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诚(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内容
编辑推荐

系列丛书《国学百家讲坛·儒学分卷》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筛选,汲取儒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华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和形象的阅读形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也为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打开一扇窗口。由宋一夫主编的这本《国学百家讲坛(彩版):诚》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中的核心命题“诚”。

内容推荐

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国学百家讲坛》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十二大核心命题“仁、义、礼、智、信、诚、孝、恕、忠、廉、中庸、知行”。本册《国学百家讲坛(彩版):诚》的核心命题是诚。

诚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命题之一。诚,本义为诚实无欺或真实无妄。诚这个古老的哲学范畴,是从道德范畴中演化而来的。在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中,在塑造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上,诚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进步作用。因为它具有跨时空的真理性,并与人类相伴始终。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人们精神世界的建设,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现实意义尤其可贵。

《国学百家讲坛(彩版):诚》由宋一夫主编。

目录

国学漫谈

《中庸》·说诚

孟子·说诚

荀子·说诚

《大学》·说诚

韩愈·说诚

李翱·说诚

王安石·说诚

周敦颐·说诚

张载·说诚

二程·说诚

朱熹·说诚

陈亮·说诚

叶适·说诚

李贽·说诚

王夫之·说诚

试读章节

卞和三献璞玉

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名叫卞和,在山中以砍柴为生。

这天,卞和在山上打柴,忽然发现一块大石头和一般的石头不太一样。这块石头有一个铜盆那么大,它的花纹和颜色都很不一般。凭着自己的经验,卞和认为这块石头里面一定有一块非常大的宝玉,可以雕琢成一件国宝。他找来一些石匠、玉工、商贾,大家都说这是一块无价之宝。但是这种美玉,只能献给帝王家,作为镇国之宝,平民百姓家里不能保留,否则这种珍宝会给人带来灾祸的。

卞和决定把这块璞玉献给楚王。当时在位的是楚厉王熊晌。楚厉王派人找来玉工辨识这块玉石。玉工说:“这就是块石头。”楚厉王顿时大怒,觉得一个卑微的砍柴人竟然敢诓骗自己,立刻命人砍断了卞和的左脚。随后,卞和被斥退,悲伤离去。

后来楚武王熊通杀了熊晌的儿子,夺取国君之位。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用兵攻打邻近的随国(今湖北随州),目的是要让随国做其附庸。同时,他逼迫随侯向周天子报告,不要再把楚按子爵对待,应封楚为王。周天子认为这是犯上越礼之举,拒绝封楚为王。公元前704年,胸怀“要管中国之政”的楚武王熊通自立为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正所谓“王不加我,我自尊耳”。

楚武王称王后,继续用兵征伐,要树立一方霸主之位。卞和再次把那块璞玉献给楚武王。楚武王命玉工审视了一番。玉工说:“大王,他曾用这块顽石诓骗先王,现在又来骗您了。”于是卞和的右脚也被楚武王命人砍断了。

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暮年之时,他再次带兵大举伐随。征战途中,楚武王病死。

武王之子熊赀(zi)继承王位,他就是楚文王。这时卞和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他坚信自己手中的璞玉是无价之宝,献给君王的一片赤诚依然如故。但是,他失去了双脚,已无法亲自到郢都献宝,只得抱着璞玉,坐在一个蒲团上,用手支撑着,一点一点地挪到山前,放声痛哭。他一连哭了三天三夜,只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就连山上的鸟兽也跟着发出阵阵哀鸣。眼泪哭干了,流出来的是一滴滴的鲜血。

楚文王听说这件感动人心的事后,派了一个使者去问卞和:“天下受过刖刑、砍去双脚的人不计其数,没见过别人像你这样悲哭,这是为什么?”“我并不是为我的双脚而痛哭。我是痛心这个世道啊!”卞和回答。“请讲明白。”“宝玉被视为顽石,赤诚被诬为诓骗,这才是我泣血三天的原因。”

