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医疗体制黑幕,一本现代医疗体制下的看病说明书!
《90%的病自己会好(2)》是日本畅销书作家冈本裕医师20多年诊疗观察的经验结晶,作者从医患双重角度出发,介绍了罹患感冒、便秘、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头痛等疾病时,我们应该怎么来正确应对,既可恢复身体健康,又无须忍受药价高、药物副作用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是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健康理念: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改变健康与疾病的传统观念,预防为主。因此细看本书,勇敢地对医院说不;细看本书,会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细看本书,会让你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从自愈力、运动养生、挑选医生和医院,到真正的疾病该怎么处理,《90%的病自己会好(1)》不便明讲的部分,《90%的病自己会好(2)》深入说明!
医院必须开药给不必吃药的肥羊病患,来维持运营。
从是否关心患者饮食,就能判断是不是好医生。
体检的重点不是量身高腰围,而是检查有无癌症。
难吃的养生食物,不该吃,营养补充食品大多数没用。
《90%的病自己会好(2)》最重要的意义,是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健康理念: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改变健康与疾病的传统观念,预防为主。因此细看本书,勇敢地对医院说不;细看本书,会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细看本书,会让你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90%的病不必吃药
“靠自己就能痊愈的未病,还大费周章地跑去看医生,真是太浪费了!正因为如此,才会造成医疗费用和税金的浪费!”现在似乎已经可以听见诸如此类的抨击。事实上,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还不只如此。
医生如果不用心诊断第一类疾病,大部分都会开药治疗:降血压剂、降血糖剂、抗高血脂药剂、镇静剂、解热镇痛剂等,数不胜数。但其实大部分的药物,都是挖好了陷阱等着各位往下跳。
这一类的药剂,或许能帮助你暂时解除症状,却治不好病根。而且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如果只是短期使用,药物的副作用或许不会引发问题,但如果是长时间服用,药物副作用就不容忽视,因为会削弱人体的自愈力。
本来,这90%的疾病最后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痊愈,换句话说,就是要仰仗人体的自愈力治愈。因此,碰上第一类疾病就跑去看医生,可以说“百害而无一益”,因为这90%的疾病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痊愈。
然而,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我们医生或是各位,其实都有所误解,因此在探讨这类问题时,总是无法切中要点,导致治疗一点成效也没有。
“肥羊患者”:医院最欢迎的老主顾
属于第一类疾病的“未病”,本来是一种与医生无缘的症状。但以现代的医学发达程度,医生遇上真正疾病的概率其实不高,加上医疗技术的研究经费又遭到大幅缩减,于是医生不得不为第一类疾病进行诊疗以便增加收入,这就是“肥羊患者”产生的理由。
“肥羊患者”是最近时常出现的字眼,为了让从没听说过这个词汇的读者可以理解,我在此先简单说明一下:所谓的“肥羊患者”,就是那些明明是第一类疾病、却不明就里跑去看医生的人。
在医生眼里,这种人就是可以狠捞一顿的“肥羊”。因为只要随便吓吓这些患者,他们就会乖乖地接受检查、持续吃药,成为不断上门的老主顾,而且也不会突然猝死,吃的药对顾客本身也没有太大危害。因此,只要留住“肥羊患者”,就能确保医院或诊所的运营顺利。所以,现在医界已经开始进行“肥羊患者”的争夺战,大家则把这些投医生所好的患者,称为“肥羊患者”。
无论是政府或媒体,恐怕打死都不会承认“喜剧疾病可以通过自愈力治好”的事实吧!而且日本人很爱吃药,对医生的观感也很好,所以,我要很遗憾地说:今后“肥羊患者”只会不断增加。
只要“肥羊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肥羊患者”,以后“肥羊患者”还是会不断增加。而如果“肥羊患者”人数愈来愈多,医疗费用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医生人数不足的情况也会更严重,结果反而让真正生病的患者,无法获得完善的诊疗。P6-8
疾病是可怕的,因为它威胁到我们的健康与生命。有病就医,理之常情,但我们对医生的期待有时过高,认为有医有药,就应该什么都能治好。
冈本先生若年行医,积38年医学临床实践,却告诫人们,竟有90%的疾病自己会好,换句话说,有90%所谓治愈的疾病,不是医生治好的,而是患者自身痊愈的,“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再换句话说,有相当的所谓患者本来是不必要过于担心,而无需终日疲奔于医院。
日本是一个生活素质较高的国家,人们对健康指数极为重视,特别是社会老龄化,身体稍有不适即去求医,因为在日本叫急救车是免费的,所以街上救护车奔跑鸣叫的刺耳声司空听惯。医生自然是要认真检查一遍,致近年日本的医疗费用高涨,国家已不堪重负,逐渐增加个人在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另一面,患者病无巨细,壅挤病院,也对日常门诊量造成了重大圧力,既加剧了三小时候诊,三分间治疗的矛盾,也突显出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工作量巨增而不得不扩大医学院校的招生。
冈本先生卒业于大阪大学医学部,是著名的脑外科医生,又从事细胞工程及肿疡的研究。但他不立医派门户,博采众长,傍精中医,力倡中医未病之说,大赞中医学善于提高患者自愈力而为之长。书中说:“中医的宗旨在于提高自愈力,这种思想无论用在治疗疾病还是未病,都是非常合理”。“我认为巧妙运用中医,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甚至可以说是非用不可的”,认为这才是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医疗问题的钥匙之一。
