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学生一起成长
内容
编辑推荐

《和学生一起成长》由艾玛著,本书创作要点:

1通过故事的形式来阐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从五个方面反映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成长困惑:自我认知、情感、学业、对于梦想的追求、和家人的关系。

2通过年轻的实习教师,从独特的视角审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中国教育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他们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尝试,敢于坚持梦想,两位年轻的实习教师以教育为理想,相互鼓励着挑战传统的做法。

4书中强调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要赢,提供了“赢”的策略和方法。

5中学里的英语课该怎么上,作业该怎么布置,考试该怎么考,班会课如何经过创新真正对青少年的思想起引导作用?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内容推荐

《和学生一起成长》由艾玛著,主要内容:主人公方菁是Y师大的毕业生,毕业前,她到华天书院实习。华天书院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部,国有民办性质,是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在书院就读的学生大多来自家境富裕的家庭。方菁到华天不久,她的师父因为怀孕需要保胎,请假休息去了,学校领导让方菁暂时接替师父,于是,方菁成了初二八班的临时班主任和英语老师。和方菁同时在华天实习的还有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心理学硕士林晓晗,她们被分配到同一间宿舍。她们两个人变成了亲密的战友,并肩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与学生、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取得了他们的信任。通过贺其颂、吴非、童欣、高雯雯、莫莉、田琦尔等学生在成长中遭遇的问题,两位实习老师提出了“每一个人都要赢”的思想,她们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她们的愿望。

《和学生一起成长》适合教育工作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毕业选择

 1 冲突

 2 心火

第2章 成为一名实习教师

 1 新人

 2 老教师

 3 突击检查

 4 风波

 5 新室友

第3章 突然而至的任务

 1 临时工

 2 格局

 3 挑战

 4 期中考试

 5 家长会

第4章 暴力事件始末

 1 群架

 2 处分

 3 哥们儿

 4 理想

 5 回家

第5章 早恋是危机吗

 1 这是不是爱?

 2 被泄露的秘密

 3 慌乱的家长

 4 故事的结局

 5 新故事

第6章 学习为了什么

 1 什么比学习更重要

 2 时间与爱(一)

 3 时间与爱(二)

 4 时间与爱(三)

 5 不只是为了分数!

第7章 年轻的梦想如何成长

 1 又一个想要离家出走的孩子

 2 你是谁

 3 生命的意义

 4 梦想与选择

 5 海伦-凯勒的故事

第8章 青春期和更年期也可以有友谊

 1 犯了错的大人

 2 父母之间

 3 隔阂

 4 家人

 5 一次特殊的班会课

第9章 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1 节外生枝

 2 真相大白

 3 一路向前

第10章 来自教育的思考

 1 人生感悟

 2 家庭教育那点事

 3 教育与社会

第11章 艾玛教育手记

 1 爱的教育

 2 教育的方向

 3 教与学的奥秘

第12章 写给学生、家长和年轻教师的信

 1 写给青少年学生的信

 2 写给家有叛逆少年家长的信

 3 写给年轻教师的信

后记

试读章节

冲突

我叫方菁,快22岁了,我是Y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大四学生。认识我的人说我是一个快乐的女孩,了解我的人却说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快乐。

我不知道我算是一个快乐的人还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快乐往往发生在过去,而痛苦往往存在于当下。眼前的痛苦在很久之后也许会变成快乐的回忆。

丹丹说我的痛苦来源于我的思想,如果我不那么有思想,我就不会那么痛苦,就像她这样,什么都不想,默默地接受家里的安排,她说这就是快乐,越简单越快乐。

冯丹丹是睡我上铺的姐妹,她来自~座遥远的海岛,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和哥哥都已经成家立业,父母也都年迈了,全家人唯一的指望就是丹丹进入海岛上最好的那所中学去做老师,有了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再找一个有稳定工作的男朋友,如此,丹丹的人生便圆满了,这个大家庭便值得被旁人赞美、羡慕。

