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懋庸评传/越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走出管溪(1910—1927)

 第一节 管溪之子

下管的地理与风俗

管溪名人

下管社会

贫苦家庭

 第二节 小学启蒙

徐用宾

徐叔侃

双吉公公

 第三节 少年执教

用宾提携

朦胧情怀

少年心志

知识界的乞丐

 第四节 投身革命

听讲白马湖

结识叶天底

在上虞参加革命

逃亡上海

第二章 上海成名(1927—1937)

 第一节 上海求学

投奔载赓

劳大岁月

仰慕鲁迅

暂别上海

 第二节 临海教书

受聘陆翰文

会见巴金

孤独岁月

建立小家庭

离别临海

 第三节 杂文扬名

著译谋生

一试成名

樊仲云的诱惑

 第四节 结识鲁迅

正式的接触

编辑《新语林》

鲁迅作《<打杂集>序》

出版《文艺群众》

“左联”解散

 第五节 遭鲁痛批

“两个口号”的论争

徐懋庸致信鲁迅

鲁迅之死

 第六节 街头谈文

《街头文谈》

《文艺思潮小史》

《怎样从事文艺修养》

第三章 革命岁月(1937—1949)

 第一节 奔赴延安

辗转鄂湘桂

任教“民族革命大学”

在西安

 第二节 主席定性

初到延安

窑洞恳谈

入党

 第三节 执教抗大

抗大简介

在瓦窑堡反摩擦

与李凡夫的争论

深入敌后

在滕代远领导下工作

与任白戈共事

 第四节 主持太行文联

刘彭点将

贯彻《讲话》精神

与王韦结婚

农民演戏

赵树理的一封信

 第五节 辗转热河

热河文联

转战承德

老郝的故事

首任大学校长

 第六节 亦教亦编

20世纪30年代的编辑工作

《太白》和《芒种》

赴延安后的编辑工作

第四章 运动风云(1949—4958)

 第一节 掌校武大

 第二节 众议纷纭

 第三节 鸣放杂文

 第四节 划为右派

第五章 孤鹜落霞(1958—1977)

 第一节 以古讽今

 第二节 译述西哲

 第三节 晚年磨难

 第四节 研究鲁迅

 第五节 一条电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徐懋庸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提到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绕不开徐懋庸。《徐懋庸评传》依徐懋庸生平,叙述徐懋庸走出管溪(1910—1926)、上海成名(1927—1937)、革命岁月(1938—1949)、运动风云(1949—1957)、孤鹜落霞(1958—1977)的一生,总结了徐懋庸的人生经验、文学创作特色,翻译成就、编辑成就及学术研究成就。本书由李先国著。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走出管溪 (1910-1927) ; 上海成名 (1927-1937) ; 革命岁月 (1937-1949) ; 运动风云 (1949-1958) 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懋庸评传/越文化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先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7033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1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73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