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恕(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内容
编辑推荐

系列丛书《国学百家讲坛·儒学分卷》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筛选,汲取儒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华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和形象的阅读形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也为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打开一扇窗口。由宋一夫主编的这本《国学百家讲坛(彩版):恕》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中的核心命题“恕”。

内容推荐

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国学百家讲坛》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十二大核心命题“仁、义、礼、智、信、诚、孝、恕、忠、廉、中庸、知行”。本册《国学百家讲坛(彩版):恕》的核心命题是恕。

恕是儒学中的重要伦理范畴,指以仁爱之心待人。恕,是心字上有个如字,即以己心如别人心,以别人心如己心之意。《说文解字》:“恕,仁也。”恕是狭义的仁,是仁的核心和出发点,即“推己及人”为恕,用自己的好恶去推想别人的好恶。恕是人通过内省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所以恕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曾子说:孔子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国学百家讲坛(彩版):恕》由宋一夫主编。

目录

国学漫谈

孔子·说恕

孟子·说恕

《左传》·说恕

《大学》·说恕

《中庸》·说恕

荀子·说恕

王符·说恕

荀悦·说恕

张载·说恕

二程·说恕

真德秀·说恕

朱熹·说恕

王廷相·说恕

陈确·说恕

曾国藩·说恕

试读章节

鲍叔牙屈己让相

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个大政治家,一个是管仲,一个是鲍叔牙。鲍叔牙主动把相位让给管仲。管仲辅佐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曾就此称赞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当时,齐国的商业比较发达,鲍叔牙和管仲这一对好朋友就合伙经商。鲍叔牙有钱,就多拿出一些做本钱;管仲家中贫穷,本钱就出得少。他们的买卖经常赚钱,每次分红利的时候,管仲都要多分一些,而鲍叔牙却要少拿一些。鲍叔牙手下的人对这种做法都很不满意,当着鲍叔牙的面说管仲贪得无厌。鲍叔牙却解释说:“你们误解他了,他不是贪图这几个钱。他家里生活困难,靠这些钱养家度日,我自愿让他多分点。再说,管仲这个人,经营有道,又善于理财,我们合伙做买卖,他也出了不少好主意。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我很乐意这样做,你们不要大惊小怪的。”手下的人听鲍叔牙这么说,都很佩服他的豁达大度。这话传到管仲耳中,管仲深受感动。

后来,两人又一起从军作战。不过,每次出征,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落在后面;而退兵的时候,他又跑到了前头。同营的士兵们都说他贪生怕死,不愿意和他一起打仗。鲍叔牙听了这些议论,就替管仲辩解说:“管仲家里有年迈多病的母亲。他常常想着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是胆小怕死。像他这样勇敢顽强的人,现在还真不多呢。”

鲍叔牙总是替管仲辩护,甚至连他的缺点都加以掩盖。这是因为他了解管仲,对管仲的才能十分爱惜。管仲为此十分感慨地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齐僖公在位的时候,让管仲担任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担任公子小白的师傅。鲍叔牙认为小白年幼,又无突出的才能,不愿意接受任命,但又不好推辞,就称病不出。管仲和朋友同去看望鲍叔牙。鲍叔说:“前人常说: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现在国君知道我没有才能,才让我辅佐小白,我确实想不干了。”管仲说:“现在国人都厌恶公子纠的母亲,以至厌恶公子纠本人,而同情没有母亲的小白。诸儿虽然是长子,但品性卑劣,前途未卜。将来统治齐国的,非纠和小白莫属。我了解小白的品性,将来他必能成大事。”在管仲的耐心劝导下,鲍叔牙终于答应接受任命辅助小白。

齐僖公死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异母哥哥齐襄公继位。齐襄公又昏庸又残暴,辱骂大臣,压迫百姓。管仲、鲍叔牙知道他不会有好下场,两人一商量,决定出走。管仲带着公子纠到鲁国避难去了,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去了莒(ju)国。

不久,齐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急着回国夺取君位。鲁国国君鲁庄公决定亲率三百辆兵车,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带三十辆兵车到半路上去拦截小白。管仲看小白端坐在车上,乘其不备,拈弓搭箭,向他射去。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中。

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就和鲁庄公陪着公子纠慢悠悠地向齐国进发。其实管仲只射到了小白的带钩,小白乘势咬破舌尖倒下装死。鲍叔牙立即陪侍小白抄小道抢先回到齐都临淄。小白被立为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立即任命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推辞说:“治理国家,结交诸侯,率兵作战我都不如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曾经用箭射我,想要我的命,我怎么能用他!”鲍叔牙开导齐桓公说:“管仲用箭射你,正是他忠于公子纠。你如果任用他,他不仅会射别人,还能为你射天下。”

