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2流浪奇遇)
内容
编辑推荐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2流浪奇遇)》编著者霞子。

一只有个性的小蚂蚁安特儿,它先是策划当公主,后又闹着当兵,最终还是当了一名工蚁,可是不久,它就被猛蚁带走了,从此过上了流浪生活……后来,在形形色色的蚂蚁大世界中又发生了哪些神奇有趣的故事呢?……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是一套集“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十分难得的优秀原创科学童话系列丛书。

内容推荐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2流浪奇遇)》编著者霞子。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2流浪奇遇)》内容提要:森林边,一座小院的后花园里,有两只蚂蚁边走边聊天。

它们不是朋友,而是一只老猛蚁错把前来抢水的安特儿当成自家的孩子,正领着回巢呢。

安特儿为了探知“储蜜罐”的秘密不想立刻逃走,不料被悍蚁抢去当奴隶。在悍蚁家,安特儿巧遇从小被抢来的工蚁栗子头,带着它一起逃出来。

流浪寻家的路充满艰险。安特儿和栗子头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的蚂蚁家族,有会织叶造大厦的、有会种蘑菇的、有会放牧的……它们不仅大开眼界,还学会了很多本领。在跟随行军蚁组成的蚂蚁球逃离火海时,栗子头失去了性命。满怀忧伤的安特儿坚定地继续踏上回家的路。

可此时家中正遭受变故,全家面临灭绝的危机。母后临终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秘密:安特儿的真实身份是公主。在大管家安琪姐姐的带领下,全家翘首期盼安特儿早日归来。

作品立意积极进取,语言通俗幽默,情节生动有趣,是一部十分难得的优秀科学童话故事。

目录

怪诞的家规

储蜜罐的秘密

不反抗的奴隶

轻歌曼舞的织叶娘

神奇的园艺师

勇斗大松鸡

坐着大鸟回家

游牧民族

长生不老药

走进农家

围猎生涯

飞跃火海的蚂蚁球

翘首盼归

后记

试读章节

“旦旦?”老猛蚁说。

“嘿嘿嘿嘿。”

安特儿忍不住笑了,心想,好难听的名字,粗老笨重没文化,嘁!

“怎么样?我一猜就准!你小的时候我还喂过你呢。”老猛蚁高兴了。

“是的是的,你老人家最疼我了。”

安特儿心中暗笑,还使劲儿往老猛蚁身上磨蹭,好像撒娇似的。其实它是想往自己身上蹭些老猛蚁的气味。

“可爱的孩子,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老猛蚁爱惜地用触角抚摩着安特儿,乐呵呵地说。

“我长得个子小,它们总欺负我。”安特儿在安氏家族算高大的,可在猛蚁家不过是个小地丁,谁都打不过。安特儿想利用老猛蚁来保护自己。

“别怕,有我呢。”

看来老猛蚁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说话很有底气。

穿过一片草地就到了猛蚁的洞口。

卫兵用触角向老猛蚁问好,安特儿却被挡在外面。卫兵

“它是谁?”

“它是旦旦呀,刚洗过澡。”老猛蚁说,“让它进来吧。”

卫兵半信半疑地绕着安特儿闻了又闻,没闻出异味,只得闪开身眼瞪着安特儿进去了。

安特儿心中暗喜,自己这么顺利就进入了猛蚁的家,再在窝里混一阵子,身上染上更多猛蚁家的味道,便没有谁再怀疑它了。

“到家了,我得歇会儿,你去玩儿吧。”

老猛蚁说着进入一个房间打瞌睡去了。

安特儿立刻四下瞧看起来,东张西望,像个观察员在视察。它看见一个通道,想过去瞧瞧,一个卫兵挡住了去路:

“不许到一等公民区。”

咦,什么是一等公民?安特儿听不懂,也不敢问。

一只小猛蚁走在前面,安特儿想追上去打听一下。忽然,迎面走来一只粗壮的大猛蚁,走到小猛蚁身边,冲着小猛蚁使劲甩动触角拍打起来,活像天桥耍把式的。小猛蚁也不反抗,而是赶紧抿着触角匍匐到地上。大猛蚁用脚踩住小猛蚁,跺了两下,才得意地走开。

安特儿好生奇怪,心想,为什么大猛蚁欺负小猛蚁呀?我们安氏家族的蚂蚁和和睦睦平等相处,从不这样。可那个小猛蚁为什么不反抗呢,像个受气包?

