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生六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平生六记》是曾彦修先生最近完成的一部回忆录,记录了他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几件事,都和普通人的命运相关。曾老是高级干部中少数头脑清楚、没有被革命锻造为工具的幸存者之一。他晚年常自庆幸的,是平生未整人。这在不断革命的过程中,是凤毛麟角的个案。这本篇幅短小,意义却很大的书稿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辉。

内容推荐

1981年,他和范用拍板,出版《干校六记》,2011年,他大热天伏案,写就《平生六记》。

一位九十五岁的人道主义者、终身的鲁迅先生信徒,在革命洪流过后,念念不忘几件“小”事。

是妇人之仁,还是良知未泯?

本书记录了曾彦修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几件事,都和普通人的命运相关。

目录

前记

一 土改记异

二 打虎记零

三 镇反记慎

四 肃反记无

五 四清记实

 (一)一个似乎明明是盗窃公物的人,是如何被证明是毫无其事的

 (二)一个自吹参加过欢迎汤恩伯宴会的国民党“地下人员”原来只是一个端咖啡的小工

 (三)一个被怀疑当过汉奸警察局长的人仅仅是同名同姓

 (四)一个“汉奸”,其实是我们指定的两面村长

 (五)是“兵痞”,还是最底层的受压迫者

 (六)一个被认为告密罢工的“工贼”,终被证明纯无其事

 (七)一个“假党员”、“假新四军”如何被弄清楚确曾是真党员、真新四军的

 (八)箭在弦上的时候解救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生命

 (九)一个亲笔留下了“罪证”的女支书还是冤枉

 (十)一个戴着双重反动帽子的“反革命资本家”,最后证明原来是一个舍命掩护过地下党员的人

六 反右记幸

 (一)人民日报一版专栏新闻--人称点了一名黑状元。

 (二)为什么是“幸”?

 (三)现在,复查过我的殷国秀同志已公开著文说明:关于曾的划右,什么材料也没有。

 (四)与单位黑板报编辑谈话,引杜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是根本之根本。

 (五)我之划右,恐怕与我彻底否定戴文葆是“特嫌”之事有关。

 (六)“泉水”问题发生后,社内处于暴风雨前状态。我的组长未被撤,“右派”照反(动员),我自写全社反右计划报告,自列本人于“右派”。田家英似乎对我提出过警告。

 (七)突然一天早晨,全社一片火海,打倒大右派×××的标语字大如桌,气势比“文革”时还厉害得多。

 (八)人民日报一版宋体大标题,发出曾是“右派”的新闻。主要是引“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闯的祸。

 (九)形式上反曾约半年多,两周开一次批斗会,全是空对空,曾也只能引第二国际的书作交代。完全是一场“和平反右”。

 (十)陆定一老人题于谦诗赐我,令我终生感奋。

 (十一)又忽一日,大祸临头,形同千人公审。经我当场反驳,又从此一字不提。

附录

 一个地下党员被人供出后有无不被捕的可能?

 我所知道的胡耀邦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急如星火

特载

 吴江:一本有严肃意义的书

试读章节

一 土改记异

概况

1952年大概是2月中旬,我在广东工作的时候,由于土地改革的命令急如星火,虽然在此地还相当不具备土地改革的条件,主要是领导土地改革的一个条件,即领导土改的庞大的干部队伍还不存在的缘故,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叫“土地改革”的时候,上面急如星火的道道命令下来,即刻就要全面土改。我被命令带领一支庞大的土改队伍,开赴当时属于广东肇庆地区的一个山区穷县云浮县(依当时的情况看来,似乎像个极穷县)去做全面的土地改革,这算先行县。这个队伍大概二三百人,是以广东省的文化干部队伍为主,其次是华南革大的一批工作人员,再次,是一批岭南大学(原属教会大学,但成绩相当有名)的毕业而未分配工作的学生。总人数恐有二三百名。我当时是一个南下干部,虽然1947—1948年在山西、河北、山东参加过三个省一年半的土改,心里还是很慌;其余的人均未参加过土改,我觉得这次下去难办得很。但所幸临时增派华南革大的一个部主任老王同志,一个北方的老根据地的干部。我自知经验不能同他比,靠他了。幸运的是,云浮县委赵书记是南下干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有在山东与东北的地方工作与土地改革的长期经验。因此,事情就好办多了。而且,我看得出来,赵书记是主张求稳,反对大乱特乱,反对反复翻烧饼(东北叫“煮夹生饭”)的。因此,从根本上我们三人就有共同语言了。

我们这个队伍中,有些大名人,如画家关山月,作家陈残云、韩北屏、杜埃等,倒也显得队伍壮大。

从根本上改变冷冷清清的工作方式

当时是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尤其是武汉中共中央中南局、特别是(代)第一书记邓子恢的规定办事的,即:土改工作队进村后,必须绝对地、长时间地“访贫问苦,扎根串联”,建立或重建阶级队伍之后,才能谈得上进入斗争,如反霸、斗争地主等阶段;之后是分田阶段;再之后是建党建政、动员参军等阶段。再之后,又是另派工作队来搞“复查”等等;一个否定一个,一个说前一个“右倾”。已形成宪法,半点不能移动。

