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
内容
编辑推荐

陈万里在科学技术与企业管理等专业领域勤奋耕耘、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同时,还不忘以他教育培养其女阿亮和部分受托孩子的亲身实践体会,写出了“育儿经”,实属难能可贵。他在书中谈到的有关帮助孩子考取大学、攻读研究生和择业的理念、做法,如:中西教育思想合璧,说服为王;孩子长处与兴趣就是其最好的发展方向,从孩子长处、兴趣出发做成最好,不必非要“读研”;与孩子平等交流,特别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更要如此;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或事业而忽视对子女学业上的指导帮助。并在《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的最后一章归纳出了“16个家庭教育观点”与读者们分享,这是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

内容推荐

陈万里,一位初中二年文化底子的知识青年父亲,几十年来坚持业余充电,使自己成长为大学的管理者、教授和博士。与此同时,经过和颜悦色,言传身教,甚至面红耳赤的“PK”,协助中等生女儿成为名校博士研究生。作者以自已的亲身经历为例,坦诚地说明了父母之间关于“家教观点”的碰撞、矛盾和后果,对家庭子女造成的影响和隐患。

陈万里教授还通过自己帮助14个孩子成长的真实案例,揭示了劣迹孩子、中等生、尖子生多种类型学生的成长经验。书中归纳的“16个家庭教育观点”,解答了家长们极为关注的诸多现实问题。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不仅是陈教授教育自己子女的“个案”,更是有幸参与其他几十个家庭教育的“通案”。鲜活的案例,睿智的见解,使得《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不同于其他育儿图书。阅读《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读者不但能了解到科学育儿的方法,更可直接借鉴众多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获得崭新的收获。