卞和说着,把璞玉交给了使者,请他带回郢都。楚文王让玉工用刀钻凿开璞石,按照它的自然形态雕琢成一块晶莹剔透举世无双的圆形宝玉,白得像秋天的满月,一点瑕疵都没有。为了纪念几十年如一日茹苦含辛、赤诚奉献的卞和,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卞和蒙冤三十四年,才得以昭雪。和氏璧阅尽沧桑,浸透血泪,最可贵的是融入其中的一片赤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春秋战国之际,楚国有一个名叫熊渠子的人,力大无穷,善于射箭。他仰慕楚国著名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的绝技,刻苦练习,增强臂力,提高视力。不久,果然练就一身百发百中的本领。每次出去狩猎,总是箭不虚发,飞禽应声落地,走兽望风而逃。他的随从都愿意跟他出去纵马驰骋,追逐那被他射伤的黑熊、老虎、豹子、麇鹿。熊渠子一高兴,还会赏给他的随从一只熊掌,一对鹿角。所以有些少年专门愿意看熊渠子练习射箭,用手给他端着箭靶,以显示自己勇敢无畏,体验利箭带着风声飞向自己的滋味。

有一天,熊渠子率领十几个人到山上去打猎,射中了一只鹿。这只中箭的鹿没命地逃跑,钻进了一片人迹罕至的森林。古代楚国到处是湖泊和森林,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熊渠子一看带伤的鹿要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走,大叫一声:“给我追!”接着策马狂奔,第一个冲进了森林。随从们也一字儿排开,追进了密林。这是一片原始森林,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林中横躺竖卧着许多倒地而未朽烂的树木。骑手们在密林里兜了几个圈子,那头受伤的鹿早已逃得无影无踪。转眼间,夜幕降临,狂风大作,雷声隆隆,虎啸猿啼,林中怪鸟发出阵阵哀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这次出发时,熊渠子没有做夜间围猎的准备,连一束火把也没带来。漆黑的夜空,看不见月亮,看不见星斗,只有时远时近的闪电偶尔在黑色帷幕一般的天宇间撕开一道道口子,旋即又闭合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大雨倾盆而下。熊渠子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就命令手下人在草丛中寻找山径,打算返回庄园。可是,这里从未有人来过,哪里有什么路呢?十几个人牵着马摸索前进,摔倒了,爬起来。摔伤了腿的,刮破了衣服的,渐渐多起来。好不容易趟出一段路,已是筋疲力尽,又累又饿。坐下来休息,又发现这儿还是刚才坐过的那个地方。熊渠子一行迷路了。忽然,有人抬头发现夜空的乱云缝隙中,有几颗星星诡谲(gui jue)地眨着眼睛。擅长观测星宿的熊渠子透过滚滚而过的低云,很快找到了北斗星,确定了方向,号令手下人借着星光上马疾行。不知跑出了多远,突然一个闪电,照得每个人脸色惨白。这些饥肠辘辘、惊魂未定的猎人,瑟瑟缩缩,踟蹰而行,互相观看,如见鬼魅(mei)。

“老虎!”一个胆子最小的随从突然叫喊一声,倒在地上。“在哪儿?”熊渠子大声喝问。

“就在那边草……草丛里,我……我刚才也看……看见了。”另一个胆小鬼一边嗫嚅(nie ru)回答,一边用手指了指。“闪开!”熊渠子摘下雕弓,搭上利箭,运足浑身力气,向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射去。只听“嗖”的一声,然后看见一束火星,向四面八方进射,接着传来铁器撞击石头的“嘎嘎”声。吓得跟前的几个随从急忙趴在地上,以为眼前又打雷了。

熊渠子虽然箭法高强,射过无数次箭,也从未见过火花四溅、声音震耳的景象,就派手下最得力的一个助手去察看虚实。这位助手拔出佩刀,一个箭步蹿到“老虎”身边,举刀就劈,只听“当啷”一声。伸手一摸,又冷又硬,便大声禀报主人:“那不是老虎,是一块石头。”这时天已快亮了,东方露出一抹鱼肚白。熊渠子上前去看,只见箭镞、箭杆全陷进石头里面去了,箭尾翎毛也嵌入一半。

转过身来,拉弓搭箭再射,只在石头上划了一道白印,箭镞脱落,滑到草丛中。

熊渠子射石没(mo)羽的神力,可能是由于情急使出全力超常发挥。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P30-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诚(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一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10875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0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