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建编著的《落地麦田野课堂》内容介绍:落地麦,田野里的一颗麦子。自由,清纯,本性,有光泽。田野里的每一颗麦子,都是有思想的。他远离了赛课,远离了打磨,在田野里获得自由生长。对每一颗种子而言,没有了自由,就没有成长。正如落地麦自己所说的,课堂就是我的田野。多听听孩子的,少听一点专家的。才能葆有一颗童心。
图书 | 落地麦田野课堂--耕种语文成长智慧/木犁文丛/梦山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发建编著的《落地麦田野课堂》内容介绍:落地麦,田野里的一颗麦子。自由,清纯,本性,有光泽。田野里的每一颗麦子,都是有思想的。他远离了赛课,远离了打磨,在田野里获得自由生长。对每一颗种子而言,没有了自由,就没有成长。正如落地麦自己所说的,课堂就是我的田野。多听听孩子的,少听一点专家的。才能葆有一颗童心。 目录 课堂一 语文,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 教学实录:牢记历史面向和平 教学手记:英雄自有本色在 编辑漫笔:教育要让人向往伟大 教学评论: 重要的是体会英雄气概 只想问孩子几个简单的问题 价值观教育要兼顾语言训练 忘记历史就是一种背叛! 我们不能延续仇恨 理性处理“日军行礼” 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疼 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 年度综述:教育从儿童出发 教学文本:狼牙山五壮士 课堂二 教育,如何保持一份儿童视角? 文本解读:和伯父的对话 教学实录:鲁迅,永远的伯父 教学手记:从“伯父”到“鲁迅” 教学评论: 小学语文课的儿童文化视角 让母语教育回到儿童本位 让孩子们走近鲁迅 做“童年生态”的自觉守护者 今天我们如何讲鲁迅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亲近鲁迅 感受鲁迅先生的精神 让鲁迅变得可以亲近 以儿童视角建构“鲁迅”意义 我与鲁迅教学的愉快记忆 亲近鲁迅:充满温暖的发现之旅 教学文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堂三 语文教学,“求证”还是“发现”? 教学实录: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 教学手记:充满生命快感的发现之旅 教学评论: 语文课堂的田野性格 他改变了“庄题先行”的方向 坦率、自由和具有探索性 评述及教学内容开发 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教学内容:“定”与“不定”的统一 再谈几点朴素的认识 管窥香港语文与内地语文的差异性 教学文本:将相和 课堂四 人生识字糊涂始? 教学实录:和孩子们玩汉字 教学手记:汉字有光 教学评论: 从识字到启智 汉字是语文教育之魂 回到母语教育的源头 从“智慧”与“文化”说起 寻找汉字之母 我的课堂我的田野(代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落地麦田野课堂--耕种语文成长智慧/木犁文丛/梦山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发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597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23.202 |
丛书名 | 木犁文丛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