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内容
编辑推荐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孙玉梅的《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将帮助你:

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他的内心;

认识幼儿心理发展曲线,引导他的成长;

学习符合儿童心理学的教养方法,科学育儿;

借鉴成长心理学方法,纠正孩子的成长偏差。

内容推荐

父母如何才能懂点孩子心理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点书,多读点有关于孩子心理学方面的书。但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孩子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太艰涩了,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读者来说,难以理解和领悟。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书。

与第一部相比,孙玉梅的《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更侧重于对孩子尚未定型的不良品质的解析。是从日常生活中,孩子表现出的一些性格弱点入手,分析孩子不良的性格缺陷,并加以干预。如胆小、害羞、敏感、嫉妒心强、性格孤僻、不合群、自卑、懒散、娇气等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来到这个世界,在3岁时,性格已经形成了80%,到8岁时,孩子的性格基本就定型了。本书旨在指导那些想要帮助孩子纠正性格缺陷的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之前,加以引导和改变,弥补缺陷,固化优势,使孩子能够更加健康成长。

做轻松的父母,培育个性卓越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梦想。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梦想,就从《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开始吧!马上开始,从“心”出发,不要犹豫!相信只要你坚持长时间的阅读,你就能读懂自己的孩子,从而能轻松自如地引导孩子,步入健康成长之旅。

目录

Part 1 孩子变成了胆小鬼!

宝宝安全感测试

1.一见虫子就害怕——胆小的背后有什么

2.一见水就怕——如何引导不敢尝试型孩子?

3.不敢一个人去洗手间——合理引导刺激型胆小的孩子

4.马桶会把自己抽走吗?——消除孩子的想象型惧怕心理

5.一紧张就吃手——消除孩子的不安感

6.一上幼儿园就哭——是分离焦虑还是安全感差

7.一考试就怯场——帮助孩子走出詹森效应怪圈

Part 2 让害羞宝宝大方起来

宝宝害羞度测试

1.不敢当众表演——深解害羞心理

2.人多时总黏着妈妈——如何引导内向宝宝社交

3.奇奇喜欢躲在妈妈背后——帮助认生宝宝

4.一出门就退缩——让孩子“大方”起来

5.家里来客人就躲——孩子怯于见人,怎么引导?

6.怕哥哥姐姐的成成——帮孩子远离“怕大”心理

Part 3 家有敏感儿

宝宝敏感度测试

1.别人一碰,思思就哭——如何引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

2.彬彬总是看人脸色行事——合理引导情绪敏感宝宝

3.闹闹总担心门没关好——怎样引导杞人忧天型孩子

4.疑神疑鬼的晴晴——孩子太警觉,父母怎样引导?

5.娇娇总担心他人说坏话——如何对待猜疑型宝宝

6.小小受到刺激后多疑——如何帮助刺激型多疑的孩子

Part 4 引导家中的“忌妒王

宝宝忌妒心理测试

1.妈妈一抱别人,奇奇就闹——消除孩子的霸道型忌妒

2.杰米总爱吃妹妹的醋——孩子爱吃醋,父母怎样引导?

3.谁也不能吃我的好吃的——引导自私型忌妒宝宝

4.见不得别人好的超超——带领孩子走出酸葡萄心理

5.多多总是不懂装懂——孩子爱逞能,父母怎样引导?

6.凡事总争“第一”——如何对待好胜心强的孩子

Part 5 我的孩子不合群!

宝宝孤僻度测试

1.爱蹲角落的丹丹——孩子不合群,父母怎么帮她

2.一出门就不说话——警惕孩子的选择性缄默症

3.铭轩喜欢一个人玩——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4.娜娜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纠正孩子的自闭型孤僻

5.邹唐觉得同伴幼稚——帮孩子克服狂傲心理

6.彬彬总欺负小妹妹——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7.别人玩时总捣乱——合理引导孩子的捣乱行为

8.一点小事就打架——引导冲突型宝宝

Part 6 帮助自卑的“丑小鸭”