大猛蚁朝安特儿走来,照样对着安特儿挥舞着触角,呼呼生风。安特儿可不吃这一套,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抡起触角冲着大猛蚁一通胡抡。大猛蚁愣了一下,好像被激怒了,举鞭就打,“噼啪噼啪噼噼啪……”触角像钢鞭一样抽打在安特儿身上。安特儿被打蒙了,接连后退了几步,不禁火冒三丈。它心想,难道它发现了我是外来蚂蚁?不然凭什么无缘无故打人?想到这里,它怒扬“钢鞭”,“噼啪噼啪噼噼啪……”也朝对方打去。奇怪的是,大猛蚁也不恼,安特儿打过来,它收起触角老老实实挨打。可等安特儿一阵风雨过去,它又举鞭打过来。

安特儿十分纳闷儿:这算什么,既不像打仗,又不像闹着玩儿。不管怎么着,反正不能吃亏。只要大猛蚁打安特儿,安特儿就回它一轮。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二十多个回合,累得安特儿直喘,也不肯吃半分亏。忽然,大猛蚁“咯噔”一下停住了,非常友好地对安特儿说:

“我们平等了,握个手吧。”

安特儿稀里糊涂地跟大猛蚁碰了碰触角,大猛蚁满意地走了。安特儿心想,这是什么礼节呢,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P2-P4

序言

久违了,优秀的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是童话的重要分支。曾几何时,我国的科学童话灿若雏菊,盛如夏花。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

科学童话是帮助孩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学形式,对开启童年心智、打开广阔的想象力空间很有益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本应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可惜,如今在茫茫的书海中,让孩子们爱看且有教益的优秀科学童话作品却并不多见了。

可喜的是,前几年我社从茫茫万千的自然来稿中发现了一部有趣而又有益的长篇知识童话——《酷蚁安特儿》,经过数年的精心策划、创作、打磨和推广,已形成一套总计70多万字的长篇科学童话——《蚂蚁王国童话系列》四部曲。现在,我们又根据读者的强烈要求,在原著的基础上改编为更适合小学生阅读的《酷蚁安特儿总动员》八册套书出版。

这是一套集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原创科学童话。

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调、丰富奇特的想象,通过一只小蚂蚁安特儿成长、历险和带领家族战胜重重危机走向繁荣的经历,将蚂蚁王国的神奇故事徐徐道来。这里有丰富的知识给予,有成长的烦恼、合作的感动、永不言败的精神传递,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品中丰厚的知识蕴含着深刻的教益,不仅为小读者提供了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而且为科学童话的创作也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作品一问世便获得了小读者、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青睐,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荣获首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优秀奖,这也是中国优秀科普作品的最高奖项。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科学童话作品了。

很少有作者像霞子这样,如此痴迷地下功夫去研读一门昆虫的学问,再用童话的形式,带领读者一起走入神奇而又真实的蚂蚁世界,去经历、去观察、去感悟。作者没把孩子看作幼稚的被教育者,刻意灌输些什么,而是将丰富的科学知识巧妙地融会在好看、好玩儿的童话故事中,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书中传递的“勤劳、勇敢、团结、奉献”以及“永不言败”的蚂蚁精神,是大自然赋予小读者的启迪,因而更具震撼力。每个孩子看后,都不会忘记那只聪明勇敢的小蚂蚁安特儿和它创造的奇迹,或将由此打开人生的智慧之门,拥有不一样的眼界和胸怀。

这套书是对当代科学童话写作的一个探索。

故事有娓娓道来的生活写实,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有惊心动魄的战争揭秘,也有梦幻与现实的相互交替。作者不仅从童话的角度塑造了众多光彩夺目的人物群像,还从科学的角度呼吁关注动物生存智慧,并在后记中提出“思维仿生学”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

我们坚信,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秀科学童话作品。孩子在步入阅读期之初,能读到这样一套书,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十分有益。这不仅是童年快乐阅读的给予和对打开视野及思维空间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开启人生智慧之门。而一个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孩子,无疑在成长的路上拥有了一座明亮的灯标。

亲爱的读者,欢迎步入神奇而有趣的蚂蚁世界,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的——呀,人类原来像个大蚁穴,我是哪种蚂蚁呢?

后记

有一天,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强烈得欲罢不能:我要写蚂蚁!

