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啸山庄
内容
编辑推荐

《呼啸山庄(英汉对照)》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爱米丽·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

内容推荐

爱米丽·勃朗特的《美国编译的青少经典:呼啸山庄(英汉对照)》是一部纯诗人写的小说,而不是哈代那样诗人兼小说家、更不是狄更斯那样纯小说家写的小说。就传统写实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和情节来说,《美国编译的青少经典:呼啸山庄(英汉对照)》中的人物只有男女主人公最为突出,而且实际上是他们二人的感情特征最为突出——而人的感情又本应是诗的首要元素。

试读章节

我刚拜访过我的房东回来,他是我在这方圆几里之内唯一的邻居。在整个英格兰,我相信不可能找到这样一个与喧嚣的尘世完全隔绝的地方。

而希思克利夫先生和我又是如此适于分享荒凉的一对儿。当我骑着马走过去时,他那深蹙眉头下的乌黑眼睛怀疑地看着我。

“是希思克利夫先生吗?”

他以点头代替回答。

“先生,我是洛克伍德,画眉田庄的新房客,一到这儿我就尽快地来向你表示敬意。”

他的手指仍插在马甲的口袋里。

“进来!”

他紧抿着嘴吐出这一句,但仍继续靠在大门上。当他看到我的马的胸部几乎碰触栅栏时,才伸出手把门打开了,然后率先走上石径。我们刚走进院里,他就叫道:

“约瑟夫,把洛克伍德先生的马牵走,顺便带点酒来。”

“这里一定只有一个仆人。”我想,“难怪石缝中杂草丛生,只有牛群替他们修剪篱笆”。

约瑟夫看来是个坏脾气的老头。

当他牵走我的马时,不高兴地嘟囔着:“求主保佑我们!”

“呼啸山庄”是希思克利夫先生住宅的名字。“呼啸”是当地使用的形容词,用来描绘荒寂的约克郡被狂风暴雨恣意肆虐时的天气状况。这房子尽头几棵生长不良的树木过度倾斜,而一排荆棘却朝一个方向伸展过来,好像在企求太阳的施舍似的,由此我们便可以猜想到那北风的声势是什么模样。

但这所房子却很坚固。狭小的窗子深嵌在墙里,墙角也用突出的大石头保护着。

一个大火炉正燃烧着,散发出令人温暖的热度,在摆着丰盛晚餐的桌子旁边,我很高兴地看到了这位“太太”。

我鞠躬致意,认为她会让我坐下来。但她只是瞧着我,靠倒在椅背上,不动也不说话。

“天气真糟糕!”我说,“希思克利夫太太,我好不容易才使你的仆人听到我的敲门声。”

P1-11

序言

以散文写的诗

高踞文学星空,壮丽璀璨的“勃朗特三姐妹”,分别是夏洛蒂、爱米丽和安妮三位,她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

如果给爱米丽编制年谱,大约一页篇幅即已绰绰有余:她一八一八年生在约克郡的桑顿;和夏洛蒂一样,出身于英格兰苦寒山地一个多子女的教区牧师之家。她不到两岁时随全家迁至同郡的霍渥斯,三岁丧母,像她的姐妹一样,在鳏居的父亲和终生未嫁的姨母教养之下成长。她属于早熟天才的类型;十一二岁开始习作诗文,二十七八岁创作《呼啸山庄》,于完成后一年出版;此前一年还与夏洛蒂和安妮共同出版了一部诗歌合集。她的诗和小说,当时并未赢得理解和赏识。她终生未婚,因患肺结核病不治,三十岁即辞世,生平事迹鲜为人知。由于早天,她那身后鹊起的文名,未曾给她那颗敏感孤寂的心带来些许安慰。爱米丽去世次年,即一八四九年年,小说艺术日趋成熟的安妮,也因结核病恶化而去世,年仅二十九岁。

尽管据说爱米丽的祖父和收养他的叔父曾经有过希思克利夫那样的身世之谜,《呼啸山庄》却不像《简·爱》等勃朗特小说,它的主要情节不是以作家经历为蓝本,而是充溢浓郁浪漫激情的虚构。它通篇像是带血腥气的恩仇故事;也有人将它看做表现压迫与反抗的写实作品,或是交织激烈情感的爱情罗曼司。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的批评,都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小说做不同解释,使它成为恒温不降的研究热点。

