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优美的散文
内容
编辑推荐

周伟编著的《最优美的散文》其中精选了阿贝尔、杨献平、习习、江少宾、范晓波、陈洪金、张利文、吴佳骏、朱朝敏、周伟等优秀散文。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一种向善的力量将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

内容推荐

周伟编著的《最优美的散文》内容简介: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

散文的魅力是如此的无穷无尽,永远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阅读散文不仅会让你的心灵在此间锤炼、重生,深刻感悟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还能让你从中汲取智慧,让你看到生活梦幻诗意的另一面,从而不再疲惫和厌倦。

《最优美的散文》是一本畅销的散文精选。

目录

阿贝尔

作者自荐:春绘

主编推荐:怀念与审判

创作谈:写作,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相关评论:阿来等人评点阿贝尔散文

杨献平

作者自荐: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主编推荐:我的乡村,我的痛

创作谈:我的散文观

相关评论:西北是一种品质——读杨献平

习习

作者自荐:六月某日:飞翔和游走

主编推荐:青青豌豆尖

创作谈:开始和终结

相关评论:岁月如花珠玉晶莹——评习习散文

江少宾

作者自荐:说出你的忧伤

主编推荐:倦鸟

创作谈--内心的花园

相关评论:描绘心灵生活的图景——江少宾散文读评

范晓波

作者自荐:像石头一样飞

主编推荐:向上生长的糖

创作谈:被一朵花拖累,开着

相关评论:生命与文本互文的写作——关于范晓波的散文

陈洪金

作者自荐:池塘里的魂

主编推荐:后山

创作谈:注视村庄那棵大树

相关评论:站在乡村的背面苦吟——读陈洪金的《灵魂的地址》

张利文

作者自荐:走来走去

主编推荐:窗外的事情

创作谈:像叶子那样叙述

相关评论:渔人的道路和意义——渔人的灵魂之美

吴佳骏

作者自荐:麦粒的重量

主编推荐:刻录的细节

创作谈:灼烫的光焰与守望的图腾

相关评论:写作的重量——吴佳骏散文读评

朱朝敏

作者自荐:古樟的眼睛

生编推荐:春天的词语,四个譬如

创作谈:遗忘之上

相关评论:江南莲开云水间——朱朝敏散文印象

周伟

作者自荐:春风桃花土酒

主编推荐:推乡村人物

创作谈:散文的样子

相关评论:谁还记得乡村的风景——读周伟的散文

试读章节

春绘

春水

不在河谷、溪流、泉井。接近春雨,但亦不在春雨。在身体里,但不是血液,不是脊髓,类似淋巴,而要准确描述只能给出一个词语:虚无。冬天它是封冻的,处于沉睡状态,就像秋天日渐归山的草叶,就像中年后日渐落草的性。阳历二月,农历三月,它解冻,破冰,先是舒缓地流动。起伏,荡漾,渐渐变得急切,从中央开始激荡,一圈圈,波及边缘。这春水是新绿的,像明前茶,但不是新发的草芽,而是混合了几十年的绿。

对春水最为准确的描述是一潭,但绝非深不见底,或许刚刚苏醒的时候还只如桑叶上的一滴朝露。春水的深度来自我们对它的测试,而它的疯狂又来自地球公转导致的我们的血液的倾斜。春水让我们失眠,全部的痛苦不是我们想占有,而是想交出。其实我们负担不起的岂止是春天!