于是,放下手头写了半拉的长篇小说,一头埋向蚂蚁的世界。

这个念头源于一次动漫策划会。会上得知当时中国的动漫处于低谷,有人想为中国的孩子打造一个动漫形象品牌,却发现市场上非常缺乏优秀的本土儿童文学原创。于是,就想写一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这个童话应该有一个可爱的主人公,有趣味,还有点知识性,能寓教于乐的。这个念头一闪现,马上想到了蚂蚁。

开始想到蚂蚁只是出于喜欢。喜欢它们那严肃认真的小样儿,喜欢它们的勤劳和力大无比。在阅读了国内外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有关蚂蚁的资料后,不由对它们肃然起敬——它们的世界是如此精彩,(它们的故事)根本不需要刻意编造。

蚂蚁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从上亿年前的远古顽强地生存到今日,其生活态势和组织结构已相当科学。它们也过着文明的社会生活,与人类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人类具有更高的技能和天生的本能。比如蚂蚁能用新鲜树叶作培养基在不见阳光的洞穴里栽培蘑菇,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所不及的。蚂蚁的足部肌肉的确是一部高效率“动力机”,由几十亿只微小的“动力机”组成,燃料是一种叫“三磷酸腺苷”的物质。它们的肌肉一旦发酸,马上就能把潜藏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为机械能。所以它们个个都是“大力士”。我常想,假如人类也具有蚂蚁的高能“动力机”,这铺天盖地的汽车就没用了,不知道能节省多少能源,清新了多少天地呢。

蚂蚁是有语言的,只不过它们的语言不是人类的发声方式,而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大师级的意会状态——化学语言。蚂蚁主要靠分泌不同的腺素传递信息,这种腺素可多达二十几种。这让我联想到汉语拼音和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加之蚂蚁的肢体语言和震动发声交流,我竟深信,蚂蚁的“语言”乃至情感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据悉科学家已成功获取了蚁后的“语言”,并用来在巢内“喊话”,发现全家蚂蚁立刻停止行动,静听训示。

既然有信息传递,就难免被破译而遭到敲诈。比如本书里写的蚂蚁被膨管虫拦路诈食,姬蜂使用迷幻药闯进家中如入无人之境;猎椿用迷魂计和木马计猎取蚂蚁手到擒来;蚁狮挖掘沙漏陷阱请君入瓮;近全蚁用高超的假情报驱敌四两拨千斤;奴隶主悍蚁公主单枪匹马深入敌穴,夺位篡国不费一兵一卒;蚁蜂、蚁蜘蛛进化得外形酷似蚂蚁,以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等等,都是自然界的真实剪影。

蚂蚁是个善于合作的物种,它们能与上千种动植物共生。在这些合作中,有真诚,也有欺害。

隐翅虫和一种名为alconbluebutterfly的蝴蝶,能让自己的幼虫拥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气味,迷惑蚂蚁误以为是自己家的孩子,带回蚁穴精心养育。蚂蚁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有的种群正与这种名叫小灰蓝蝶的昆虫展开进化竞赛。在斗智斗勇的利用和反利用较量中,似乎还是小蝴蝶棋高一招。

夜游蚂蚁和红浆果蚂蚁是一种被寄生虫利用了的蚂蚁。它们或鬼使神差地夜夜出游唯恐不被羊吃掉,或变得红如浆果似在提醒鸟来吃它们。这些乖戾的行为,都是寄生虫在作怪。小小寄生虫为何有此魔力,仍然是个谜。还有感染寄生真菌的蚂蚁,更是变身为蘑菇,爆开身体散发真菌孢子,感染其他更多的昆虫,如蝴蝶,瓢虫等。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再厉害的动物,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相互制约,环环相扣。可见保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因为灭绝一个物种,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后果不能预知。

蚂蚁是个庞大的群体。目前发现的蚂蚁有一万多种。尚未发现的,恐怕比这个数字还要大。所以,有许多蚂蚁新品种被不断发现,给蚂蚁爱好者带来欣喜,也为我们的故事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很多人认为蚂蚁不是黑色就是棕黄,其实,蚂蚁可谓五颜六色,还有红色、蓝色、金色、绿色等等。绿蚂蚁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特殊体色的织叶蚁。绿色成因还没有研究成果报道,估计是与保护色的进化或食物相关。