可是,张翼凌不这么认为。她会反问丹丹:“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好不容易活一回,为什么要让别人替你的人生做安排?呵呵。”

张翼凌最拿手的是这“呵呵”,它是笑声,又不像,她的“呵呵”似乎来自于她的丹田,那么强大有力,使你都不好意思对她说的话有一丝半点的质疑。听到“呵呵”的人都会不寒而栗,头皮发麻。

整个寝室里敢对张翼凌提出质疑的是郭佳。郭佳是寝室长,她跟在张翼凌的“呵呵,,后来一句:“家人也都是为你好,换作是别人,谁吃饱了撑的,替你的人生作安排?有人替你作安排,这是幸福,好不好?”

郭佳说话很缓,柔柔的,很有小女人的架势,虽然张翼凌是班长,是学生会副主席,但面对郭佳,也许是她不屑与小人物费口舌,也许她有自知之明,不愿意在人前输了口水仗,丢了面子,所以,干脆,她再接着一声“呵呵”就算是结束了这一场论战。

平时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钱芬这时候却保持了安静。钱芬,她的名字很女性化,但她的形象和性格却是完全的假小子类型。丹丹对我说,别看钱芬平时是一个很乐呵的人,其实她的压力很大,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念初中,全家人都指望着她快点毕业挣钱,补贴家用。家里没有人能够帮她找工作,一切都得靠她自己。

沉默的钱芬并不是没有事情做,她左右环顾,打探各人的表情和神色,迅速地摸清了战况,及时地出面打了圆场:“哎呀呀,你们吵什么吵?都快被你们吵死了,谁来安排还不都一样?能进好学校,找到好男朋友才是硬道理,你说是不是,老婆?”

钱芬的老婆是刘恬,钱芬爱闹腾,刘恬却是非常安静的一个人,从我的角度看过去,这个时候,她正盘腿坐在床上,一边戴着耳塞听Walkman,一边看书。钱芬呼唤了刘恬几次,刘恬都没有听到,钱芬锲而不舍地呼唤刘恬:“老婆,老婆!……你们看,我老婆又在用功了,咳,真是一个淡定女!”

刘恬很用功,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她就很用功,她不和旁人往来,就连一个寝室住了四年的我们,对她的了解也很少,只知道她的家境很好,她是作为特长生,换一个角度来说,她的高考成绩未达到录取分数线,换了一种形式进了大学。刘恬不服输,我们都读到了她勤奋学习背后的潜台词:“我不会比你们差!”每年,她都能拿到奖学金,在那一刻,我们能够看到她脸上流露出来的满足的笑容。

本来是一个很严肃的哲学的命题——快乐与痛苦,可是,在6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的寝室里,它却变成了现实的人生道路的选择。

丹丹的家人早就出动了全部的力量,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资源,终于为丹丹在海岛上最好的那所中学谋得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不出意外,毕业后,她就可以进入那所学校做老师。

张翼凌想要留校,最近她除了积极地跑老师办公室,还买回来一堆公务员考试资料,看来她是在为自己的未来作多重准备。她是一个叱咤风云式的人物,大家认为,如果她如愿以偿留校从事学生工作,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新闻,但大家都觉得这份好差事如果让她拿去了,还真不咋样。她这四年的努力,不就是为这个吗?当然,她也有竞争对手。据说,他们暗自较着劲。怪不得张翼凌最近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郭佳也准备回家乡的中学,她的目标是她念初中的母校,那所学校的校长是她高中同学的父亲,同学的父亲已经口头答应给她实习的机会,毕业后,也会收她。但郭佳还不敢大肆宣扬这件事情,她总说:“八字还没一撇呢!”

