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秧歌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秧歌》迟子建中篇小说集,首次完整出版;

迟子建亲自编选,按编年顺序,集结30年小说经典;

从1986年《北极村童话》,到1996年的《日落碗窑》,从2005年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到2012年的《别雅山谷的父子》,40部小说名篇,诉尽这个世界的刺骨寒流和辽阔温暖!

内容推荐

这本《秧歌》包括《怀想时节》(1990)、《炉火依然》(1990)、《麦穗》(1990)、《旧时代的磨房》(1991)、《秧歌》(1992)5部小说。

迟子建中篇小说编年集结了著名作家迟子建近三十年创作的中篇小说40部,按照时间顺序结集为八卷,分别为《北极村童话》、《秧歌》、《向着白夜旅行》、《日落碗窑》、《鸭如花》、《酒鬼的鱼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我的中篇之水,汇集的正是那片冻土上的生活之流。从198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第一部中篇《北极村童话》开始,到2012年《收获》刊登《别雅山谷的父子》,近三十年间,我发表了五十部中篇小说。此次以编年形式出版其中的四十部中篇,使我有机会回望和打量自己走过的文学之路。我发现这条路不管多么曲折,都有一个清晰的指向,那就是我的故乡,那就是我的心灵。

那一条条生命之河,就是盈满我笔管的墨水。它流出哀愁,也流出欢欣;它流出长夜,也流出黎明!一个被冷风吹打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一个在写作中前行了三十年的人,深知这世界的寒流有多刺骨,也深知这世界的温暖有多辽阔!

——迟子建

目录

怀想时节

炉火依然

麦穗

旧时代的磨房

秧歌

试读章节

1离开小镇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突然发高烧了。高烧时刻我脸颊绯红并且微微气喘。我想起前天曾经吃过几片冷月般的肥肉,然后那个晚上我又和石青坐在了沙滩上,沙滩上潮湿的凉气一定是曲曲折折地蜿蜒着爬进了体内。

那天我一直对着沙滩旁边的河水发呆,河水在晚霞消失后褪去了金色,呈现出无比彻底的深蓝,我喝了河水。石青预感到凉气会在我的体内滋长病源,所以他温情地燃起一团篝火。篝火燃起后蚊子纷纷逃避,可是黑夜仍然无边而坚实地存在着,我们仍然被围困在夜色中。篝火熄灭后我们无言的心事仍然层层叠叠地挤压在心头,他开始黏稠地拥抱我,但短暂的晕眩之后温暖也层层剥落,我对着不远处小镇上那些隐隐约约的房屋开始怀想一个人。

高烧时喉咙一直又痒又疼,我十分担心明天的启程日期因此而被推迟。我坚持着打针吃药,夜深时居然有了起色。我可以一个人下床去水龙头底下洗被月经弄污了的短裤,然后还有心情逗引一只在窗外苍灰色残垣之上跳来跳去的小猫。午夜十二时,石青约我出去走走时我的烧已经基本消退。我们把房屋的门带上,然后步下两级台阶就走到了带着浓浓露水气息的街上。

石青挽着我的胳膊,但他挽的姿态同天上的星星一样飘忽不定,遇见行人或者听到行动声息的时候他就松开我的手,所以我怀疑他是可怜我的虚弱才挽我的。后来我们走到一座废墟前,一座在夜色中呈现着惊人美丽的废墟前。他抱住我,开始吻我的额头、头发和嘴唇。一股废墟的土腥气同男人的呼吸一起朝我扑来。我扳开他的手,说:“别这样。”“你怎么了?”他受伤似的问。“太累了。”我说,“咱们结束这次旅行吧。”他不言语,只是用手握着我的手,他的指甲凉得像寒冷天气中的大理石表面,他沉重地点点头。

2我第一次见到那个盲人是在一片往昔的原野尽头。那是九月末的原野,花束的芳香已经缕缕回升,起伏的金色正像一个巨大的飞轮一样在我身边绕来绕去。我沿着乡间错综复杂的小路散步到这片原野的时候夕阳已经全部消失。那个盲人沉默地坐在地平线的一侧,他双手抄在袖口,面前放着一罐鱼虫和一捆鱼竿。他的耳朵和鼻子捕捉到了我弹性的脚步声和脸上淡淡的脂粉气息了,他开口说道,“姑娘,你买鱼竿吗?”我说

不买,我告诉他我是来散步的。“我卖的鱼弦结实得连鲨鱼都挣不断。”他沙哑而疲倦地说。我仍然重复刚才的话,我说我不喜欢钓鱼。“那么,你一定是找不到河流了。”盲人感慨着说,“见过河的人谁不想钓鱼呢?”他的话强烈地刺伤了我的自尊,我冲着这个盲人像苍茫的鱼肚白一样的眼色说:“瞎子——我

见过这世界上许多条美丽的大河,我是实在看见了的!”

