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怪谈录(民俗名家笔下的妖怪秘录彩色版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日本怪谈录(民俗名家笔下的妖怪秘录彩色版第2版)》是柳田国男研究日本妖怪文化、民俗文化的学术著作,记录了日本一些与妖怪有关的地区介绍并记录很多民间传说。本书对柳田的《日本的传说》、《远野物语》等著作进行了汇编,更精简,书中配有大量照片和插图,能够帮助读者将抽象的传说和具体的景物联系起来。

内容推荐

乡村道旁的诡异雕像到底是何方神明?弘法大师在历史上留下了哪些奇闻传说?对自然的崇拜如何在民间故事中体现?

《日本怪谈录(民俗名家笔下的妖怪秘录彩色版第2版)》是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所搜集的民间传说集,选编了《远野物语》、《日本的传说》中的内容。书中穿插的全彩的照片和插图,直观地展现了姥神、地藏、祭典的文化。

《日本怪谈录(民俗名家笔下的妖怪秘录彩色版第2版)》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 京都传说

 土蜘蛛

 天狗

 安倍晴明与晴明神社

二 远野物语

 河童

 山男山女

 神隐

 幽灵

 座敷童子

三 咳嗽婆婆

 咳嗽婆婆

 姥神

 三途川的鬼婆婆

四 地藏与土地公

 鼻取地藏

 巡游地藏

 捆缚地藏

五 神奇的清水

六 弘法大师怪谈

 弘法大师与清水

 山神

 产女(姑获鸟)

七 单眼的鱼

 单眼的鱼

 池塘的主人

 单眼怪人

八 织布女神

 仙女

 山姥

 织布的神明

九 相逢之阪

十 袂石(袖兜石)

十一 灵性之山

 山之灵

 桥姬

十二 筷子的成长

试读章节

咳嗽婆婆

从前,关东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咳嗽婆婆”的奇妙传说。这里,希望将其中一些有趣的遗迹考察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原庭町的证显寺旁的胡同里,有一尊大约两尺高的老婆婆石像。婆婆头顶着一顶大大的石斗笠,俯身蹲着,双手支撑着下巴,一副似见到鬼的恐惧表情。她双眼怒目而视,而胸前则围着粉红色的围布——这块红布应该是人们作为祈愿应验的答谢而供奉的。传说附近的小孩子若是得了咳嗽病,只要前去拜一拜婆婆石像,咳嗽很快就会治愈。因此,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咳嗽婆婆”。

《十方庵游历杂记》中记载,大约一百多年前,在江户随处可见咳嗽婆婆的石像。位于筑地一丁目的一位叫稻叶对马守的大名的家里就有一尊咳嗽婆婆石像。一些因孩子的百日咳而苦恼的父母,常会悄悄拜托看门人,放他们进入宅邸向石像叩拜祈祷。原本,那只是一块约二尺(1尺约为33厘米——编者注)高、看上去像老婆婆的石头而已,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变成了一尊精雕细琢的老婆婆石像,并且与老爷爷的石像并排放在了一起。只是婆婆的石像略显柔和且娇小,而老爷爷的石像看上去则高大威严。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旦把两尊石像并排紧挨着放置,老爷爷的石像一定会向外倾倒,好像两个人不合一般。于是,人们并列摆放这两尊石像时,总会留出一定的距离。祭祀时,人们会把豆子或炸烤年糕与煎茶一并供奉给两尊石像。为了保证祈求的效果灵验,很多人通常是先向婆婆石像祈祷,然后又向爷爷石像祈祷,似乎想表达“虽然我已经向婆婆石像祈过愿了,但是担心婆婆太忙无暇顾及,所以再次拜托爷爷石像,以求稳妥”的意思。

关于这两尊石像也有一个关于其由来的传说。据说它们以前是被放在从小田原到根箱的途中、一个叫风祭的地方,后来才被人搬到了江户(即东京)。根据《相中杂志》的记录,当时有一个叫风外的和尚,在风祭修筑了庵堂并住在那里,每次他要外出的时候,就会把这两尊石像摆在庵堂的门口,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两尊石像的原型是风外的父母。没有人会留下父母的雕塑不管而去世,所以这两尊石像其实也是保护风外平安的道祖神。

这两尊关系不合的爷爷婆婆石像在明治时代一度失去了踪影,之后才知道是被移至隅田川东牛岛的弘福寺。因为之前放置石像的宅邸随着时间流逝被损毁了,所以石像才被搬迁到这座菩提寺(安葬先祖、代做佛事供养的寺院)。然而,此时的两尊石像却不再如从前一样关系紧张了,两人似乎重归于好,已经可以友好相处了。不仅如此,咳嗽婆婆这个称呼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为前来参拜的很多人所祈求的都是治愈腰部以下的疾病。而作为谢礼,人们将各式各样的草鞋供奉在石像前面。