春雨

在窗外下响,从午夜开始。我喜欢整夜的春雨,开着窗睡,滴滴答答,不仅把雨声带进了梦,把空气的湿润也带进了梦。窗外是一棵花椒树和一棵棕树,失眠的时候我分辨得出雨打花椒树和雨打棕树的声响。我总感觉夜里的春雨是栅栏,而我是栅栏里的羊,卧在隔年的草料里。

春雨里的泥巴味是我最喜欢闻的。泥巴味里包含了黄泥和白泥,以及刚刚苏醒的蚯蚓的味道。我不大喜欢闻春雨里的草芽味和花香,特别是花香,我感觉它们像是在春雨里调和了奶油。好在春雨总能把花瓣的味道压住一些。不再是少年后,春雨不再与忧伤有关,但念想却是与年岁无关的,目光穿过迷蒙的雨丝忆想几乎等同于虚无的人事,那种感觉依旧是艺术的化境。是否有一角鲜亮的衣裙在烟雨里呈现,是否有几缕琴声从湿漉漉的花树背后传来,是我寄予无聊人生的希望。琴声是否是我们熟悉的那种——幻化中的纤纤素手,停泊在灵魂中的山丹丹,都已经成为丝绸的饰物或者博物馆的玉器。

我总是想在春雨中穿过一望无际的荒野。灌木还没吐绿,四下都还看不到春天的迹象,更无从预示夏天。我感觉自己像荒野中的杜鹃一样地冷。很近,就在眼前,几乎抬头便能看见山巅的雪——春雪,它仅仅是一个的概念,一个直觉的词语。我很关心走出荒野会不会是泥泞,现在到处都打了水泥路,要在春雨里踩着泥泞回家几乎不可能了。

春风

春风拂面,这面是一张一张的脸。这“脸面”,倒是非常适宜与春风搭配。不过这里的春风,不包括寒流,仅仅是混合了草芽味道和花瓣味道的温暖的惬意的春风。这“脸面”自然只是粉面,渗透不出、也停留不下思想。有思想渗透和停留的仅当是脸,有些沧桑,有些疲倦,甚至有些萎靡和沮丧,这样的脸更适宜春寒之风的吹拂。

大多数人都喜欢吹粉面的春风,因为粉面春风在我们的身体上一晃就过了,进不到灵魂,制造的惬意完全是一种生理快感。不过也蛮过瘾。即使是粉面的春风也能吹皱我们苏醒的春水,在皱里藏下了我们只能在被卧独享的隐私。要是你的气质敏感细腻,你很可能单凭触觉就分辨出春风所包含的成分,什么柳絮呀,什么青杠呀,什么水仙什么黏土呀,就像年轻时候在绷于菩提树和无花果树之间的吊床上分辨我们自己粉红的器官。

春天越来越多被病毒感染,春风里有越来越多的沙尘,乍暖还寒,春风又见雪,本该孕育思想,铸造粗犷、奔放的脸,邀请灵魂,可是我们的肉体已经丧失了装载灵魂的机能,不能匹配是我们潜在的危险。有时候一个人走在柳林,看见山顶的沙尘,真希望拂面的春风里夹杂上冰雪,夹杂上石块。

我希望与春风的关系是裸行有矮灌木围抱的荒野,以便看清自己除了肉身之外,还有什么。

春花  今天,很少有人在赏识春花的时候还保留着真诚。说春花美,说春花香,都是顺口打哈哈,眼睛很难在花瓣上停留,更别说进入花蕊了。他们欣赏的只是春花外在的色,而且不是某一朵春花的色,而是春花一统的色。

我着迷于春花从枯枝抽出的过程,它的幽秘和神异是我们的想象力与理智无法企及的,要想得到一个满意解释,唯一的手段就是借助“上帝”。先是春梅,然后是野樱桃花、野桃花、野梨花。更多的是叫不出名的花,有的细腻、娇嫩,像处女,花蕊花柱如丝如玉,上面扑着初雪;有的简朴、素淡,如村姑,花瓣花蕊皆本色。不需要知识,单凭本能和直觉,我们便可以从那些被春雨打湿的花蕊洞见性的秘密。它的构造,它的色泽,它的气味,吻合了我们自己肉身和灵魂里最神秘的曲调。

