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章编著的这本《颜宗》通过可靠的画史文献和有关传世作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查证了明代广东山水画家颜宗的生平行状。他善画山水,初学黄公望,后师法李成、郭熙,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层次分明,平淡中有挺拔雄奇之姿。亦工人物、虫鱼、翎毛、走兽。
图书 | 颜宗/岭南画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万章编著的这本《颜宗》通过可靠的画史文献和有关传世作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查证了明代广东山水画家颜宗的生平行状。他善画山水,初学黄公望,后师法李成、郭熙,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层次分明,平淡中有挺拔雄奇之姿。亦工人物、虫鱼、翎毛、走兽。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朱万章编著的《颜宗》。《颜宗》的内容提要如下: 颜宗是广东绘画史上第一个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关于他的生平、画迹历来知之甚少,更遑论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书钧稽索隐,爬梳大量明清文献典籍,并结合今人相关研究成果,对颜宗生平及其艺术展开深入探讨。 一、生平 颜宗生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约卒于天顺三年(1459),字学渊,广东南海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举人,天顺元年(1457)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天顺三年(1459)署兵部员外郎,因奔母丧,卒于途中。 颜宗曾出任福建邵武知县。作为一个芝麻官,他首先是一位深受老百姓拥戴的好官,史书记载其为政“平易恺悌,置义仓,以救荒悯旱为先”,且善断狱,因而深得民戴。虽然如此,但真正使其扬名于后世的,还是其独特的画艺。他特别擅长画山水,开始学元代的黄公望,山石以雄浑见胜;后来则师法宋代的李成、郭熙,大凡烟云变幻、树木萧森、飞流危栈、峰峦秀拔,无不精深独到,吐自胸中。所以其画风,更多的是来自于宋人的风貌。 颜宗的郡望及活动区域均在南方(广东、福建),史书并无他去过北方的记录。但他却能融北方山水画风于画中,说明其绘画根源更多是来自北派山水。他所写之山水多为平远景色,极尽潇洒清日广之致,苍浑健劲,独具一格。他对于画山水、人物、虫鱼、鸟兽几乎无所不能。 二、《湖山平远图》卷 颜宗是广东绘画史上最早有画迹传世的画家。他的作品目前可以肯定为真迹的,仅有一件《湖山平远图》卷。从画面看,所画景致并非作者长期生活的珠江流域一带风光,更像是北方河谷、山川及相连的原野景色。画面烟波浩渺,一泻千里。画端二骑者与一童子行于林中,远处华屋、宝塔半遮半隐于云雾中;苍松虬劲,山石如卷云。平原上,犁者、锄者各司其事,一派乡间繁忙景象。卷中平畴沃野,极目于万里之外如在咫尺,且层峦浅嶂,寒鹭飞鸦,有截流而渔者,有立于船头而罾者,更有云山藏古寺,游人悠然自得,陶然于景。其山,林木参差,薄雾祥云生紫气;其水,浩荡无边,时有浅山涌沧溟。颜宗在画树木时不在枝节中用墨圈,只点上一堆点,树身用淡墨拖抹,用焦墨画古树枯枝,枝干纵横如“蟹爪”形,在平淡中显示出挺拔、雄奇之态。从画法上看,乃典型的宋人笔意。如果我们将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和《窠石平远图》与此画相比,自然就会发现无论在构图、笔墨,还是在意境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颜宗不像当时的其他画家一样,一味地模仿马、夏,而是在流风之外另辟蹊径,使郭熙一路的风格得到传承。 三、《江山胜览图》卷 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得社会热心人士捐赠一卷署款为“颜宗”的《江山胜览图》卷。该图署款之字迹及其所体现出的时代风格均与《湖山平远图》相去甚远。从书风看,当为清代乾隆时期或以后所书,其印色与款之时代相当。但有意思的是,整幅画之构图、笔法均与《湖山平远图》卷有神似之处。山为平远之景,树为蟹爪之枝,无论赋色、布景,还是意境、气韵,均与《湖山平远图》如出一辙。从时代风格看,也是典型的明代早期作品,明显地传承郭熙风格。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幅颜宗风格的明初山水画。 对于这件极具艺术与文献价值的明初山水画精品,专家意见颇多分歧。关于此画是一幅明画几乎没有异议,但对于是否是颜宗之画则有不同看法。笔者曾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做访问研究,在短暂的半年时间里,对《江山胜览图》仔细辨别、鉴赏,并对照《湖山平远图》反复研究、比较,并参阅海内外所藏同时期的其他山水画作品,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江山胜览图》应该是颜宗所画,但款为后添,拖尾之题跋也是后补上去的。此乃一幅真画假款的范本。 四、历代著录颜宗作品考 颜宗的画迹虽然传世极少,但在明清两代的书画著录中,仍然可以见其不少画迹。据福开森编《历代著录画目》可知,著录颜宗画目之书画著录有七种。另有清人顾复的《平生壮观》和近人张珩的《木雁斋书画笔记》,不在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中,但也有颜宗画迹之著录。 五、与颜宗同时的其他岭南山水画家 陈琏可称得上明代岭南山水画之先驱。他以山水见长。虽然没有画迹可参证其画风,但从其诗歌和有关文献记载可知其受北宋米芾影响尤甚。他自言“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时人罗亨信在《琴轩山水(为姑苏朱以信题)》诗中亦云:“董贾文章世共珍,米高山水尤清致。公余挥翰扫云烟,岩壑陂陀势蔓延。……天光云影含模糊,树色苍苍半有无。”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一幅烟云变幻、墨气淋漓的景象,乃典型的米家风貌。 在陈琏之外,这一时期之画家尚有陈永宽、麦玄中等。可惜二人均没有作品传世。 六、余论 明初画坛,摹古之风盛行。我们在传世的大量明初画迹中可以发现宋代画风的明显痕迹。同样的,在广东画坛也是如此。 正如主流画坛一样,这一时期的广东绘画是以继承宋元画风之遗韵而出现在画坛的。虽然这种绘画时尚阻碍了画家们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但我们在这些有限的画迹中也能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广东绘画在延续宋元流风余韵的同时,也融合了画家本人的艺术个性,其作品(如《湖山平远图》)甚至跻身主流画坛而未遑多让。因此可以这样说。明代前期的广东绘画在呈现盎然古意的同时,又显现出岭南地区特有的生机,这种“生机”成为广东绘画的先声。 这也许便是我们今天讨论颜宗及其同时代岭南画家的意义。 目录 颜宗研究 引言 颜宗生平事略 《湖山平远图》卷 关于《江山胜览图》卷 历代著录颜宗作品考 与颜宗同时的其他岭南山水画家 历来刊载颜宗资料或图版之书影 结语 图版 湖山平远图 江山胜览图 附录 明代广东绘画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颜宗/岭南画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万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岭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2457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2011057730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