开始我即不赞成这一套,因为我在山西、河北、山东进行过土改近一年半,知道怎能照这个模式进行?照此办理,一场土改前后要拖两三年,工作队动不动就要换三几次。翻烧饼、煮夹生饭,一次一套,统统反右,从不反左,不把农村搞得稀烂才怪。但那一套在当时是最高主持土改的人十分坚持肯定的,因此,我们几百人下村后,也不得不照此办理:工作组进村后,照样是冷冷清清,找鳏寡孤独扎根串联,行动偷偷摸摸,怕地主富农狗腿子看见,群众则久久也不知这些工作组是来干什么的。如此搞了近两个月后,冷冷清清,工作没有什么进展。我感到如此“访贫问苦,扎根串联”下去,半年之内群众也发动不起来,我们反而变成是做地下工作了。

如此下去,又要把一村土改,三年完成了。于是,我在县里同县委赵书记、副领队王某某同志协商,我提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方式,大张旗鼓,大范围接近群众,震慑极少数可能的坏人和土改的反对者,以减少弱小穷人的怕报复的顾虑。我提出大村的工作组内,应设一“小公安局长”,他的任务就是一天到晚上门去找我们怀疑为坏人、狗腿子、顽固土改对象的人谈话,要使他们紧张、心慌,转而老老实实,停止地下活动。现在是我们每访一家贫下中农,都要回头看看有没有“狗腿子”跟着。一句话,我们必须变守势为攻势,即从根本上变被动为主动,变被坏人监视改为我们监视他们,变秘密工作为公开工作。必须全面改变局面:现在我们不是做“地下工作”,而是做“地上工作”;不是“守势”,而是“攻势”;不是做“敌强我弱”的,而是做“我强敌弱”的工作,总之,原则上,工作方式要完全颠倒过来,一切都要变被动为主动,变秘密为公开,变防守为进攻。P1-5

序言

在我一生经过的一些大事中,我的原则是:一切按具体情况处理。明知其错的我绝不干。为此要付出多大代价,我无条件地承担就是。世界上很多事情,常常都会有例外的,唯独有一件事情,我以为绝不能有例外,那就是:良心。

本书中的几篇回忆,均为新写。时间虽已过去很久,但一切如在目前,写作十分顺利。其中“四清记实”部分,我以为极其有趣。虽然它的基本内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曾以《审干杂谈》之名,在北京群众出版社及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过小册子,但那书名有点像是在号召加强阶级斗争似的,在社会上也无影响。出入意料的是,老大哥吴江同志竟然看了此书,并写了长文予以多方嘉奖,这给了我最大的激励。于是,一块顽石变成了一片美玉。高山流水,感激无涯。因此,这次我又用心将这些事重新写了一遍,事情由简而繁,看起来可能更有趣一些。“四清”弄了两三年,被“清”者何止千万人,可惜未留下多少真实的记录。一次一位访问者听我讲了一二个此中故事,笑着说,你这怎么有点像侦探案一样?我说,很对,有的地方像福尔摩斯侦探案;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点像日本的推理小说呢,不过那时还没有推理小说之名。细致推理精神均可运用。

本人一生写的东西,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这篇所谓《审干杂谈》了,因为那是拼着我的生命去证明了那三十个人都是无任何罪行的——而这却是同“四清”的目标根本相反。我又不是用“一风吹”的办法,而全都是凭真凭实据得出的结论——任何神经正常的人都能接受的结论。同样地,在我一生中,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我做的也全是一模一样的事,今就此三事新写一点回忆,列入本书中。人的一生不是由文字写成,而是由一个人的终身行动写成的。一切要由实践检验。像“三反”,至今已过去六十年了。事实证明,我单位别人的“打虎”的事是全错的;我这之后立刻“放虎”并没有错。

另外,我因为在“反右”中出了点名,可能有人以为我准是个能飞檐走壁的江洋大盗。现在,我把这事也简单写出,其实连什么小事也没有。有关“反右”问题的,对我传说很多,虽均认为我是自动报名的,但与真相仍差很远。因此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1957年我划“右派”一字。此事除了人民出版社五人小组等知道外,其余在社会上确无一入知道任何东西。因此我就一直不说,因为说了也无人相信。现在在2012年10月出版的戴文葆先生纪念册《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上,有殷国秀老同志的一篇文章,间接提到了我的,而且复查了档案,我就能讲讲此事了。

我写此书,有一个微小的希望,即:对任何人的生命和声誉,均应该予以无比尊重,这是人与非人的界线,千万不要去做相反的事,或颂扬相反的东西。

作者  2013年8月中旬

书评(媒体评论)

曾彦修老人《九十自励》诗中说:“夜半扪心曾问否,微觉此生未整人。”

这本书里讲的是,作者亲历的真实的历史,贯彻了作者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处事精神,值得一读。

——吴道弘

六十年前,我就在彦修同志麾下当小兵。从那时开始,我已深深感到这位老领导敢于坚持真理,绝不退让、动摇。1957年他成为当年出版界最大的“右派分子”,我对他的信赖并未动摇。老人现在年过九十,依然写作不辍,为文充满朝气,诚为文坛奇迹。渴望看到这位在任何荒唐面前永不退让的老领导更多的作品。

——沈昌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生六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彦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0468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060426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