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与知识(青年对话录)(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与知识(青年对话录)(精)》是汪丁丁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根据“有知的无知,即有限理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问题”—“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论述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包括对未来知识、教育与学术的发展的深刻思考。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在物欲横流的浮躁年代,知识精英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读者最渴求的是什么?是知识和智慧。如何获得知识?什么最关乎此?作者对著作版权的处理怎么样?学术规范吗?如何做到知识创新?知识的未来会怎样?新闻媒体对信息,对知识的传播有什么作用?现阶段中国为何有新闻敏感性?思想者、政治家、经济学家等知识精英该如何才能为知识,为知识的传播做出贡献,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知识教育的现状如何?对此,汪丁丁教授通过同积极思考的青年学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对知识私有化、知识启蒙、新闻传媒、学术与教育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探讨。

目录

序言经济、知识、制度 

第一篇 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

 文字的代价

 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读品2007》序

 通才如何炼成

 我会将自己的著作版权送予谷歌数字图

 书馆

 我关于汪晖事件的评论文章

 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

 中国需要何种学术规范

 从影响因子引发的联想——谈谈中国学术状况与出路

第二篇 有知的无知

 时间持存理性——兼评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

 谎言与知识

 “卢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

 男性与启蒙

 重要的都是具体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为周其仁《改革的逻辑》跋

第三篇 主义与科学

 “主义”与“科学”

 挑战全体科学主义者和非历史主义者:一个平凡的问题

 报忧远比报喜重要

 演化——不确定性与创造

 复杂秩序涌现过程的案例——评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锁入效应与“英雄史观”——“信息的故事”之断想

第四篇 专业视角看新闻

 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

 严肃新闻的社会条件——丁丁《财经》“边缘”文章

 转型期新闻的风格

 中国新闻的三重身份:

 真相、批判、公共空间

 何谓“新闻敏感性”

第五篇 其人其事

 纪念杨小凯文章

 逝者:赫希曼——穿越边界的思想者

 逝者:布坎南——要政治家,不要政客

 逝者:艾智仁——来自亚美尼亚的亚当·斯密

 逝者:于光远——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信孚与我的教育生涯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丁丁和我们:胡舒立一席谈

《经纬》发刊词

编后记汪丁丁:找回灵魂的任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与知识(青年对话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丁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2045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4017006
中图分类号 G302-49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