宝宝自信度测试

1.凌萱喜欢说“不行”——警惕幼儿自我不认同

2.芝芝是“丑小鸭”——警惕换牙期自卑心理

3.自暴自弃的默默——帮孩子走出习得性自暴自弃

4.乐乐总嫌自己胖——帮孩子远离缺陷型自卑

5.一批评就自卑——警惕孩子在批评中失去自信

6.上课有问题不敢举手——合理引导胆小型自卑宝宝

7.拼命掩盖缺点的苗苗——巧用“甜柠檬”效应提高自信

Part 7 家有懒宝宝

宝宝懒散度测试

1.玲玲起床总磨蹭——纠正宝宝的慢性子

2.半个小时写两个字——孩子没时间观念,如何引导

3.找不到作业本的莹莹——怎样帮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4.虎子的房间像狗窝——如何帮孩子养成生活好习惯

5.露露从不自己洗脚——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6.从不帮妈妈择菜——家有懒宝宝,父母如何从“心”引导

7.女儿是个“马大哈”——粗心的孩子如何教

Part 8 娇气宝宝如何教?

宝宝坚强度测试

1.输了就哭的蒙蒙——孩子输不起,父母如何引导?

2.承受不住批评的月月——帮孩子走出蛋壳心理

3.受不得半点委屈的苗苗——冷处理提高孩子耐挫力

4.遇到困难就哭的奇奇——孩子太娇气,如何引导

5.“爱哭鬼”磊磊——让溺爱型娇宝宝坚强起来

6.薇薇太“乖”了——引导孩子走出奴性心理

试读章节

2.人多时总黏着妈妈

——如何引导内向宝宝社交

春天到了,妞妞妈妈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植物园游玩。几个朋友都是当妈妈的人了,去植物园游玩当然要带着孩子,或者说为了让孩子开心。

“妈妈,我们周末真的去植物园?”

“是的!”

“我要去植物园了,去植物园了!”

一听说周末的时候能够去植物园玩,妞妞高兴得跳了起来。周末还没到,就早早地问爸爸妈妈:“我要带些什么东西?”在得到回答之后,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一会儿的工夫又跑过来问:“妈妈,在植物园我能看到小蜜蜂采花蜜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得让妈妈不免有些烦躁,但想到这是孩子兴奋的表现,便耐着性子一一回答。

终于,周末到了。

早晨,妞妞背着一个装着零食、水、小人书的小书包,和妈妈一起出发了。一路上,妞妞还在不停地问:“妈妈,你的袋子重不重,要不要我帮忙?”妞妞懂事的样子惹得周围人纷纷羡慕妞妞妈妈有福气,女儿这么小,就已经是一个贴心的小棉袄了。

到了植物园门口,妞妞妈妈的同事也都先后带着孩子来了。

几家会合后,场面就变得热闹起来。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很快就打成了一片,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交换”着玩,甚至开始模仿电视节目中超人的样子,向对方“宣战”。就在这一团乱的时候,妞妞妈妈却发现,妞妞竞然站在自己身边,并没有加入到这场“战斗”之中。

“妞妞,怎么不去和小伙伴玩呢?”妞妞妈妈问她。

妞妞摇了摇头,拉着妈妈的手,使劲地把她往人少的地方拽:“妈妈,我们到那边去玩。”

“为什么啊?和这些阿姨待在一起多好啊?还有这么多小朋友,你不是要去看小蜜蜂采花蜜吗?你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啊。”妞妞妈妈鼓励着。妞妞却嘟着嘴,一声不吭,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不管谁劝她,她都不愿意去。

一天下来,她几乎一直拽着妈妈的手不放。即便妈妈上厕所,妞妞也都会跟进去。其间有一回,她在旁边看牡丹花,转头却没看到妈妈,便放声大哭起来,任凭那些阿姨怎么哄都不行,直到妈妈回来才止住哭泣,紧拽妈妈的手,一刻都不放下。

现在,妞妞的妈妈很纠结:妞妞这是害羞吗?我该如何让害羞的妞妞懂得交际、和小伙伴自然地融在一起呢?案例深度解析

妞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她个性比较内向,一见生人或一去人多的场合就害羞。

通常,性格内向或胆小的人都比较害羞。与外向型的孩子相比,他们更易受“环境效应”的影响。什么是“环境效应”呢?所谓“环境效应”,就是对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差,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如果处在和自己记,忆中相同或者类似的环境之下,内心的愉悦、记忆能力、潜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如果处在和记忆中不同的环境之下,就会变得不安、扭捏、思维能力下降。

