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精)》中,作者质疑詹姆斯·乌登从文化(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侯孝贤,认为应从地域、历史的角度切人,主张回到与侯孝贤不可分割的台湾独特的历史经验中去,由此详细考察了台湾(战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以及侯孝贤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成长与创作经历。
图书 | 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精)》中,作者质疑詹姆斯·乌登从文化(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侯孝贤,认为应从地域、历史的角度切人,主张回到与侯孝贤不可分割的台湾独特的历史经验中去,由此详细考察了台湾(战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以及侯孝贤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成长与创作经历。 内容推荐 侯孝贤是我国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字誉世界的电影大师,重要作品包括《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和《海上花》等。《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精)》完整全面地论述了他迄今的创作生涯,阐明了他独一无二的成就与风格的形成及演变。作者詹姆斯·乌登认为侯孝贤电影反映了台湾独特的历史与地理状况,并且只可能诞生于那种环境之中。本书也考察了侯孝贤电影对其他亚洲导演的区域性影响。 目录 致谢 导论 侯孝贤的问题 第一章 侯孝贤与台湾经验 1949年前的历史“说法” 侯孝贤与战后台湾经验 侯孝贤与战后政治经验 侯孝贤与战后经济经验 侯孝贤与战后文化的缓慢解冻 台湾电影工业中的侯孝贤 第二章 侯孝贤与台湾新电影 1980年代的台湾 台湾电影文化 危机中的电影工业 《儿子的大玩偶》 《风柜来的人? 《冬冬的假期》 《童年往事? 仅恋恋风尘? 《尼罗河女儿》 第三章 还原历史:《悲情城市)(1989)与《戏梦人生》 被遮蔽的日本殖民背景 “二二八事件”:台湾身份的沸腾血泊 《悲情城市》:一个空前的文化事件 《悲情城市》的文本现象:先体验,后理解 1989一1993:《戏梦人生》前的长久沉默 《戏梦人生》:浮云连缀的电影 未经修饰或想象的历史? 第四章 再见过往:新的侯孝贤 《好男好女》 《南国再见,南国》 《海上花》 侯孝贤的“中国性” 结论 新千年的侯孝贤 《千禧曼波》 《咖啡时光》 《最好的时光》 《红气球之旅》 侯孝贤:不仅是一座岛 中英术语对照表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詹姆斯·乌登 |
译者 | 黄文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039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5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2 |
CIP核字 | 2014038835 |
中图分类号 | J9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9 |
宽 | 15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0-670号 |
版权提供者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