
华文庸这本《藏獒笔记》带你真正见识青藏高原最后一只纯种藏獒的粗犷、凶猛与彪悍!
让肖兵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是那天下午藏獒大黑在山谷中与狼群展开的惨烈厮杀……
图书 | 藏獒笔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藏獒笔记》——一部写透人、獒、狼厮守与厮杀的旷世奇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鼎力推荐! 华文庸这本《藏獒笔记》带你真正见识青藏高原最后一只纯种藏獒的粗犷、凶猛与彪悍! 让肖兵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是那天下午藏獒大黑在山谷中与狼群展开的惨烈厮杀…… 内容推荐 《藏獒笔记》讲述: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类,藏獒凶猛好斗,护卫性强,忠诚而英勇,威严而敏捷,敢于同野狼、狮子等猛兽对抗,不仅是部落的护卫犬,甚至远走异域,成为罗马战争中的军犬。 5000多年来,藏獒出现于各种精彩纷呈的传说与宗教典籍之中,它们由此披上了一层浓重的神秘色彩。 退役特种兵肖兵,就是在西藏日喀则的一个村落里认识了这样一只纯种的藏獒——大黑。刚开始,大黑表现得无比倨傲,对肖兵不屑一顾。肖兵对大黑也爱理不理,不久,在经过一系列事情后,特别是藏獒大黑多次与狼群凶猛厮杀后,肖兵终于见识了这个高原王者的英武…… 翻开华文庸这本《藏獒笔记》,了解中华神犬——藏獒的粗犷、威猛与彪悍。 目录 第一章 这才是真正的獒 一 初遇高贵冷漠的纯种藏獒大黑 / 001 二 一只受伤后被抛弃的母狼 / 005 三 仁慈大黑救下天敌的幼崽 / 010 四 獒王大黑很愤怒 / 017 五 与七只恶狼对决 / 023 六 当大黑遇见另一只猛獒毛毛 / 029 七 大黑今天心情不太好 / 036 八 出行路上遭遇意外情况 / 042 九 救,还是不救? / 048 十 这才是真正的獒 / 059 第二章 搏杀狼群 十一 风,真他妈的大 / 065 十二 大黑怀孕了 / 072 十三 危险在悄悄地降临 / 079 十四 我绝不能这样被狼群吃掉 / 086 十五 大黑赶到,狼群大败 / 093 十六 大草原的神兽 / 100 十七 狼很狡猾 / 108 十八 一只绝望的母狼 / 115 十九 母狼生了,大黑也生了 / 122 二十 残断的无线电求救信号 / 131 第三章 狼杀狼 二十一 一场暴风雪就要来临 / 142 二十二 稍不留心就要送命 / 149 二十三 只听到一声惨叫 / 156 二十四 格格被狼给叼走了 / 163 二十五 落魄的狼王 / 170 二十六 本地狼群与入迁狼群的巅峰之战 / 178 二十七 老狼王复仇,杀死爱妻 / 185 二十八 母狼送回小獒格格 / 192 二十九 可怕的暴风雪又来了 / 199 三十 风雪中遭遇饥肠辘辘的狼群 / 209 第四章 大黑浴血战狼群 三十一 是大黑,真的是大黑 / 220 三十二 我被大黑误伤 / 228 三十三 大黑彻底地发狂了 / 235 三十四 大黑真的很委屈 / 242 三十五 雪谷遇狼 / 250 三十六 最神奇的狼的会议 / 257 三十七 大黑挣断铁链救主人 / 265 三十八 大黑浴血战狼群 / 272 三十九 一只能获得狼群尊重的獒 / 280 四十 再见,大黑 / 291 后记:大黑现在还好吗? / 304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这才是真正的獒 一初遇高贵冷漠的纯种藏獒大黑 我是一名退役特种兵,本想在服役期满后申请再留两年,但是因为身体上的伤痛,不得不提前退役了。走的那天,队里接到上级任务,时间很紧迫,战友们不能来送我。只有黑子——我最要好的铁哥们儿,申请了十分钟的假,来为我送行。其实行李很简单,除了从军营里带走的一点儿留恋,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我像所有要离开部队的兵一样,很惆怅,仿佛世界末日就在眼前,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虽然在很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叫作“家”的地方在等着我。 黑子已经全副武装,脸上涂了花花绿绿的迷彩,右肩上挎着他那把心爱的黑色狙击步枪,左手提着我的行李。黑子总爱把他的枪擦得油光水亮。 我和黑子一样,爱枪如命。我们都是狙击手,都在比武大赛中拿过奖,毫不厚脸皮地说,我们的狙击枪法可以算得上一流。但现在,黑子还可以拥有那份独特的殊荣,而我却要远离这个地方,再也摸不着我心爱的狙击步枪了。我的心在痛! 黑子不愧是铁哥们儿,大大咧咧地拍拍我的肩,说:“别回家了,去我老家逛逛,我保证你会喜欢那个地方,给你介绍个好朋友,女的,也叫黑子!” 黑子是藏族人,后迁居到北京,去年回老家探亲,从青藏高原下来之后,一到部队就和战友们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见闻,还有那只被黑子称为“哥们儿”的狗——确切地讲,不能说是狗,而应该称之为獒。 獒名黑子,母性,她的主人也叫她大黑。黑子说的那个“好朋友,女的”,就是这只母獒。在黑子的心里,这只母獒有着一种朝圣般的神秘感,我现在还无法理解,希望将来会。 “好了,不能再送你了!真舍不得你走!”黑子把包递给我,我接过来,两个人拥抱在一起,互相拍了拍背。黑子的眼里有泪,虽然我看不到,但能感觉到他的手在轻轻地擦拭眼角。 我流不出泪来,只有喉头在动。我亲爱的战友,再见了! 树木快速地从窗外飞过,火车在加速,我的脑子里很乱,想了很多事情,但心却出奇地平静。我默默地盯着窗外,身边拥挤的人群和嘈杂的声音都仿佛被隔在另一个世界。 