冈本先生之所以说90%的疾病自己会好,是有其依据的,他认为疾病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疾病:看不看医生都会痊愈。第二类疾病:看了医生才会痊愈。第三类疾病:看不看医生都不会痊愈”。
中医说:“小恙曰疾、大恙曰病”,其实人体的生理机能,随着季节气候的变更,年龄的增长,对自然界适应力的调节,或一时的劳累,心情的波动,或生活的疏忽等等,都常会出现某些不适,但是人体是具有自身调节自穏能力的。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敬天尊道”的文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界本身每年气候气运的变化也是有常有変,有偏激太过与不及的异常変化,但是自然界存在着“有胜则有复”,“微者复微”,“甚者复甚”的制化承制平衡过程,通过自体的调节而恢复相对的平衡状态。这是自然界具有的自稳调节本能。中医学同样用亢害承制的理论来阐释人体脏腑组织间所具有的这种自稳调节机制。
早在1800余年前的东汉时代成书的《伤寒论》中就明确提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说明人体存在着巨大的自我调节的自然治愈能力。 不仅小疾小恙如此,大病重病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也是同样重视调节发挥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来《三芝堂》诊所就诊者,疑难重症颇多,而对疑难病症的治疗,就是要善于心理疏导,调节固护,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自愈力才是治疗的关键。而并非只靠方大,药猛。须知药物是通过人体脾胃吸收,纠正内脏的不平衡,从而提高正气而发挥作用的,自身的正气不足,抗御能力低下时,即便是再强力的药物,也难以发挥其药理功効。在中医学中把它称之为“神不使”。因此治病用药如用兵,功在用巧,技在专精。
冈本先生还提出一个当今关于诊断标准的问题,认为“检查不出毛病不代表没事”这说明检查数值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诊断指标,而补救方法,中医就有一套独特的四诊望、闻、问、切方法可补其不足。冈本先生还提到关于服药物问题,认为有些轻微初起小疾,也未必全需用药,其结果是反尔吃出来的病也不少,而中医药的特点就是“医食同源”,不少的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这也是冈本先生大力提倡中医中药的初衷。这与中医养生保健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冈本先生认为90%的疾病可以自愈,并不是说早期病症可以放任自流,不屑一顾。而是说,初期轻浅,或一时的不适,或在疾病治疗中,可以充分调动人体自身机体的自愈能力,积极配合针灸、气功、导引吐纳、调节情志、生活起居等方面,既可起到治疗自愈,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医疗矛盾重重的今天,人们重视养生、保健,您看看冈本先生这本书,您会了解更多的医疗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你会对当今社会的医疗,包括对医院、医生,对疾病的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在身体不适的时候,该如何正确选择、作出判断。它教给您智慧,送给您健康,长寿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特以推荐。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弟子
北京三芝堂顾问路京华、路洁教授
和前作《90%的病自己会好》一样,本书得以出版,都是因为各方人士给予我勇气和力量。尤其是读过前作的读者,对我的认同与鼓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读者的反应是如此热烈,让我升起“一定要再写下去!”的念头。
感谢健康设计的大石芳子女士、ENZAMIN研究所的阿部秀纪先生,以及东京农业大学的渡部俊弘教授,也在这段时间给予我许多助力。另外,中经出版的日根野谷纪子小姐以及山本纯社长,也给我不少温暖的鼓励,让我更想要继续写下去。
当然,桥本豪医师、山口正茂医师、孙永宁医师等e-Clinic诊所的工作同人们,一再以直言不讳的态度,严格地帮我勘误,才让本书得以完成,也让我有自豪的感觉。借用这里的篇幅,向各位致上深深的谢意。
在医疗矛盾重重的今天,人们重视养生、保健,您看看冈本先生这本书,您会了解更多的医疗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您会对当今社会的医疗,包括对医院、医生,对疾病的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在身体不适时,可以正确选择,作出判断。
——国医大师路志正及其继承人路京华路洁
冈本裕博士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健康和疾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是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健康理念:提高身体自愈力是消除各种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卫生部高级营养师毛德倩
冈本裕博士专长恶性肿瘤的临床医疗与研究,他最出名的就是“尽可能不开药”,他治疗与给过建议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复发率都很低,本书是作者20多年诊疗观察的经验结晶,本书倡导改变不良方式,减少吃药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合理方式使身体获得健康。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和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