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鉴(中国历史上的兴亡警世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鉴(中国历史上的兴亡警世故事)》作者李伟、陈建国用大量的史料,从历代兴亡盛衰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历朝历代兴亡盛衰的历史教训,重点探讨了秦亡于奢的历史原因。全书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力求用大量、通俗的案例给党政机关干部提供警示、借鉴的作用。

内容推荐

李伟、陈建国编著的《史鉴(中国历史上的兴亡警世故事)》一书,从历史的角度,从本末问题、用人问题、廉洁腐败、权力威信、官场风气、勤俭奢靡、伦理道德、生活信仰等八个方面,搜集了近百个历史故事,对比论证,提示政权兴亡的规律,从中总结出历史兴衰更替的经验与教训,这对于我们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牢记“秦亡于奢”历史教训,真正地担负起一个党员干部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居安思危,鉴古而知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

一 本末问题决定存亡

 (一)为民安命大禹兴夏,失去民心夏桀亡国

 (二)“敬天保民”西周昌盛,唯我独尊殷商灭亡

 (三)崇本抑末秦朝一统,不顾民意二世亡国

 (四)顺应民意刘邦为王,孤家寡人项羽败亡

 (五)养生息民武帝兴汉,外戚宦官汉室衰亡

 (六)劳民伤财隋朝灭亡,以民为本大唐鼎盛

 (七)体恤民情太祖立宋,不顾国本徽宗惨死

 (八)安定民生大明兴盛,党争忘本明朝灭亡

二 用人选才可知兴衰

 (一)举贤任能汤得天下,忠奸不分桀失江山

 (二)姬昌访贤西周昌盛,杀害忠良殷纣亡国

 (三)弃嫌用贤小白称霸,小人受宠桓公饿死

 (四)求贤用贤秦国强盛,奸臣当道二世取亡

 (五)任用人杰刘邦称帝,宠爱董贤西汉没落

 (六)卖官鬻爵东汉灭亡,九品中正魏晋代立

 (七)荐贤用良石勒兴国,种族歧视后赵灭亡

 (八)举贤纳谏太宗兴唐,用奸信宦玄宗乱唐

三 廉洁腐败两种命运

 (一)以廉为金子罕留名,贪腐成性叔鱼丧命

 (二)公正廉洁杨震雕像,贪腐蛀虫淳于获刑

 (三)“一钱太守”千古流芳,贪婪专横梁冀身亡

 (四)廉洁直言高允长寿,贪婪荒淫司马短命

 (五)勤政廉洁杨坚称帝,荒淫腐败后主亡国

 (六)刚正廉洁贯之传颂,贪权敛财三思暴尸

 (七)宋代清官黄琮第一,祸国殃民蔡京饿死

 (八)清正廉洁况钟美名,贪赃枉法严嵩穷死

 (九)伯行为民赐谥“清恪”,和坤贪财最终赐死

四 权力威信可断兴亡

 (一)树立威信姬昌兴周,戏弄诸侯幽王丧命

 (二)季札挂剑列国称贤,州吁篡权天下共诛

 (三)商鞅变法取信于民,赵高弄权身败名裂

 (四)诚信守义赵武弭兵,欺天害民康王绝路

 (五)权为统一张仪位相,以权谋私李斯身亡

 (六)纪律严明细柳扬名,前后不一北魏灭亡

 (七)恪守职责赵禹终寿,官报私仇张汤末路

五 官场风气影响盛衰

 (一)昭侯醉酒权责分明,官场原则不害认错

 (二)官场清正聚贤用才,妒贤嫉能李斯亡秦

 (三)桴鼓不鸣董宣硬脖,朋党相争危害国家

 (四)君臣一心天下平定,互相猜忌必然亡国

六 勤俭奢靡两个结果

 (一)勤劳节俭国运昌盛,挥霍奢侈秦朝亡国

 (二)文帝节俭打造盛世,荒淫奢靡灵帝亡汉

 (三)立志为民清贫自守,满足私欲难得寿终

 (四)心忧天下范公留名,荒淫误国似道受诛

 (五)颜回清贫人人景仰,石崇奢靡时运不长

七 生活信仰关乎生死

 (一)修身正气人心倾向,荒淫纵欲必遭天谴

 (二)一身正气海瑞罢官,醉生梦死严嵩伏法

 (三)后宫明贤天下大治,治家无方国运不昌

八 伦理道德影响成败

 (一)伦理纯正天下安稳,失德败行国运短促

 (二)重义轻身史公流芳,变节求荣承畴遗臭

附1:《过秦论》及译文

附2:《阿房宫赋》及译文

附3:“秦亡于奢”思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三,汉高祖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但是,他能够听取知识分子的意见,改变原来的偏见,尊重知识,启用读书人。陆贾说:“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这句话提醒了这位皇帝,汉高祖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汉高祖建立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

汉高祖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汉高祖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地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第四,到汉高祖刘邦末年时,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汉高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是真正创造汉民族的人。他在汉初制定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文景之治”的富裕繁荣,而且也奠定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汉高祖被推戴做皇帝的时候,汉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仅十五郡,其余土地都封给诸侯王,几乎恢复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必要的,不这样做,不能换得这些人的助攻项羽,不能换得这些人对汉皇帝名义的承认,也就不能换得统一与和平。有非凡的政治才能的汉高祖,在位七年,做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为与民休息准备各种条件。为了与民休息,汉高祖做出下列诸措施:

