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星垂平野阔
内容
编辑推荐

《星垂平野阔》是作者柏峰近两年内所写,其中绝大多数篇章先后刊发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日报》等报刊上,有的还获过商务印书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新浪文史网举办的全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杯学术论文奖——现在,把这些篇什结集出版,对于自己是写作的一个阶段总结。

内容推荐

文学艺术创作,其实都是受梦这个意识现象支配的人的心灵与精神活动,由于人的心灵与精神的独特性也就决定了基于此所获得的活动成果——文学艺术产品必然风格各异,犹如田野上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鲜花。《星垂平野阔》是作者柏峰近两年内所写,其中绝大多数篇章先后刊发在报刊上。《星垂平野阔》是对写作的一个阶段总结。本书由柏峰著。

目录

卷前语

此法读书正好

读书的村

跋涉高原

走向历史深处的乡村

云中谁寄锦书来

远村秋色如画

山深闻鹧鸪

塞下秋来风景异

在轴心时代里重新发芽

缠绕着美丽的诗意

向往炽热而明亮的光芒

依然盎然着青绿的生机

再高大的精神大厦也是人建造的

春节

端午节里的伟大诗人

情味中年别

救赎:这一片繁花似锦

树老千年雪作花

孤村芳草远

平芜尽处是春山

星垂平野阔

那时候还年轻……

不想读书

精神的镜像

拜佛

卧游

失聪是上苍的恩赐

附一

简说柏峰/陈忠实

附二

从偶然到必然

——冰心散文奖获得者柏峰访谈/王淑玲

后记

试读章节

读书的兴趣是在不断变化的,原本没有设想的领域,不知道怎么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而且逐渐痴迷起来。去年的春天,我一路费尽气力好不容易读完浩如烟海的《康德全集》,曾经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再这样劳神读西方哲学了,太艰深了,艰深到几乎是读天书的地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论述的方法,确实是不同于我国充满着灵性的诗意的哲学论述,而是严密、枯燥得如层岩一般的坚硬。

生命深处萌动起来的强烈的阅读愿望,此时却不可挽救地蓬勃发展,就像夜雨里的春笋,不但顽强地破土而出而且转眼间青翠欲滴了,那在清风吹拂下的新篁,竟然蔚然起来一片密密森森的园林,仿佛到了另外的一个境界。于是,不管不顾地奋然前行:从柏拉图开始,顺流而下,直到福柯、萨义德等等,其间,虽然几经周折,几经磨难,甚至有过绞尽脑汁不得其解而陷入极端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是的,西方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简直就是一座座迷宫,一座座人迹罕到的青藏高原上那耸入云霄的雪山,或者说是挑战人类思维极限的游戏!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哪一个不是气象万千不见涯际的思想巨人呢!他们呀,他们是建造起目前所能达到的时代精神高度的人类思想后花园的大师,绚丽多彩,穿透’了沉重的历史页码达到了永远的不朽!

紧张的阅读跋涉,经受了无数次坚硬的碰撞,书房渐渐堆积起乱山一般的关于西方哲学的书籍,哦,终于走出了“山重水复”,行至“柳暗花明”的“村”了!——村,这个名词真好!当你又饥又渴行走在荒野上,乌云翻滚,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铺天盖地而来了,忽然,绿树掩映的地方,闪出一个小村庄,窗棂的玻璃上明亮的灯光,这时候,真有绝处逢生的感觉,村接纳了你,又给了你无限的希望。不断地阅读,沿着千百年来先哲的思想路线,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而又心灵极为满足地坚定地走下去,走下去!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先生也许深味过如此的长途跋涉才有了这样传神的好诗,居然把村落在精神意义上复活了。雅斯贝尔斯的巨作《大哲学家》,在我的阅读史上就是一个优美的山明水秀的村落。完全是在没有任何预见的情况下进入这个村落的,是的,就在人的头脑整日被各种人物、概念和观点杂乱地占据着纠缠着,梳理不出明晰的线索的时候,毫无准备地也是信马由缰地阅读起来这部翻译成汉语已经逾越了百万字的巨著,呵,平生第一次体会了“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村落”式“居住”的喜悦:这部巨著以诗的语言和澎湃着火山一样的热情,评点着在西方在哲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巨匠们,也就是在这里,似乎一直处于“迷路”状态心绪,一下子豁亮了,就像世界在造物主的安排下瞬间有了各自的位置,一切都显得井井有序,条理贯通起来。经历过难以言说的阅读“困惑”,遇见了雅斯贝尔斯不只是突袭心灵的快乐,更是安慰和休歇佛佛西斯筋疲力尽般劳作的困顿灵魂,得到了极大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和愉悦!