这里可以看出一些很有趣的变化:最初,人们参拜婆婆石像是为祈求治愈口腔疾病,供奉的是食物,之后则演变为祈求治愈脚的疾病,供品也进而转变成了鞋子。我们都知道,草鞋通常是供奉给保佑旅人路途平安的道祖神的,所以这里就存在“咳嗽婆婆”和“道祖神”形象的重叠问题。

道祖神被认为是道路之神或者旅行之神,并且非常讨小孩子的喜欢。从前人们都传说村里的孩子们都受着道祖神的保护。道祖神常骑着马去拜访有新生婴儿的家庭,并为那些孩子确定一生的运势。从这方面来说,道祖神是一位为照顾孩子们而四处奔波的神灵。另外,在很多地方我们还可以看到过路人把马蹄或是草鞋供奉给这位神灵。只不过,如今这位神灵的名字已千差万别,并且在每个地方的传说中出现的形象也有了些许的不同。那么,咳嗽婆婆跟道祖神会不会是亲属关系呢?接下来,我将与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一点。

咳嗽婆婆石像不仅仅在东京,其他地方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入间郡志》中就记载琦玉县川越的广济寺里就有一尊咳嗽婆婆石塔,很多被咳嗽所累的人都会前去参拜。但现在,石塔因为风化已经和周围的石头融为了一体了。这里顺便提一下,地名中常出现的“诹访”这个词也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说法,意指咳嗽。

《日本风俗志中卷》记载,位于甲州八田村子的咳嗽婆婆是一块重约二贯(1贯约等于3.75千克——编者注)的三角石。当孩子感冒时,父母就会向婆婆石像供奉炒芝麻和煎茶以祈求早日治愈孩子的疾病。而之前传说它是为死在旅途中的一位老妇人而立的墓碑石,如果有人胡乱移动墓碑,就会遭受到作祟,因此人们都很畏惧它。

P34-38

序言

与西方相比,东方的文化总是带有幽玄的味道,从《山海经》到明清志怪小说,虽说中国是志怪文化的发源地,但深受汉地文化影响的东瀛却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奋起直追,甚至后来居上,将东方妖怪文化发扬光大。

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逐渐有学者以现代学术的调查、考证方法研究传统的民间信仰,考证传说、分类神怪、探寻源流,逐渐形成“现代民俗学”,这个过程中,柳田国男是不可不提的一位人物。柳田笔下的诡异故事,不像现代人们常读到的那样剧情跌宕、逻辑连贯,而是像乡间农民的闲聊一般质朴、清新,如一杯淡茶,细腻而沉静,需要静静品味,才得民俗学的趣味。由于时代限制,柳田的文风及思路仍保有十分浓厚的明治、大正时代的风格,资料的串联之间,逻辑联系并不如今天的作家这样紧密,并且不像中国的故事必有结果,日本的传说常常没有结局。考虑到现代人的读书习惯,《日本怪谈录》的译者对资料作了重新的编译,如将《远野物语》中最精彩的山男、山女、河童的故事编辑在一起,其余的篇章,则主要来自柳田的《日本的传说》一书。

姥神、地藏(土地公)信仰是本书中的一个重点,无论是咳嗽婆婆、三途川的鬼婆、道祖神、地藏还是姥神,在日本的传说中形象都有重叠,相关的各种记载广泛地在日本各地流传。各位如果能去日本旅游,一定会在山问、小道旁发现相关的雕塑,进而想起柳田笔下那些传说。我曾在京都短住,在著名的罔山公园内见到大片的地藏,每个大概只有三十厘米高,没有精致的雕刻,但都围着红色的祭祀“肚兜”,大概三十四个排列在一个小坡上,当时一种莫名的敬畏油然而生——所谓民俗的魅力,只有在亲眼见到实物的时候,才能体会。

本书的第一版在民俗学爱好者中引发了关注,因此我们准备了全彩的第二版,相信全彩的照片能够帮助各位将书中略显晦涩的内容与具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柳田的另一本妖怪学专著《妖怪谈义》也将于近日与各位见面。如果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感到意犹未尽,那么《妖怪谈义》中更深入的妖怪学分析应该能够满足您的好奇心。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怪谈录(民俗名家笔下的妖怪秘录彩色版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柳田国男
译者 印祖玲
编者
绘者 一只眼睛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77457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3232360
中图分类号 B932.313-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