建立制度——萧何定律令,韩信定军法,张苍定历法及度量衡程式,叔孙通定礼仪,汉朝制度很快建立起来,秦制度基本上变成汉制度。萧何做相国时,提倡俭朴,处理政事,完全按照律令。民间歌颂他说:“萧何为法,较(明)若画一”。秦项大乱以后,人民饱受战祸,穷苦已极,得在一定的律令下生活,自然感到宁静,人人自安,难动摇了。

招集官僚——汉高祖征召天下“贤士大夫”到京师,分派大小官职,给与田宅。士人有官做,既充实了官僚机构,也免得失意谋乱。当时皇帝还配备不起四匹纯一色的马来驾车,有些将相大臣坐牛车,这种简陋的生活,使一班得官得田宅的士人,满意于自己的所得,不敢像秦官吏那样贪虐。官吏少做一些恶,有利于人民的休息。

压抑商贾——秦时徭役繁兴,商贾乘被征发人困急,重利盘剥,夺取田宅子女。被征发人前有服役死亡的危苦,后有商贾索债的压迫,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这是汉高祖亲自看到的。战争期间,商贾操纵物价,任意踊腾(上涨),米一石贵至五千钱或一万钱,马一匹贵至一百金,人相食,饿死无数。商贾祸不比战祸轻多少,这又是汉高祖亲自看到的。他即帝位以后,令商贾不得着丝织衣服,不得携带兵器自卫,不得乘车骑马,不得做官吏,商贾买饥民子女为奴婢,无偿释免,算赋比常人加倍。这种含有报复性的法令,使富商大贾受到惩罚。叛将陈稀军中,将官都是旧商贾,足见有些商贾破产,铤而走险。商贾受罚,有利于人民的休息。

对匈奴和亲——秦汉问匈奴冒顿单于强盛,侵入汉朝边地,最近处离汉都长安仅七百里。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亲率大军三十二万人到平城(山西大同县东)准备袭击匈奴。冒顿率骑兵四十万人围困平城七日,汉兵不战退回。自此匈奴更加强盛,经常人寇,破坏汉边境。汉无力反击,只好用和亲政策,求暂时的安宁。和亲就是对匈奴忍辱退让,但在当时却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

与上述诸措施同时,汉高祖又致力于战争的善后措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满意。

P14-15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他同时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2013年,习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秦亡于奢”的历史教训。因此,用好历史这面镜子,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砥砺作风,不断夯实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尤为重要。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社会形态,好的作风一直是国强民富的永恒主题,而奢侈享乐则是人亡政息的大敌。大家知道,秦统一六国之后,又进一步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所开创的一系列鸿篇巨掣,都给中国历史以巨大的影响。但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却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轰然倒下,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唏嘘再三。

这是为什么?相信每一个读过秦史的人都会这样问。政治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早已从秦的历史教训中,给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真谛。那就是秦的施暴政、沉于奢,成为它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秦的灭亡,对以后的历朝历代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惩秦之弊,以秦为鉴,成为后世帝王、政治家和文人时刻牢记的箴言。不仅推翻秦王朝的汉高祖刘邦能够如此,文帝景帝如此,就连隋文帝也从秦的灭亡中汲取了历史的教训。特别是建立强大唐帝国的唐太宗也批评秦始皇的厚葬、信神仙、求仙药,时时提醒自己要“去奢省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无数的事实证明,以俭治国则国兴,以俭治家则家殷,以俭治身则身无忧。反之,以奢治国则国亡,以奢治家则家败,以奢治身则身危。纵观古今,莫不如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为后世提供了警世的教材。虽然历史人物早已成为时间的过客,但是历史的幽灵经常影响着后人的心理,左右着后人的行为。为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深刻地进行反思和体悟。

这本由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专门组织专家学者编撰的《史鉴——中国历史上的兴亡警世故事》一书,从历史的角度,从本末问题、用人问题、廉洁腐败、权力威信、官场风气、勤俭奢靡、伦理道德、生活信仰等八个方面,搜集了近百个历史故事,对比论证,提示政权兴亡的规律,从中总结出历史兴衰更替的经验与教训,这对于我们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牢记“秦亡于奢”历史教训,真正地担负起一个党员干部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居安思危,鉴古而知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希望党员领导干部抽出时间认真读一读这本书,反躬自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反对“四风”,努力培育“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抵制腐败、抵御风险的能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后记

根据西安市纪委《关于加强“秦亡于奢”警示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西安市纪委、西安出版社共同组织了本书编写。西安市纪委副书记黄会强同志牵头组织,西安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庞武平、西安出版社社长雷羡梅负责了本书的统筹工作。

为编好这本图书,我们先后邀请了我省在秦汉史方面的专家学者,并围绕“秦亡于奢”主题进行了讨论,议定了提纲。随后李伟和陈建国两位老师利用寒假,放弃休息时间,开始了本书的资料收集和创作工作。

在编辑过程中,西安市纪委宣教室何林、陈邦禹两位同志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书内容庞杂,涉及面宽,再加上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错误或不足难免,欢迎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鉴(中国历史上的兴亡警世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伟//陈建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105559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4097201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