目录

第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

 1.为什么要写这本“育儿经”? /3

 2.父母和孩子不可相互替代,要活出各自的精彩/4

 3.请允许我们维护家庭和亲友们的隐私/7

 4.一个普通的中等生——我们的“第三个”孩子/7

 5.阿亮妈、阿亮和我——城市中普通的一家/9

 6.回顾我们的父母及其教育态度/10

 7.见样学样,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痕迹/13

第二章 阿亮的童年、中小学

 1.阿亮的童年生活/19

 2.北方城市小学里的中等生/23

 3.没有效果的文化补习班/28

 4.为止住成绩下滑趋势,换一个学习环境/30

 5.坎坷的千里求学路/34

第三章 孩子的大学与考取硕士研究生

 1.高考志愿——一个让人纠结的难题/41

 2.喜出望外考取北京著名大学/42

 3.家长引导上进和考研“颇费心机” /50

 4.历经磨难考取某著名大学硕士生/58

 5.考研目标达到,如何保持学习劲头/62

 6.辅助阿亮甄别和选择未来职业/66

第四章 参加工作后再考博士研究生

 1.参加工作后,适时引导再考博/71

 2.数次考博失败,激起斗志终成功/72

 3.在职读博困难多又添思想波动/74

 4.顺利完成博士课程和准备开题报告/77

 5.人生道路女儿和我一路PK,一路前行/79

 6.孩子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时我随时出手/81

第五章 协助14个孩子上进的真实故事

 1.孩子长处与兴趣就是其最好的发展方向/86

 2.我们最关心的应当是子女的哪方面? /86

 3.不盲目攀比,只要孩子做到自己的最好/89

 4.孩子的学习需要科学引导/94

 5.走过弯路的孩子教育得当,一样可以成功/97

 6.协助孩子度过危险期,一切就都“透亮了” /102

 7.表现平平的子女打法正确,同样能找到心仪职业/105

 8.优秀的孩子高考不顺,可以曲线发展/109

 9.年轻人有好位置,也要尽早设计职业发展道路/115

 10.儿女向往的职业,父母要因势利导多支持/117

 11.孩子的决心,父母要鼓励坚持并化为实际行动/120

 12.端着铁饭碗,也要防备饭碗“过性”的那一天/125

 13.学历提升,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 /128

 14.有学历和没学历就是不一样,这是事实/136

第六章 分享商榷——16个家庭教育观点

 1.子女成功,有不同的解释和含义/141

 2.平民家庭照样可以培养出杰出后代/144

 3.别指望你的孩子成为精英,中等智力是大多数/147

 4.家长的作用如何体现? /149

 5.父母要学点教育知识/152

 6.如何探索孩子的长处与兴趣? /155

 7.为孩子寻找学习的导师,以补父母之短/157

 8.对长大了的孩子,父母不是良师至少也是益友/161

 9.较理想的“父母搭档”——一个黑脸,一个红脸/164

 10.注意孩子教育的阶段性问题——虎妈、狼爸、兔爸/165

 11.家庭教育的客观作用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168

 12.孩子是需要打磨的玉石,不可当成“玩偶” /170

 13.溺爱子女与加害子女没有区别/172

 14.“搂草打兔子”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174

 15.对于父母全职培养子女特殊技能怎么看? /175

 16.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追求的目标/178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为什么要写这本“育儿经”?

尽管有便捷的网上购书方式,我上街还是最爱逛书店,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

曾经去都江堰新华文轩书店购书,一位女店员得知我在大学教书,很恳切地介绍起她已经读大学三年级女儿的情况:孩子一表人才,学习努力,英语考过了六级,还人了党……而她和从事一般工作的丈夫没有多少文化,收入比较微薄,因此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祈盼,盼望女儿将来有出息,他们也老有所依了。我猜到了这个母亲的心思,希望我这个读书人能够“指点迷津”,就主动对针对孩子的优势,提出了考研和争取应聘世界500强企业等建议。她很感激,热情邀请我以后找时间喝茶,当面再给女儿讲讲。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做父母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的。

这件事又促动了我“那桩未了的心事”——为社会上的为人父母,也包括上辈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写本育儿经。

2011年底,我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新安了家,同事和朋友来访,为我书房的藏书量和布置所震撼;一些人提出要带儿女来参观,让小孩体验体验。我何尝不理解他们的心情呢?希望用最正确的方式教育下一代,盼着子女多学知识、走正路。

回顾走过的生活历程,不少亲戚、同事和朋友了解我浅薄的初中二年文化基础,却又看到我勤学不怠。在技术职称方面,直至获得教授和教授级高工两个正高级职称。在学术学位方面,先参加了教育系统工程研究生班的攻读,后又继续学习,获得了系统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尤其是在获得正高职称后,亲戚朋友都好心劝阻“什么都够了,该享受享受了”的情况下,再次执著爬坡,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攻读下经济学博士学位。

还有我的女儿成绩并不很出众,可一年年不知不觉也读到博士生二年级了。他们诧异之余,更多的是想知道我究竟用何种方法,把一名中下等生培养成国家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呢?培养孩子从小到大,用学术点儿的话来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每当别人咨询我的时候,我都不得不就谈厌了的话题继续聊,很累心;但对方却“刨根问底,兴趣盎然”,可我是“相当的无奈”。

真希望撰写一本书,给大家做育儿的参考。但仅仅是参考,因为社会上的育儿经林林总总、百家争鸣,实在是不少了;我写的内容,只能让读者自己鉴别良莠和取舍了。

我本人进人职场至今,已经在多种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自觉到了该著书立说的时候。现在已经完成了一本经济学专著,接着还想撰写几部子女教育的书籍,这就是我关注“育儿经”的原因。

2.父母和孩子不可相互替代,要活出各自的精彩

据我观察,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1)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父母对子女疏于教育,甚至根本就不管,把父母的教育责任转嫁于幼儿园或者学校。

(2)具有教育的愿望,但存在文化水平等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没能力管。

(3)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教育子女,个人发展和孩子发展两不误。

(4)放弃父母的发展,以教育、照顾孩子为自己的职业。

第一种肯定是不正确的,幼儿园和学校教育有其特定的责任与范围,代替不了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种是相当一部分家长所面临的现实。可以经过借用“外脑”,即通过寻找或聘请学习教师,说白了其实是寻找“人生导师”来解决。

