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王桂华编著的《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属青少年励志类图书。本书精选了诺贝尔的故事,通过讲述名人的经历,让读者从中体会到名人执著追求的精神。
图书 | 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王桂华编著的《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属青少年励志类图书。本书精选了诺贝尔的故事,通过讲述名人的经历,让读者从中体会到名人执著追求的精神。 内容推荐 《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之一,本书讲述了诺贝尔的生平。诺贝尔出生在瑞典,他以仅有的两年正规教育学历,出色地解决了极其复杂的科学问题,成为当时高爆炸药的专家,他组建了规模庞大的炸药工业王国,成为一个卓越的大企业家。他奔波一生,积累了巨额财产,最后,又把这笔钱全部用在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上。《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之一, 《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由王桂华编著。 目录 童年和母亲 远走他乡的父亲 父子之间 事业上的磨难 人生最后两项工程 遗嘱引起的风波 爱情生活 试读章节 国王对他仓促之间能建成如此宏伟壮观的建筑表示赞叹,同时也为在这样偏僻小镇能有如此“世外高人”而惊喜。于是瑞典两位杰出的建筑师出资帮助他到斯德哥尔摩建筑学院、工艺学院学习,他的成绩一直优秀。 但他更热衷于发明创造,在学校期间他就申请了3项专利,其中两项因没有新创意而被否决。但这并没影响他搞发明创造的热情。 由于在建筑设计和工艺技术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1835年他在瑞典开设了第一座橡胶工厂,生产有弹性的胶布和外科、军事及工业用品,其中包括他自己发明和设计的用弹力胶做成的成套军用背包、床垫、救生衣和浮桥部件。在这些发明创造和生产上,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顺利的时候,他兴奋得简直得意忘形,遇到挫折,他先是暴跳如雷,接着心灰意冷,但不久,他又会被新的突发奇想所激动,从而投入新的发明创造。 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消息传来时,伊曼纽尔马上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创意:他要发明一种烈性炸药,以加速运河工程,还有铁路隧道和矿山开采都需要炸药。这一瞬间的决定使他和他的儿子们与炸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1837年的一天早晨,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还在睡梦中,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闷响,邻居们惊慌失措地跑出来,以为是出事了。但是,一看父亲正得意洋洋地站在试验棚前,为新炸药的试制成功而兴奋得手舞足蹈。邻居们可气坏了,“这还了得,这是爆炸呀,拿生命开玩笑,这怎么能行呢?”伊曼纽尔给他们解释:“这是小规模的试验,不会带来什么危害。”他越解释,人们越激怒,最后纷纷指手画脚围攻他,诺贝尔和两个哥哥吓得躲进屋里。后来事态进一步扩大,市政当局出面干预,最后做出决定,禁止伊曼纽尔继续试验这种危险的炸药。 伊曼纽尔为了自己的科学试验,早已是债台高筑,债主们原指望他试验成功,好与他共同分享红利。没想到试验被政府禁止了,于是纷纷上门讨债,扬言不按期还债或者提不出什么可靠的保证,他们就要联手把他送进大牢。 这就是此次走出国门漂洋过海的背景。 天完全黑下来,远处巨浪还在翻滚。他走进颠簸的船舱,思绪仍然在脑海里翻腾:他每次的发明都没能引起当局的重视,这使他很早就有到海外去发展的念头。这次市政当局又下令禁止他试验,使他想通过研制炸药改变经济状况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不说,还背了一身债。偏巧在这时,有一个俄国政界人物哈尔特曼博士率领一个商业代表团到斯德哥尔摩访问,伊曼纽尔又一次抓住机会,他去拜访哈尔特曼,极力向他宣传他的炸药的试验前景和实用价值,并指出军界一定会对这样的试验感兴趣。哈尔特曼听后建议他先迁居芬兰,继续这项研究工作,并同时与圣彼得堡军方取得联系。 不久,伊曼纽尔从芬兰来信,说他已经找到了试验炸药的场地,他正从两个方面着手试验:一方面是用来保卫城镇和据点的地雷;一方面是保卫海港码头的水雷,待等这两项试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时,他马上就向俄国军方表演他的新发明。 看了他的信,母子四人不胜感慨。尤其是母亲卡罗琳,这么多年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在紧张的忙碌中,时有孤独寂寞之感,自己仿佛是一个弃妇,多么渴望“破镜重圆”之时啊! 她经常在这“痴心妄想”中蹉跎岁月,她有时感到,她是错把自己和几个可怜的孩子拴在一个性情捉摸不定、又总是雄心勃勃的人身上。 有一天,诺贝尔放学回家,发现母亲和两个哥哥都非常高兴,原来他们刚收到父亲一封信,说有一位很懂专业技术的俄国将军伊盖尔夫考察了他的试验室,认为这项试验很有前途,答应要为他争取到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面前做一次地雷和水雷爆炸表演的机会。还说,只要财力许可,就可以建厂投产,由他俩合伙经营。 P26-P29 序言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作为21世纪的继往开来者,我们觉得,在知史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应是首要的素质要求,而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追寻丰碑人物的思想、风范和足迹,应是知史的捷径。 考虑到现代人时间的宝贵,我们期盼以尽量精短的篇幅容纳尽量丰富的信息,展现尽量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历史规律。为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丛书。 编撰丛书的过程,也是纵览历代风云、把脉伟人心路、吸收历史营养的过程。沉心于书页,我们随处感受着各历史时期制高点上的人物和由伟大人物顺应时势体现、推动历史的人类征服力量。我们随着伟人命运及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而悲喜,为他们思想的深邃精湛、行为的大气脱俗而会意感慨、拍案叫绝。 然而,在思想的远游和精神的享受的同时,我们也随之感受到历史脚步的沉重和历史过程的曲折。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艰难的,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付出,甚至伴随着血污和秽气。历史的伟大在于它最终走向进步,最终在血污中诞生了鲜活的“婴孩”。 历史有继承性和局限性,不能凭空创造。伟人也有血肉,他们的思想、行为因此注定了同样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功业建立于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基础上。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高低有差的丰碑人物们是历史和时代造就的。同样,我们也无法否定此间他们个人的努力和素质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 我们期盼着这套丛书得到社会的认同,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之历史感、成就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有所裨益。史海浩瀚,群星璀璨。我们以对广大青少年读者负责的精神,精心遴选,首批推出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4卷100本,以后再适时增出。欢迎批评、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学进步之阶梯(诺贝尔)/历史的丰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桂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6076688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2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 |
CIP核字 | 2011038458 |
中图分类号 | K835.326.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5 |
宽 | 15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