真正八字没一撇的人是钱芬,她不打算回老家,那里太偏僻,又太穷了。每有各地教育局和学校来招聘,她都会认认真真地端着自己的简历去应聘。除了递上简历,在现场接受面试,她还会被通知去学校试讲或者是说课。钱芬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同时,她也开始变得严谨和细致,如果旁人开她一个玩笑,她可能会发火。

刘恬是名不虚传的淡定姐,每天,她照常戴着耳塞看书,但凡别人问起工作的事情,她都会嘿嘿一笑说:“还早着呢!”虽然她嘴巴上是这样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她的家人也早就在张罗这件事情了,她的爸爸有能耐让她破格上大学,也一定有能耐安排她进一所好学校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谁,都一致地对我摇起了头。

“疯了吧你?”

“真疯了!”

所有的人里面,冯丹丹是最了解我的人,但这个时候,她也不支持我的选择。

“你父母同意吗?”

“不啊,怎么能同意?!”

“难道你不知道我们不服从分配,不去做老师,我们要赔教育局一笔培养费?”

“丹丹,我也还没有想清楚,我就是不喜欢做老师,为什么非得去做老师呢?”

“你呀,还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你有这么多的想法,你安分一些,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可是,我现在真得知道我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呀!我为什么非得去做一项我不喜欢的工作?”

“方菁,我没办法理解你。虽然我很欣赏你,你很有能力,也很有才华,你对人也热情、友好,但我没法认同你的选择。”

我正和家里僵持着,我父母当然不答应我放弃即将到手的铁饭碗。

“你不去做老师,这四年的书不是白读了吗?!”妈妈的嗓门很高,显然,理由也很充分。

“高考志愿是你们填的,不是我自己的意愿,我不喜欢做老师!”似乎,我的理由更充分。

P10-12

序言

这是我第一次回到教师的位置,以教师的视角来写校园的教育故事。我从教已十年,期间的经历丰富而充实,从教语文到教英语,从校园内到校园外,从小学、中学,延伸到幼儿园和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人成长的奥秘,这样的事业让我自己得到成长,受益匪浅。

这本书几乎是一气呵成的,书里的方菁是十年前我自己的缩影,同时,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是我这十年的凝聚。方菁也仿佛是我的一位朋友,她年轻、充满活力,她让我感到温暖,激励我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继续前行。书里的另一位人物林晓晗是和方菁一样年轻、勇敢、执着,同时充满智慧的老师,她既是方菁的好朋友,又是“战友”,两位实习老师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具有“创造力”的教育。一个人太孤单,两个人一起走,相互鼓励和照应,会好一些。这是我一个罗曼蒂克的愿望,也是我内心的一个期待——希望有一个年轻的、具有创造勇气和智慧的教师群体出现!

我觉得成人和孩子最大的区别是,成人对自己的约束更大,你总会发现当一个成人要做出选择时,常常会有许多的顾虑,容易瞻前顾后。而孩子对自己的约束相对就小,孩子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几乎不会考虑太多行动之后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教育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改变。但反过来,成人自身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成长型的老师或者家长更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我一直在为家长和老师写作的原因:我希望我们成人也都意识到成长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我找到了自己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经营的事业,我“呼唤”更多的年轻老师建立对教育的思考,实现自我的成长!

希望大家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和我一样,得到前行的勇气。中国的教育需要你和我来思考、行动,加油!

后记

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期间,按照原定计划,我暂时离开讲台,进行文字的创作。而文字的创作对于我来说,和讲课一样,充满吸引力,这两项工作都能使我进入“无我”之境,与灵魂进行对话。

写作和讲课的道理差不多,讲课是我直接面对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而写作是我通过文字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它们都是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是精神上的互动和彼此影响。

其实,我创作的文字在创作时属于我,在创作结束之后,它们便属于读者。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家长和老师一起来思考我们要理解青少年学生什么?怎样才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理解他们?不理解他们会有怎样的后果?同时,我也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孩子,建立和父母、老师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感谢大家阅读这本书,感谢养育我、支持我的父亲和母亲,感谢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感谢我的朋友们!

艾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学生一起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0646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7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0
17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