未曾在雅斯贝尔斯这个“村落”里休歇多少时日,又开始新的旅途了。好在有阅读古典先哲和阅读《康德全集》的一点底子,对付19世纪后期乃至目前的西方哲学家的或者畅快或者隐晦或者清浅如同秋天的山溪或者艰涩得佶屈聱牙的著作,总算摸到了一点隙缝,想必不至于再陷入“迷魂阵”之中了。于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似乎真的进入“桃花源”了……

由于读书“领土”的不断扩张,需要的图书量大增,好在现在信息确实发达,网上购书也特方便,快递源源不断送来了需要的图书。欣喜之余,居然有小诗,日:“近年读书换口味,专著西哲渐人迷。恰似踏进桃花源,风光秀丽使人醉。集腋成裘遍访书,移步换景叹来迟!倘若假我十年少,冷坐板凳学典籍。”山人不打逛语,真的,假如还是青春年少,一定选择去读西方哲学,人类的智慧之学呵!

宋代大学问家周敦颐读书有得便欣欣然,一日,步出书房登上楼亭,但见春天的田野上花团锦簇,碧野千里,蓦然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归来何处呢?不还是“村”么!是啊,读书能明白道理,打渔砍柴的人也能明白道理,天下的大道理大智慧是天下人的,西方哲学也是天下人的,而我呢,总是希望阅读的旅途中能有几个青树环绕的“村”呵!P3-5

序言

刘眘虚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交好,性耽山水,经常游走于深林古寺荒野之地,很少去热闹的地方。据说曾刻印过一部诗集,很受人们的喜爱,一向享有盛誉的《河岳英灵集》就收录了他好些诗,这些诗也被《全唐诗》照单入编。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这两句诗,以虚写实,表现出对故土的浓浓酽酽的依恋热爱之情,令人感动——他借梦、连续不断的梦这个意识现象来反映强烈的思乡感情,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然而,可以通过他这两句诗发现一个问题:梦这个非理性的意识现象和人、人的心灵与精神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人的艺术创造又有何积极的推动意义——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只是关注梦对人、人的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偏重于通过梦来解开人、人的行为方式产生的“前因”,进而利用情绪的宣泄来恢复被“前因”制约而发生的各种不正常的精神活动以及行为方式,修复被“前因”扭曲变形的心灵和行为方式——而对上述问题却很少涉及,没有明确的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文学艺术创作,其实都是受梦这个意识现象支配的人的心灵与精神活动,由于人的心灵与精神的独特性也就决定了基于此所获得的活动成果——文学艺术产品必然风格各异,犹如田野上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鲜花,而每一丛鲜花都具有属于自己的芬芳——阅读《康德著作全集》时,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亚里士多德在某处说过,当我们清醒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但当我们做梦时,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从事写作的人都是“做梦”的人,只有在梦里他们才构筑了“自己的世界”,而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是不同于“共同的世界”,因为,世界上没有人人都完全相同的“梦”——写作者在“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自己的梦里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去开辟一片蓝天白云、长满了碧草鲜花的世界:这里有跋涉的足迹,有被荆棘刺伤而流出的血,有放飞纸鹞欢乐的歌声,有暗夜里独自面对摇曳的灯火埋首读书不足以道于外人的万般滋味,有春风田野里蓦然遇见一株披着灿烂阳光蜀葵时的望外惊喜,有茫茫人海里脉脉含情而又电光石火的一瞥激起心灵的阵阵涟漪,有站立万顷秋水湖边忽然悲从心来不能抑制泪如雨下——来呀,推开这扇“门虽设而常关”的大门,大家一起走进这一个独特而孤寂的世界也就是这一个梦的世界吧!

