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篇)/中国梦我的梦
内容
试读章节

“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誓言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上,再也没有磨灭。

入党后,他先后参加了上海战役、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建立了无数功勋。9年间,他参加6次大的战役,还有大大小小的战斗无数,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并获特等人民功臣、战斗模范称号,戴上了解放奖章,出席了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

1956年8月,32岁的李文祥复员转业为18级干部,到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保卫科担任保卫干事,并于第二年娶了同样出身农村的姑娘陈宝珍。

在福建工作期间,他不愿坐办公室,哪儿艰苦就去哪儿,先后在厦门营房等工地保卫安全。领导让他当电厂厂长,他觉得自己文化低便谢绝了。

1962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号召干部下乡务农。大家都知道脱离干部身份变成农民,这是苦差。李文祥所在的省建公司几乎没人报名,可他听说后,第一个找到领导报了名。

“我爹当时都没有犹豫,请人写了报告,咬破手指按了血手印,带着我娘就回到了河南老家。”李文祥的女儿李金英说。

国家危难时无悔的付出

河南范县白衣阁乡位于黄河故道,是河南省有名的黄泛区,土地贫瘠,经济落后。1962年夏天,李文祥带着妻子陈宝珍回到了这里。

他离开故里已有21年之久。出去当兵打仗后便音信全无,李文祥的父亲以为大儿子已死在外面。刚解放不久,区武装部把他的立功喜报送上家门。父亲给他去信,他才知道了家里的情况。转业后他探过一次家,这一次却是回到家乡彻底扎根了。

生产队给了他三分自留地、三十斤麦子。那个战功赫赫的革命战士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李文祥明白,所有的国家干部待遇,在这一刻全部失去,今后只能指望种田吃饭了。可是艰苦的生活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家的老宅十分的小,容不下突然归来的李文祥夫妇。进家头两夜,只得露宿在院子里。南方长大的陈宝珍跟着李文祥吃尽了苦头。

在得知李文祥放着高薪的干部不做,跑回来当了农民后,李文祥的父亲在大街上当众揪住他的头发,对他一顿痛打。面对父亲的不理解,李文祥只有忍受屈辱,任凭一个个拳头打在身上,任凭一个个耳光扇在脸上。乡亲们急忙拦住了李文祥的父亲,李文祥回到屋里,37岁的他第一次在妻子面前流了泪。

村中北街有座不大的关帝庙,人称“老公庙”。李文祥找到大队部要求住在老公庙。就这样,没处安家的李文祥夫妇住进了破旧的老公庙,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即便如此,李文祥依旧没有忘记自己回来的目的。他很快就融入到乡村建设之中,一回乡就当上了民兵连长,不久又当生产队长,满腔热血地投入了生产建设。

村里的人都知道他当过兵,大家看他做事都是带头,就联名推荐他当村干部。他和村领导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村群众引黄河水、开挖水渠、淘粪积肥、复耕农田。

1966年范县发展水稻,在南方种过水稻的李文祥,主动担任起了稻改队长,日夜蹲在稻田钻研种植技术。冬天水冰凉冰凉的,李文祥却不在意,带头在田地里种植水稻。为了更好地掌握旱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技术,他每隔两三天就步行二三十里到县里找技术人员学习。

“他在外面经常帮助村里困难的人,为了引水,他给村里挖水渠,一挖就是40多天都没回过家。”李文祥的妻子回忆说。

带好干粮和凉水,李文祥天天在稻田里忙活,每次回家都累得直不起腰。在李文祥带动下,以往亩产三百来斤小麦,改种稻之后第一年就收了千把斤。村民们捧着大米都笑开了花。

即使当上了村干部,李文祥的生活却依旧十分清贫,1983年,他才盖了属于自己的三间瓦房。这时全村人都住上了新房,他是最后一个盖的。

“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在村里是中等偏下的,我小时候都没有吃过馒头。我爹有次外出干活人家分了一个馒头,我爹就留给了我吃。村里分红薯,他也是把大个的都留给别人,小的拿回家。”李文祥的女儿李金英说。

P4-P5

目录

李文祥:战斗功臣英雄本色

付文韬:青春海下5000米

李素芝:雪域的门巴将军

刘硅:用青春锻造特战铁拳

罗阳:英雄虽逝情环蓝天碧海

许海峰:让子弹飞

李博亚:“最美学警”用责任诠释青春

高铁成:壮举见高尚浴火终“铁成”

赵海清:做新北川的见证人

丁晓兵:只手擎天的独臂英雄

孙国利:决胜抗震救灾战场的女大校传奇

孙茂珲:在烈火中永生

何方礼:真情洒瑶山冲锋为百姓

胡志强:“铁人精神”的传承者

邹市明:用拳头展示中国人的力量

曾春蕾:春天里的大花蕾

徐海东:窑洞中走出的“虎将军”

闻一多:一个天生的诗人一个民主的斗士

张澜:任他波澜壮阔起矢志不渝主沉浮

方志敏: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张自忠:抗战军人之魂

黄炎培:理必求真、事必求是的爱国者

卢作孚:梦寐毋忘国家难

巩庆海:一个航天人的“神箭”经历

孙越崎:务使中国越过崎岖而达康庄

庄世平:升起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

内容推荐

《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篇)/中国梦我的梦》编著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篇)/中国梦我的梦》取材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主办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记录135位优秀人物典型的励志故事,既有中国当代的行业精英人物,也有虽然普通但业绩突出的青年;既有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也有执著探索的有为之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突出的业绩和独到的影响。他们是时代进步的符号,是中国发展的基石。他们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员,是中国梦的忠实践行者。本书人物主要为爱国仁人志士。通过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励志故事,讲述亿万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引领广大青少年焕发热情与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辑推荐

《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篇)/中国梦我的梦》编著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

《中国梦·我的梦: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篇》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该丛书取材自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专栏。该专栏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主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篇)/中国梦我的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40209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3295391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