转车的时候,我站在站台上,忽然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喂……”一声“喂”之后,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只会把最深沉的感情融进那份执拗的固执中。 “是兵兵吗?到哪儿啦?几点下车?我和你爸去接你,对了,吃午饭了吗?带的东西多不多……”母亲永远是唠叨的,充满爱的唠叨让我觉得很愧疚,我更不敢说话,只有静静地听。 父亲在阳台上和王大爷下棋,我听到他在喊:“将军!” “妈……”顿了一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嗯,我在听!”母亲提醒我接着往下说。 “我……我想先不回家,去看一位战友。”我撒了个谎,就当是个善意的谎言吧。我不想让我的家人看到我现在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更不想我的家人为我担心为我操心。 的确,刚从部队里下来,我还不能立刻适应这个喧闹的城市,也许黑子说得对,去他的家乡看看。那里有一个他的好朋友,女的,也叫黑子,或许,那个神圣的、带着神秘感的黑子姑娘可以疗我的伤,疗我无谓的失落和迷茫。 “哦……”母亲有些失望。父亲在电话那边喊:“让他去吧,他已经是个大人了!” 没等母亲拒绝我的提议,我心虚地匆匆挂断了电话。也许,父亲说得更有道理,的确,我是个大人了,可以对自己的~切行为负责了。 黑子的老家在靠近日喀则山区边界的一个小村落里,那个地方的草场并不大,不像西藏北部地区,一望无际的都是草原。居住的人家也不多,我叫不出那个地方的名字,很拗口。黑子说,进了村,听见谁家的獒第一个叫,走进去,就是多吉大叔的家。 草原上的路一马平川,司机知道我是新来的远方客人,车开得并不快,因为怕我有高原反应。在草原上,即使说靠近某个地方,但到达那里也要大半天的时间,草原上计算路程的方式和大城市里没法比。 到了村口,付清剩下的一半车费,我从车上提下那个孤独的旅行包。车子一溜烟地开走了,把孤独的我抛弃在荒凉的大草原上。 这是个看起来似乎有些荒凉的小村落,土砖块,泥巴墙,低矮的房屋,几株老树,埋藏着藏族同胞们最原始的热情和渴望。沉寂,在下午即将斜落的太阳下,一切都变得毫无生机。我开始怀疑黑子的话,在我面前的这个地方,沉默得就像是一座雕塑。提着包,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村落中走去。 “嗷——”一声雄壮而气韵悠长的獒的吼叫声乍然响起。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在部队里这么多年,虽然打造了一副钢铁般的骨骼,练就了一身的胆识,但我还是被这声虎胆龙威般的獒吼声震得哆嗦了一下。 这一声獒吼之后,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獒才跟着吼叫起来,显然,领头吼的獒是村子里这些獒的王,也或者是后,因为我现在还不能确定这只獒是公是母。 按黑子的指示,顺着第一声獒吼的方向寻去,我找到了一座宽大的院落,院门敞开着,一只狮子般雄武的獒正气势汹汹地站在院门之内,面南背北地占据了主位,鄙视着呆立在院门外的我。 在这只目空一切、气势高昂的獒面前,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枪口下的一只猎物,或许这只獒也正像当年的我——从狙击步枪瞄准镜里守望自己的猎物,它正牢牢地盯着我,或者是嘲笑着我。 这只獒竟然没有拴链子,自由得就像是这个家的主人。我后退了两步,重新打量它。 P1-3 书评(媒体评论) 《藏獒笔记》是藏獒的现代生活,在不可避免的悲剧里,浸透着作者与生俱来的悲悯。人与獒共同的生命意识酿造了这部作品。更何况女性写獒,更多一些柔情和细节,更多一些近距离的触摸,不一样的藏獒,不一样的忠猛,不一样的感动。 ——杨志军(著名作家,《藏獒》作者) 《藏獒笔记》的成功秘诀在于,作者不是以猎奇的心去写獒、狼等动物;也不是以猎奇的心去写牧民和草原,而是爱他们,写出动物的通人性之处。 ——何镇邦(著名文学评论家) 《藏獒笔记》是一部具有人文情怀的小说,书中没有漂亮的词汇和生僻的术语,但组成的语句却产生了直达内心的力量,作者在极其淡定的文字技巧中难得地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写实风格以及文本特有的原始感染力,使这部小说超过了任何名利所能承受的范围。 ——贺绍俊(茅盾文学奖评委) 在书里,华文庸以一种客观而冷静、深情而理智的语言生动、准确地刻画出一个充满了智慧和灵性的神秘物种——藏獒的形象,作者以藏獒为中心,展开“我”和其他几位主角的草原生活,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这只藏獒作陪衬的。作品写得生动感人,以写一种特别的兽性——这种生灵先天的忠诚、母爱、高傲、理智和凶猛,显示出了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对万物的关爱。这是一部具有震撼力量的作品! ——刘邦邦(读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藏獒笔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华文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3298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9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7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