后记

编完这本集子,照例要说几句话,无非是交代一下这本书的成因是什么而已——摆放在读者面前的这些文字,均是近两年内所写,其中绝大多数篇章先后刊发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日报》等报刊上,有的还获过商务印书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新浪文史网举办的全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杯学术论文奖——现在,把这些篇什结集出版,对于自己是写作的一个阶段总结,对于喜欢我的文字的朋友也是一个汇报。

还在少小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古老而肃穆的学校高大的青砖砌成的墙上,常常看见“敬惜字纸”这样的标语,时目久了,便不觉受到潜移默化——在已经流逝了的岁月里,由于造纸业不发达,纸张来之不易,所以,依“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古训,读书人自然应该注意节俭,不得随意书写乱画,更不得随意抛弃——然而,处于现代化社会,虽然纸张种类愈来愈多,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但更应该注意,不要毫无理由地浪费纸张,更不能反复地把业已经出版过的作品,再换个面目重新出版,这不仅仅是节俭的问题而且还是严重的保护生态的问题——话说远了,还是就此打住。

弗洛伊德的全部学说建立在潜意识这一思维现象上,而潜意识究竟是如何生成如何转换为显性意识,进而支配人的思想与活动,这还需要不懈地探究才能知晓的问题。但是,就我个人来说,爱惜书本、爱惜一切纸张似乎成为一种潜意识,直到如今,这种潜意识还在左右着自己——积极地表现就是喜欢收藏书籍,收藏一些品质上乘的纸张,而在没有烦乱的事情的空余时间里,摩挲着这些物品,心情甚是愉悦,如同钟子期聆听伯牙琴声里流泻出来的高山流水那美妙之音,以至于书籍逐渐占据了必要的生存空间。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诗云:“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若是能有这样的读书环境确实很美,可是,在城市化日渐扩张而乡村终于被蚕食得七零八落即将走进历史深处的境遇,如此读书环境也只能在唐诗里找寻了……尽管如斯,极端地爱惜书籍和一切纸张的潜意识,决定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这就是业经出版过的文字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变换花样去祸枣灾梨,假如将来有机会收拢所有的文字,那是另外的话题,不再此论。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陈寅恪先生的自况诗句,也真切地典型了先生的性格和个人命运——也许有偏颇,总是认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些时运不济、人生坎坷的知识分子(过去称之为士的人)写出来的,似乎永远夹杂着个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失意情绪,低回徘徊,缺少昂扬奋发精神,即使如此,宋大学者苏轼的散文随笔无论长短皆为上乘,虽随物婉转,行云流水,却是无声抽泣无限悲凉——只不过他比屈子达观了许多,胸襟辽阔了些而已,依然摆脱不了这种情绪——陈寅恪先生用“负气”把这种情绪准确地概括出来,实在是点睛之笔——“负气”或者就是孤绝精神的外在表现,是抗争,是灵魂的支撑,也是创造的原动力——当然,这也是值得注意的艺术品格。

再说,大凡文字,只要是心血凝结而成,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不敢说字字句句皆为心血凝结,但可以肯定地说都带有心血的芬芳——散文随笔的写作是一件较真的事情,虽然不一定非要字字有来历,但却要求读过丰富的图书,没有一定数量的文字在胸中储存,仅凭才气而成的文字必然如水一般寡淡,这样的文字读得久了恐怕收益不会太多——我敢说,我的文字没有率意为之,而是经过认真思索或者如同鸡血石一般内蕴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殷殷心血——很愿意在文字里营造一个纯洁而明净的世界,这里才是灵魂安身立命的地方。

感谢各位至爱亲朋为这本小书出版所付出的劳动和支持!

感谢各位过目了这些文字的读者——根据德国康茨坦斯大学著名学者姚斯接受美学的研究结论,文学作品未经读者阅读之前,那么,这文学作品还只是半成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过的文学作品才是完整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们才是完成这本小书的重要作者,我敬重你们!

2012年初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星垂平野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柏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7168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