兰的苞修长,蕊和柱清秀巧妙,点点棕色的芝麻粉,提醒我们精神性的兰也有物质的一面。我们家后阳台的两盆兰差不多整年都是被忽略的,只有春天开花的时候才被注意到。铁栅栏里的茶花今年只有一个苞蕾,默默无闻地青,默默无闻地透红,默默无闻地绽放。一个苞蕾,一花独放,在铁栅栏,每一次看见它的感觉都是羞愧。

不只是春梅,大多数春花都有遇见春寒的经历。它们的冷看不见,但能够感觉,因为它们是远比我们要娇弱的虚无。好在它们也有一个集体,在山崖或者退耕还林的斜坡。也有为数不多的孤独者,在桃花水泛涨的河岸的石缝,或者在通村路边坍塌的泥石流上,冷已经传达到了它们发紫的嘴唇。春天的寒流不只让春花苍白,也让我们苍白。在春雨过后的清寒里看春花,明知道它们是昙花一现,感觉却又真真切切是永恒。四面的山脉以适度的坡度把不同种类的春花装裱成画卷次第地展示给我们,我们却担心画卷太薄,稍不留心就会被春风更换掉。

春花秋实。经过了烦闷、疯狂的夏,我们会怀念春花的清丽和春寒中的那份苍白。

春色

像激情型画家的运笔,春色是地表一年一度没有办法克制的欲望,也像年轻女人卵巢的出血。

春色的主调是绿,从点点嫩绿到片片翠绿。绿中缀了花白花红。大面积种植油菜的地方,金黄是主调。梨树林的主调是娇媚的白,白到接近丧事,而桃园的主调是粉红,粉红集体孤芳自赏。樱桃花最早开,几乎是擦着冬天的边儿,没有一点点绿叶陪衬。春风春雨也都还在玉门关里,所以樱桃花开的自然环境并不好。等到日本樱花开的时候,四野的春色都已经浓重了,柳叶成了媚娘的眉,刚下过的夜雨沾在花瓣上,公园里孤零零的日本樱花便有些像穿木屐的艺伎了。被描在浮世绘里的艺伎真是不缺乏春色。

阳春的寒潮已经不能让春色凋敝了,最多影响到我们对它的光感色感。把寒流关在门外,重新点燃炉子,泡一杯明前绿茶,不管是感念中还是窗外春色依旧满园。春风吹它的,春雨落它的,不用去悲悼那些早了几天飘落的花瓣,不要去感怀雨中落花如何美人薄命,你要是注意到绿叶背后已经圆润的青果,就不会悲天悯花了。

我偏爱夜雨过后湿漉漉的春色,明净、饱满,春色也质感倍增,从山腰到山脚,春色都是按大自然的某个参数有序递增的。你是否留意过那些新绿或者花白花红间的棕色,一条田埂或一块草地的棕色,滋润,简直是一种死后的安静与丰盛,且不单单是死后的肉身。把棕色纳入春色的范畴或许不只是视觉的学问。P2-6

序言

散文是什么?

散文不是什么。

散文的功用有哪些?

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的:我们需要用它来审美。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诚如作家史铁生所说:“我们有了家有了艺术,我们再也不孤寂不犹豫,再也不放弃。”

散文的方向,散文的道路在哪里?

风起绿洲。我总是相信:散文应该是有多种方向的。一种方向就是一种可能。

对于道路,奥地利作家费兰茨·卡夫卡有一句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大道无道。道亦有道。

散文也是要有一种精神的。我记得美国女诗人爱玛·拉扎罗丝有这样一首诗:送给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波的人们/一齐送给我/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散文不是一种语言的堆砌物,而是一尾幸福的火鲤鱼。

散文热了,流行了,泛滥了。

我们静观吧。看清浅池塘,江河深处,各色鱼等游嬉水中。唐代张炎有词句说得好:“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

我们不想引导读者,我们更不能欺骗读者。

因为,读者就是静看鱼忙的那个人!

书评(媒体评论)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培根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优美的散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30918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