对于像妞妞这种有些内向、认生的孩子来说,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到人多的场合,或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就喜欢黏着自己的家人。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在受到“环境效应”影响的时候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1)与父母气质有关。

气质是孩子3岁前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是从父母身上遗传来的,终生难以根本改变。如父母中一个内向,孩子就比较内向、文静。而胆小内向的孩子多害羞、与世无争,但这样的孩子比较怕人多的场合或不熟悉的环境。

(2)缺少人际交往的心理历练。

如果孩子本来就内向,又很少有机会到人多或陌生的场合,必然一到一个陌生环境就紧张、不安,具体表现为见人说话脸红,甚至向父母后边躲藏。当然,也有的孩子会紧黏着父母,一步不离。

(3)消极思维模式效应。

一般外向型的孩子行事前不会考虑太多。但内向型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会瞻前顾后,考虑很多,而且考虑问题比较悲观、消极。换言之,就是思维模式比较消极。如,一到人多的场合,内向的孩子会这么想:“人这么多,我说什么好?如果我说错话了,大家都会取笑我!”正是消极思维模式的效应,让内向型的孩子不敢说不敢做,甚至有些退缩行为。

(4)受环境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的孩子从3个月之后就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反馈意识。这里的环境包括周围的人、物品、声音、光线等因素。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母亲不在身边,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环境的改变,都有可能给他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困惑。心理学家支招

对于婴幼儿,特别是3到8岁的孩子来说,害羞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表现,如,害羞的孩子怕去陌生场合,一见生人就表现得非常拘谨。

你家中有害羞的孩子吗?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内向,而且过分害羞,你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因为孩子过分害羞,会妨碍孩子正常社会交往的发展能力,此外,还会让孩子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不利于孩子的个性成长。

家有害羞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改造呢?

……

P47-49

序言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可能就是“父母”这个职业了。而且这个职业没有任何岗位培训,没有操作指南,甚至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同时,这个职业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在零经验的条件下做到零失败,谈何容易?

但是不管这个工作怎么难,我相信任何一个父亲、母亲还是会竭尽自己所能避免陷入教育的误区,避免弯路和歧途。这正是‘‘父母’’这个职业的伟大之处。

没有经验,那就后天来补。

怎么补呢?

不要过多依靠“虎妈”或者“羊爸”的教子经验。因为每个孩子天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注定他们要走与众不同的成长路线。“虎妈”靠“虎”成功了,但不等于你的孩子也会吃你的那套“虎”做法。

那么怎么补呢?

还是回归到经过几百年积淀过的,经过无数心理学家论证并不断完善的儿童心理学和成长心理学上来。尽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他们的成长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们身上错综复杂的一些表象后面,还是隐藏着一些同样的问题。了解这些规律,你就能预测到孩子即将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可能会因为成长而出现的问题;了解孩子各种“不乖’’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有助于你了解哪些行为是成长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干预。

零经验的父母需要一把“知心”的钥匙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要懂点孩子心理学。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可以说,不懂孩子每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就不能进入孩子内心。不懂心理学,就不能打造孩子良好个性。

父母如何才能懂点孩子心理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点书,多读点有关于孩子心理学方面的书。但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孩子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太艰涩了,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读者来说,难以理解和领悟。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书。

与第一部相比,本书更侧重于对孩子尚未定型的不良品质的解析。是从日常生活中,孩子表现出的一些性格弱点入手,分析孩子不良的性格缺陷,并加以干预。如胆小、害羞、敏感、嫉妒心强、性格孤僻、不合群、自卑、懒散、娇气等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来到这个世界,在3岁时,性格已经形成了80%,到8岁时,孩子的性格基本就定型了。本书旨在指导那些想要帮助孩子纠正性格缺陷的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之前,加以引导和改变,弥补缺陷,固化优势,使孩子能够更加健康成长。

做轻松的父母,培育个性卓越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梦想。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梦想,就从《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开始吧!马上开始,从“心”出发,不要犹豫!相信只要你坚持长时间的阅读,你就能读懂自己的孩子,从而能轻松自如地引导孩子,步入健康成长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玉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54946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