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仲主编的《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包括小说、诗歌、评论、理论、文化研究、书评、美术等几部分,广泛关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重点介绍国外作家作品研究和批评理论的趋势和动向,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借鉴,展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
| 图书 | 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文仲主编的《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包括小说、诗歌、评论、理论、文化研究、书评、美术等几部分,广泛关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重点介绍国外作家作品研究和批评理论的趋势和动向,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借鉴,展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 目录 小说 孙婷婷 论莫泊桑《奥尔拉》的叙述策略和文体特点 [法]莫泊桑 奥尔拉孙婷婷译 诗歌 程文 《哈瓦那的学术谈话》与史蒂文斯的诗人观 [美]史蒂文斯 哈瓦那的学术谈话 程文译 评论 王军 薄伽丘和《十日谈》的另一种解读——纪念薄伽丘诞辰七百周年 程虹 论自然文学中的声景 柯彦玢 《艰难时世》与《劳苦世界》:从“诗”到“史”的演变 李明明 20世纪末的德语戏剧:1980—2000 罗晨 王丽丽 从曼布克奖看当代“英国性”问题 许志强 布尔加科夫“黑弥撒”对歌德《浮士德》的继承与改造 龙瑜成 再战“红轮”:索尔仁尼琴的“两部分”小说 李国辉 英美“自由诗”术语的谱系:1908—1919 理论 [美]J·希·米勒 申丹《短篇叙事小说的文体与修辞:显性情节后面的隐性进程》序言 王彦头译 周慧 文学理论在美国大学的三种传播模式 周韵 西方文论关键词:先锋派 何畅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殖民生态批评 文化研究 胡素情 两种生成观:兼论《呼啸山庄》中的女性歇斯底里 马晓冬 “彼得三次不认主”之解读 徐颖 乔治·艾略特与圣经高等评断学 黄弋 柯尔律治文学释经思想探析 书评 张燕 评《世界变了:艾丽斯·沃克访谈录》 美术 吕莱 塞尚 [法]塞尚 圣维克多山(封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文仲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710025520020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9 |
| 宽 | 183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