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发兵击败了鲁国,强令鲁庄公杀死了公子纠,派使者接回了管仲。齐桓公向管仲请教富国强兵的办法,管仲讲得头头是道,二人相见恨晚。于是,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鲍叔牙甘愿做他的副手。在管、鲍二人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鲍叔牙虚己待人,不谋高位;齐桓公不记私仇,善于用人,留下了千古佳话。

晏子拒绝挨新房

晏子,名婴,春秋时期担任齐景公的相国。他以严于律己、力行节俭的美德,名显诸侯。

有一天,齐景公来看望晏子,车夫停下华丽的马车,请齐景公下车。齐景公看了看那荆柴的门户,低矮的茅屋,竟不肯下车,向车夫问道:“你是不是弄错了?难道相国就住在这种地方?”车夫连忙回答:“回禀主公,晏相国确实住在这里。我前去通报一声。”

晏子疾步走出柴门,迎接齐景公进入室内。齐景公打量一番,屋中没有豪华的陈设,白垩(e)土涂抹四壁,虽说简陋,倒也整洁,就对晏子说:“你这房子低矮狭小,还阴暗潮湿,又离集市太近,整天吵吵闹闹,简直没法住。我给你换一处环境幽雅、宽敞明亮的住所吧!现在就可以安排,你明天就搬家吧。”

一听齐景公要为自己换一座好房,晏子一口拒绝说:“我的祖先就居住在这里,我要是不能承继先人之居,那是不孝呀。何况这里离市场很近,买东西也方便。不必麻烦主公换房了。”

齐景公听晏子这么说,就开玩笑地问:“你离市场近,知道什么货物贵,什么货物贱吗?”

当时,齐景公在国内施行酷刑苛法,动不动就处以刖(yue)刑,砍去百姓的双脚。所以,齐国卖假脚的生意兴隆,而卖鞋的行业却很萧条,还常卖不出去。晏子就乘机回答说:“踊贵而屦贱(假脚贵而鞋子贱)。”

齐景公问道:“这是什么缘故?”晏子严肃地回答说:“齐国的刑罚太多太重啊!”听完晏子的话,齐景公脸上现出羞愧的神色。他当下决定从今以后减免酷刑。

齐景公回去以后,心里还惦着晏子房子的事。他认为一国之相住在那样破旧的住宅,有损于相国的威严,既显得国君不贤明,又显得齐国不够富庶。既然晏子不愿意换房,那就找机会给他另盖一座。

恰好机会来了。鲁国有事情要与齐国协商,齐景公就任命晏子为使臣,出使鲁国。晏子走后,齐景公就命主管工程的官员,监督工匠,为晏子另造新宅。他决定让晏子的左邻右舍搬走,拆毁他们的房屋,来扩建晏子的住宅。  等晏子从鲁国返回的时候,他的新居已经建成了。晏子听说了这件事,就不去新居,而让车马停在郊外,派人去向齐景公禀报他的意思。来人传达晏子的话说:“我贫穷愚顽,您扩建了我的住宅,我的罪过太大了。”齐景公对来人说:“你回去把晏相国叫来,我当面对他说。”

齐景公一见晏子,开门见山地说:“相国住的环境太污浊,房子又小。所以,我替你扩建了,希望你住下,你会对我的安排满意的。”晏子回答说:“我的房子虽然扩大了,可是搬走的邻居却不满意,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刚才来时,我看到旧居还在,请允许我还住在旧屋,把新房让邻居们。”齐景公见晏子的态度非常坚决,也只好答应他的请求。

然而,齐景公仍一心要让晏子住新房。有一天,他想好了个理由,对晏子说:“我想早晚都能见到你,替你在宫内建一所房子怎么样?”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退能不失显名,进能约束自己,只有最贤明的人才能做到。您想让我住近点,实际是使我远离了您。还是不要造新宅吧。”齐景公反驳说:“先君桓公赐给管仲一大块土地,管仲没有拒绝,您为什么要拒绝呢?”晏子站起来,恭敬地说:“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想,这恐怕就是管仲想的不周到,而我偶然想对了吧?”晏子始终没有换房、扩房、建房。

陋室不陋,在于主人安贫乐道,不与民争利。晏子在住宅问题上,表现了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

P30-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恕(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一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10899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0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