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章太炎/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章太炎,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小学大师,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佛学、医学等等,著述甚丰。

华强编写的《章太炎》以简约又不失生动的笔调,叙述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兼作家章炳麟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华强编写的《章太炎》以简约又不失生动的笔调,叙述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兼作家章炳麟的生平事迹,同时展示这位革命者、著名学者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

目录

引言

一、天生的叛逆者

二、《苏报》案前后

三、章太炎与孙中山、袁世凯

四、章太炎的政治主张

五、一代国学大师

六、章太炎与他的弟子

七、桑榆晚景

延伸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俞樾(1821-1906),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朴学大师。俞樾经学功底十分深厚,罢官后移居苏州,潜心学术。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章太炎在诂经精舍跟从俞樾学习近8年,奠定了他的国学基础。

章太炎在家乡余杭跟随外祖父、父亲和兄长学习经史,博览群书,但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朴学训练,没有受过名师的指点。章太炎的不足之处在诂经精舍经过俞樾的点拨后,学业大有长进。章太炎深受俞樾校正群经、研读诸子的影响,在这两方面着力最勤,收获也最大。

诂经精舍的教学很有特点,俞樾鼓励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问,提倡教学相长。章太炎深厚的国学功底,一经俞樾点拨,很快便掌握了通过训释诸经疑难字句名物,进而阐明经文本义的方法,在同侪诸人中成绩斐然,受到俞樾的器重。章太炎在读书时养成随手记笔记的好习惯,凡心得体会、疑难杂感,一一记录在案。他就周秦以降的经学文字、典章制度、名物考订等撰写了若干札记,其中30多篇收入俞樾主持的《诂经精舍课艺》第7集和第8集,其余汇编为《膏兰室札记》4卷。

在诂经精舍学习期间,’章太炎得到当时著名学者高学治、谭献、黄以周、孙诒让等人的指导。这些著名学者与诂经精舍掌门人一样,终其一生最大的快乐和享受,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除了学问还是学问。成名以后的章太炎手不释卷、衣着随意、生活简朴、不苟言笑,这些性格的养成可以说是诂经精舍和一代著名学者熏陶的结果。

章太炎在诂经精舍学习的8年,是古老的中华大地风云跌宕的8年。时代的风雨吹皱了西子湖的一池碧水,也吹动了诂经精舍古朴的窗帘。章太炎在诂经精舍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受到了西学的影响。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陆海军一败再败。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中国海军舰队竞被“蕞尔小国”打败。第二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地赔款。消息传来,原来一直埋头书本的章太炎义愤填膺,恨兵之不强,国之不富。

不久,从北京传来“公车上书”的消息,身在诂经精舍的章太炎拍案叫好,并开始关注康有为。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11月,上海强学会随之成立。章太炎闻讯后立即汇去16元钱,要求人会。章太炎说:“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设强学会,余时年二十八岁。先是二十五岁始居杭州,肄业诂经精舍,俞曲园先生为山长,余始专治《左氏传》。至是闻康设会,寄会费银十六元人会。”

章太炎希望能以古今中外的良方妙药改造中国,愈来愈感觉诂经精舍的空气过于沉闷,他希望走出书斋。这时,他开始关注一份刚问世不久的报纸一时务报》。《时务报》是1896年8月由梁启超等维新派在上海创立的报纸,专门宣传变法维新。12月29日,章太炎提笔给《时务报》经理汪康年写了一封信,对如何办好《时务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封信引起了梁启超和汪康年的注意。1897年初,章太炎接到了《时务报》的正式邀请,决定离开生活了八年的西子湖,离开学习了八年的诂经精舍。

章太炎的决定,遭到了他的老师俞樾的激烈反对。俞樾认为学人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板凳甘坐十年冷,不要追逐政治的时髦。然而,章太炎决心已定,他不顾老师的一再挽留,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号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开始了他的政治毕涯

章太炎到上海后,受到梁启超和汪康年的欢迎,被安排在《时务报》任职。《时务报》是维新派的喉舌,每10天出版一期。1897年2月22日出版的《时务报》刊登了章太炎出任撰述后的第一篇时评文章《论亚洲宜为唇齿》。3月3日,章太炎在《时务报》发表《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一文。章太炎的两篇政论文章洋溢着一股豪情与冲动,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P10-13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备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位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章太炎/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47289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9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2015029723
中图分类号 B259.2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3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