黄猄蚁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名蚁。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利用黄猄蚁蚁进行生物防治,嵇含于公元304年撰写的《南方草木状》第三卷中,有出售黄猄蚁用于柑橘园害虫防治的记述。这是人类生物防治的最早记录。松毛虫大战源于前几年一位林学家采集蚂蚁成功用于一片松林虫灾控制的报道。这是当代一个利用蚂蚁进行生物防治的典型案例。

我们都知道,蚂蚁不会游泳,可现在不能这样说了。因为一种会游泳的蚂蚁被澳大利亚的昆虫学家发现,这种蚂蚁名为polyrhachissokolova,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一种会游泳的蚂蚁。这个发现,结束了蚂蚁不会游泳的定论。

我们都见过蜘蛛捕捉小昆虫,在蜘蛛面前,蚂蚁是弱者。而有种专门吃蜘蛛卵的蚂蚁,被加利福尼亚科学院的昆虫学家费雪发现了。因此荣获Google的命名。费雪说,“每一种蚂蚁都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

蚂蚁切割头发,时有报道。伊朗的S。Shamsadini曾在2003年发表一篇论文,报道了2例大头蚁造成人头发局部脱落的病例。据介绍,蚂蚁作案手段高超,在距离发根微米级的位置将人类头发切断,往往被误认为是病变脱发。至于它们是把头发当植物收割走了,还是专门采集头发别有用途,就没人知道了。

昆虫界神秘莫测,奇趣盎然,令人乐而忘返。  蚂蚁能战胜大象,大家可能以为是在讲故事。可这是发生在自然界的真实奇迹。科学家在肯尼亚草原的考察结果表明,有褐色举尾蚁保护的金合欢等树木会生长得很好,它们会攻击啃吃树叶的大象和长颈鹿的鼻子或嘴巴,使得树木得以保护。不仅如此,由于蚂蚁极赋有扩张性,它们还会把周围的植物破坏掉,制造只利于自己所用的单一植物生存的“魔鬼花园”。

科学家还发现,那些被人们用围栏保护起来的树木长得并不好。原来树木本和蚂蚁互利互惠。围栏内长期没有大型动物啃吃树叶,树木就会“背信弃义”,减少为蚂蚁提供的住所和食物。蚂蚁抵抗能力不足,黑色举尾蚁就会乘虚而入。它们不依赖金合欢提供的食宿生存,也就不会承担保护责任,反怂恿天牛幼虫在树上繁殖,养肥吃肉。金合欢遭到天牛幼虫的破坏,会在暴风雨中倒伏枯萎。原来生存智慧不止于动物,植物亦然。多么神奇的大自然,人们怎能不感叹大自然天地制衡的的公道呢?

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蚂蚁的战争。

蚂蚁打仗的起因几乎全部是为了争夺地盘和食物。和人类以及很多动物不同的是,它们不会因为争夺公主和王子而打仗。蚂蚁的婚姻,已进化到一种近似禅的境地,耐人寻味。

蚂蚁大多举行集体婚礼。每年7月到9月某个雨后的傍晚,蚂蚁会一起放飞自家的公主和王子,到特定的地点参加集体婚礼,也叫“婚飞”。竞争是公平的,没有门第观念,不问出处,一切皆因为爱。这让蚂蚁拥有最好的进化体系。

最有意思的是蚂蚁公主一夜花烛,可终生生育,不再需要王子陪伴。在人类为“人口爆炸”、“老龄化”无计可施的时候,蚂蚁却是那么科学地控制着族内蚁口的协调发展。它们把每个时期每个职能所需要的蚁口控制得恰到好处。蚁后的第一批孩子必定是工蚁。当工蚁发展到能养活家人有余的时候才产生兵蚁。而公主和王子的数量也是按比例出生的,一切由蚁后控制。当人类为确定后代性别千方百计利用现代化仪器探测的时候,蚂蚁早已能够有效地控制性别和生育数量了,不能不让我们叹服。

蚂蚁是世界上数量最多、最好战的物种。

蚂蚁虽然在族内极具奉献精神,在族外却极度扩张寻衅。在有组织的桀骜不驯方面,远远超过了人类。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教授曾这样描述它们:“如果蚂蚁拥有了核武器,它们可能在一个星期毁灭世界。”所以,写蚂蚁不写蚂蚁战争,是不完整的。

