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特定功能的建筑,都有一种深层的文化意蕴;每一座祠堂都有不止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赵新良专著的《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比选、归纳、整理出近百座祠堂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既是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也是对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结概括。
图书 | 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每一个特定功能的建筑,都有一种深层的文化意蕴;每一座祠堂都有不止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赵新良专著的《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比选、归纳、整理出近百座祠堂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既是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也是对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结概括。 内容推荐 风格古雅、气势宏大、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祠堂建筑,是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一种重要表征。在独特的祠堂建筑文化形式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信仰崇拜、宗族制度、伦理道德,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审美趣味方面的许多特点与个性。 每一个特定功能的建筑,都有一种深层的文化意蕴;每一座祠堂都有不止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赵新良专著的《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比选、归纳、整理出近百座祠堂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既是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也是对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结概括。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在《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来领略一下宗祠的建筑艺术和特色吧!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渐行渐远的终极关怀 第二章 名门望族血脉圣殿与先哲圣贤民间享堂 第一节 名门望族的祠堂 第二节 先贤圣哲的祠堂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祠堂 第三章 祠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宗祠里的血脉崇拜和孝道文化 第二节 先贤祠与忠君社会伦理 第四章 祠的制度规范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第二节 宗教宗法制度与祠庙祭祀制度的时代变化 第三节 姓氏、郡望、宗谱、族规和祠堂建筑 第五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与祠堂建筑 第一节 移民社会与族群关系演变 第二节 赣南、闽西、粤北的客家祠堂祖屋 第三节 移民通道、流民集散与两湖民居祠堂 第四节 徽商、徽州文化与徽州祠堂 第五节 移民文化与岭南名祠 第六节 台湾和南洋的古代移民及其宗祠 第六章 祠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 第一节 总体形象和意象意境 第二节 建筑环境布局与功能 第三节 建筑形式 第四节 建筑结构 第五节 建筑装饰与美学意蕴 第六节 祠堂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解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新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755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