任何一件文学艺术作品,本来就可有不同理解和阐释,越是珍品,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有魅力,就越易引发分歧。《呼啸山庄》这部百家_}尧浇的小说引人注目之处究竟何在?我以为,那就是一对两小无猜伴侣舍生忘死的恋情。凯瑟琳对林顿允婚后的两句话说得好:“我爱他(指希思克利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这种整个灵魂的合二为一,与我国民间常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分毫不爽。他们的恋情,爱与恨交织,欢乐与痛苦并存,但却屡遭摧残与阻挠而不熄灭,原因正在于此。爱米丽处理这一恋情,主要是以散文诗的笔触描述,以风景画的背景衬托,以奇幻的梦境渲染。这也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如果穿过爱情故事的岩层继续深入,立即会接触到更深的一层,那就是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凯瑟琳对保姆解说自己的梦境时说,天堂不是她的家,在那里,她一心只想回到荒原。她与希思克利夫之所以相像得难解难分,正因为他们同为荒原(也就是大自然)之子,他们同属于尚未被文明驯化、野性十足、保持了更多原始人性与情感的人。他们的恋情,与荒原上盛开紫花的石楠共生,浑然天成,粗犷奔放,顽强对抗虚伪的世俗文明,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合一。凯瑟琳背叛希思克利夫而误嫁林顿,虽使世俗文明稍逞一时之威,并未切断他们之间本质的联系。他们死后,肉体同归泥土,灵魂邀游荒原,代表了人向自然的归复,天人合一的永恒。这是爱米丽·勃朗特本人宇宙观、世界观的体现。

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题。

爱米丽的写作,从诗开始,她在着手创作《呼啸山庄》之前十六七年间,陆续写出习作诗文《贡代尔传奇》和短诗,如今所见,仅近二百首诗。姑且不论它们本身的艺术价值,这些真挚、雄劲、粗犷、深沉、高朗的文字,起码也是创作《呼啸山庄》这部不朽之作的有益准备。

《呼啸山庄》是一部纯诗人写的小说,而不是哈代那样诗人兼小说家、更不是狄更斯那样纯小说家写的小说。就传统写实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和情节来说,《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只有男女主人公最为突出,而且实际上是他们二人的感情特征最为突出——而人的感情又本应是诗的首要元素。小说中其他人物,则缺乏像他们一样深刻强烈的感情内涵,因此大多淡而无味甚至不尽合乎常理。如伊莎贝拉之爱希思克利夫和小凯茜之爱小林顿,都是作家自己牵强作伐。唯有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真实、天然,充满魅力,兀立于其他人物之上,紧紧抓住读者,令人无暇挑剔、苛责。在结构方面,作为小说主体的爱情故事,发展到二人诀别,凯瑟琳长逝,似乎高潮已过,随后希思克利夫继续经受感情煎熬并向林顿、恩肖两家报复,应是从高潮至结尾的下坡路,到他五天四夜绝食梦游,则是一个回头浪,故事也就近于尾声,而这其间却穿插设计了大量第二代人的爱情纠葛,最后还布置了遥遥在望的大团圆,使本可精彩的结尾泛起了泡沫。爱米丽在这里似乎脱离了作诗而落入编写小说的迷阵。这恰从反面证明,爱米丽本为诗人,写诗,不论是以韵文还是散文,才是她的强项,《呼啸山庄》正是她以散文写的诗,它的巨大成功、突出魅力以及其中一些败笔,都源出于此。

通过写诗走上小说创作,不少作家都是这条路上的过来人;而再通过小说而充分展露一向未得尽展的诗才,爱米丽却得说是一个鲜见的实例。昔人曾将波兰音乐家肖邦称为钢琴诗人,我们以此对应,也可将爱米丽·勃朗特称为小说诗人。她超然物外,不计功利,在简短三十年的一生,仿佛只为写作而活,而且终于在写作中无意间实现了自我,也永葆了自我。

书评(媒体评论)

在整部作品中,从头至尾都可以感觉到那巨大的抱负——这是一场战斗,虽然受到一点挫折,但依然信心百倍,她要通过她的人物来倾诉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而是“我们,整个人类”和“你们,永恒的力量……”这句话并未说完。她言犹未尽,这也不足为奇;令人惊奇的却是她完全能够使我们感觉到她心中想说而未说的话。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隐,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英国作家(毛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啸山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爱米丽·勃朗特
译者 张天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2176
开本 32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67
11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