第四种可能是我们中国人的创造,为孩子“完全牺牲自己”。我国有些特殊行当的年轻精英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众所周知,在文艺界、体育界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走的就是这条路。这样的父母,把全家的喜怒哀乐甚至未来,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这种培养方式我不敢尝试,风险实在是太大;如果子女理想没能实现,则家庭的未来也全都丧失。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买彩票,中彩的人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得承认,中彩的吸引力实在是太诱人了,穷人一夜间就改变命运成为富翁。

我比较看好第三种做法,父母在做好自己事业的同时,还要尽到父母的责任——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笔者是个不信来世只信今生的人,不论你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大自然所给予的生命只有一次,宝贵的生命是属于各自的,不可以也不应当相互替代,要各自珍惜生命的这一次,尽情品味,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每个成年男女也应当对把自己由儿童培养成成人的社会,进行回馈和做出贡献。全职教育子女不应代替这种回馈和贡献。

P3-5

序言

陈万里同志近日给我发来了他的书稿,希望我能够写几句话作为序。非常高兴老同学把他的新作在出版前让我先睹为快,但要作序,实在不敢当,只能是把我读了该书的一点体会与读者们分享。

我和陈万里是1987年在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上海机械学院教育系统工程硕士班相识并成为同学的。二十多年来,我们尽管不在一地工作,但经常往来交流。我感受到他是个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追求新知、敬业创新的学者,也是个真诚热情、乐于助人的朋友。

陈万里在科学技术与企业管理等专业领域勤奋耕耘、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同时,还不忘以他教育培养其女阿亮和部分受托孩子的亲身实践体会,写出了“育儿经”,实属难能可贵。他在书中谈到的有关帮助孩子考取大学、攻读研究生和择业的理念、做法,如:中西教育思想合璧,说服为王;孩子长处与兴趣就是其最好的发展方向,从孩子长处、兴趣出发做成最好,不必非要“读研”;与孩子平等交流,特别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更要如此;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或事业而忽视对子女学业上的指导帮助。并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归纳出了“16个家庭教育观点”与读者们分享,这是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

读了这本《育儿经》,感到书中所讲的育儿理念、做法以及家庭教育观点,无论是作为父母教育儿女,还是爷爷奶奶教育孙子、孙女,或多或少总会有某些启发。作为家长,千万不能把学历、学位层次的高低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千万不能因此而忽视让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科学育儿没有绝对的最好方法,只有更好、更合适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合你的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别人有效的做法,只能借鉴参考。因为人不是机器,个人的性格禀赋有着较大差异。有些形象思维强,更适合于在文学艺术方面发展,有些逻辑思维强,更适合于在理工领域发展。这就像有一颗玉石毛料,只有请设计和雕刻大师按照玉石毛料的质地、品相和颜色、形状等,精心设计雕刻出最适合该玉石毛料的作品,才能挖掘出它的最大价值和效用。如果你不考虑玉石毛料的特性,一定要按照你的标准要求加工成某种东西,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同类中最好的,甚至是下等品。所以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关键之关键。兴趣乃自觉学习之根本动力。

我在大学工作期间每年都要遇到按照父母标准强迫报考志愿的大学生,入学后往往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成绩平平,甚至多门功课不及格,总有几个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课程学分累计达到学校规定后被退学。我记得有一个来自北京的学生,他入学后各门功课都很差,辅导员老师反复做工作,效果不明显,一学年下来只有两门课及格。我在与他谈话时了解到,他喜欢文科,但父母一定要他学计算机专业,可是他却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学不进去,希望学校把他作退学处理后再报考自己理想的专业。我与其父亲通过电话做了沟通。该学生退学后第二年考取了他愿意学习的文科专业。这也恰好是对陈万里在书中提出的某些理念、观点的最好印证,也期待着本书能对望子成龙的读者有所启迪。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

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

吕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万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3594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