蚂蚁世界除了我们常见的冷兵器常规战争——大颚撕咬和螫针刺杀,也有化学武器——蚁酸;更有威慑、炫耀、假情报、偷袭、密码破译、敲诈、政变、奴隶起义、乃至联合御敌等战略战术,其精彩一点儿也不亚于人类的战争。比如奴隶主悍蚁公开抢劫原形毕露;贼蚁以小制大偷盗成性;蜜蚁比武炫耀审时度势;近全蚁利用假情报智取如囊中探物;大头蚁精于“盲视战术”(防卫体系)固若金汤;锥蚁声东击西避重就轻;盘腹蚁制作海绵工具四两拨千斤;切胸蚁不甘被奴役奋起起义;织叶蚁大兵压境格杀勿论;桑得斯弓背蚁携带腺体炸弹死而后已等等,其战术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浩浩荡荡的行军蚁,更是凭借蚁海战术所向披靡,让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皆避之不及。

小小蚂蚁为何如此无畏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蚁,释名玄驹,……蚁有君臣之义,故字从义……”,并把蚁卵称为“状元子”,言语之间,充满赞誉。玄驹即黑色的骏马。从生活态势、速度、负重能力和耐力等方面来看,它们也的确不枉此名。而一个“义”字,更道出了蚂蚁之性情。蚂蚁是以家族为团队的。蚂蚁对于家族极富奉献精神,为了家人甘于承担一切风险,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它们舍弃了“小我”,将自己奉献给了“大我”,而强大起来的“大我”又百倍地护佑着“小我”。这种令人敬佩的团队精神,像一面猎猎的旗帜高高举起,让蚂蚁无所畏惧,遇火飞跃,见水搭桥,勇往直前。无疑,它们的勇气和力量,是来自内部的精诚合作和无私奉献。相比之下,人类做到了多少呢?

蚂蚁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物种,以致它们最大的敌人是蚂蚁自己,而不是其他物种。这导致它们之间的战争必然惨烈,你死我活。这终究是蚂蚁的骄傲还是悲哀呢?人类由此又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写作并没刻意什么,更没类比什么,只是用平视的角度去了解蚂蚁的生活。写至忘情处,时常把自己也当成一只蚂蚁了。安氏家族并没有特定为哪个族类,是把许多蚂蚁身上的特性集中到它们身上来写的。

这套书写完了,心却不轻松。因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休戚与共的关系知道得多了些,忧心也就随之重了。忽然觉得以前那么轻视蚂蚁是多么无知。自然环境是需要平衡的,假如哪个环节遭受极端破坏,哪个环节就有可能产生极端报复。外来物种入侵和人类培植的新物种的出现,会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据众多媒体报道,科学家曾在欧洲发现了一个特大型蚂蚁帝国,这个蚂蚁帝国不是欧洲的“土著”,而是一种入侵物种——阿根廷蚁。它的势力范围从意大利一直延伸到西班牙西北部海岸,长达5800公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蚁群,估计至少有几百万个蚁穴,数十亿只蚂蚁。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合作性——不同蚁穴间的蚂蚁可以结成“合作体”,从而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高种群竞争力。凭借这一优势,阿根廷蚁已经扩张到几十个国家,并将周围其他种类蚂蚁的90%消灭殆尽。

看到这里我们倒要好好想一想了,蚂蚁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又是如何将庞大的团队管理得各尽所能、一呼百应的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人类利用蚂蚁来养生,进行生物防治,却很少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这种神奇的小生灵。为什么要否认它们也有思维呢?它们的很多行为,实在不是只用本能就可以解释的。人类生之于自然,理应更多地关注自然。以自然做镜子,或许比以历史做镜子更有意义。由此遐想,“思维仿生学”也许真该有了。

“酷蚁安特儿”的故事前后历时近八年。书中讲述了小蚂蚁安特儿从出生、成长、历险,到当上蚁后带领家族克服重重困难走向繁荣的故事。至此,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但是,新的蚂蚁品种会不断被发现,人们对于蚂蚁的研究也会不断地进行下去,我们关于神奇蚂蚁的故事,似乎永远可以继续的。但愿当了蚁后的安特儿,能给我们讲述更多更好听的故事。

我心期待。

借此机会深深感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王林瑶老师对这部作品创作的关心和无私支持;感谢中国科普作协将中国科普界的最高荣誉颁给这部作品;感谢北京科普作协、山东作协对于该作品创作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所有的“酷蚁迷”们,是你们的热情和支持让我坚持走到今天。只要你们喜欢,我会在科学童话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和你们一起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2流浪奇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霞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10110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