盲人听罢我的话开始重整脊背,我看见他的脊背像在海中游泳的海豚的脊背一样时隐时现。他的脊背直起时我感觉天光好像渐次明朗,而他的脊背弯曲时我则领略了一股奇异的寒风。寒风过后,盲人微微站起,用他的双手把鱼虫和鱼竿拾起,然后他无言地朝远方走去,他进入暮色。

第二次见到他时我的视野里横溢着一条荒凉的河流。其时正是残冬,河上缭乱的冷雾疯狂地生长。我见他在河边垂钓,鱼虫如从前一般新鲜。这是四季之中最让人怀想往事的时候,他坐着的姿态显得很逍遥。

我走上前和他打招呼,他没有理我,他只是漫不经心地说:“你就要有孩子了,这个孩子是一个哑巴。”

他的话使我重温了我十七岁时与一个男人在一座破庙里滋生的故事。那时我们都游玩在一个春天的山间,后来天阴了,山风大作,树木被抽打得发出疼痛的叫喊,我跑进一座破庙躲雨,另外一个男人也跑进破庙躲雨。庙里昏暗不堪,有冷气浪漫地朝我袭来,我听见雨声淅淅沥沥地响在舌尖。这个男人看清我是个女人时就走来拥抱我,他的温暖使我的湿衣服发出阵阵暖热的潮气,我跟他说:“下雨的天气男人就要这样么?”他的舌尖就像蜥蜴一样柔曼地钻进我的嘴里。后来他把我放倒在地上,我好像是倒在一片瓦砾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瓦砾犹如许多拳头一样抵着我的脊背。他轻轻地俯在我身上说,“不要害怕。”我说:“只要不流血和疼痛就好。”但他很快使我发出喊声,这时外面的雨下得很响。

我的思绪跳跃到此刻的时候,盲人对我说:“你生下孩子后,要把你生活中最美丽的河流都看遍,你的孩子才会说话。” 我听完他的话后头也未回地往医院狂奔,我想证实他说的是谎言。可当我走到一座瓦灰色的石拱桥的时候,一股迷人的恶心和腰疼同时朝我袭来,我心下戚然,呕吐之后我背离医院朝一条河流走去。

P3-6

序言

当我对中篇小说一无所知的时候,我写作了《北极村童话》,那是一九八四年春天,大兴安岭正在解冻,路上满是泥泞,又满是春光。二十岁的我没有多少知识的底蕴和生活的积淀,有的是满脑子的幻想和一身的朝气。写它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篇幅的长短,只是信马由缰地追忆难以忘怀的童年生活,只觉得很多的人和事都往笔端冒,于是写了外婆就想起了湿漉漉的夏日晚霞,写了马蜂窝又想起了苏联老奶奶,写了舅舅又想起了大黄狗,写了大雪又想起了江水,不知不觉地,这篇小说有了长度。

为什么能够把一部小说写成了中篇?按我的理解,首先是这素材有了相当的容量,就像一个人身量大,穿的衣服自然就不会小。小说的长短度,就是这么出来的吧。该是短篇的你把它生硬地抻长,它就显得单薄,没有精气神;该是中篇的你遏制其发展,它的激情得不到释放,乌云满腔,会让人觉得沉闷压抑;而该是长篇的素材,你就得让它一泻千里地流淌下去,才能给读者带来淋漓尽致的艺术享受。

除了相应的长度,中篇小说还应该有足够的气韵。如果说短篇是溪流,长篇是海洋,中篇就是江河了。而气韵,就是水面的薄雾。江河湖海日日流,薄雾却不是天天有。气韵的生成,与一个作家的眼界和审美,休戚相关。气韵贯穿在字里行间,是作品真正的魂。那些缺乏气韵的作品,纵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让人觉得乏味。

一般来说,溪流多藏于深山峡谷,大海则远在天边,而纵横的江河却始终萦绕着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篇的文体更容易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江河上看见房屋和炊烟的倒影,听见桨声,也听见歌声。

当然,以上我关于小说长短度的比喻,讲的是通常的气象。在某些时刻,也有“异象”生成,比如电闪雷鸣会使溪流在某一刻发出咆哮之声,大有江河之势;而海洋风平浪静时,会像一滴至纯至美的水。这些气质独特的“异象”之作,在文学史上也不乏其例,它们大多出自天才笔下。

海纳百川,方可磅礴。同样,江河汇集了众多的溪流,才能源远流长。就是那些“异象”的生成,也无不依赖水本身的气质。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江河是生就的洒脱和丰盈,它们总要吸纳涓涓细流,才能激情澎湃。

由于江河流域不同,它们的气息也是不同的,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江河。对我而言,黑龙江、呼玛河、额尔古纳河是我的生命之河,感染它们的气息也就浓厚些。这些北方的河流每年有半年的冰封期,所以河流在我眼中也是有四季的。春天时,它们“轰隆轰隆”地跑冰排了,冰排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熠熠报春!夏季时,灿烂的江河上不仅走着船只,也走着青山和白云的倒影。秋天,江河消瘦了,水也凉了,落叶和鸟儿南飞时脱落的羽毛漂荡在水面上,江河就仿佛生了一道道皱纹,说不尽的沧桑。冬天,雪花和寒流使江河结了厚厚的冰,站在白茫茫的江面上,想着冰层下仍然有不死的水在涌流,仍然有鱼儿春心荡漾地摆尾,真想放声歌唱——世界是如止匕苍凉,又如止匕美娄于。

我的中篇之水,汇集的正是那片冻土上的生活之流。从一九八六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第一部中篇《北极村童话》开始,到二。一二年《收获》刊登《别雅山谷的父子》,近三十年间,我发表了五十部中篇小说。此次以编年形式出版其中的四十部中篇,使我有机会回望和打量自己走过的文学之路。我发现这条路不管多么曲折,都有一个清晰的指向,那就是我的故乡,那就是我的心灵。  那一条条生命之河,就是盈满我笔管的墨水。它流出哀愁,也流出欢欣;它流出长夜,也流出黎明!一个被冷风吹打了半个世纪的人,一个在写作中孤独前行了三十年的人,深知这世界的寒流有多刺骨,也深知这世界的温暖有多辽阔。

所有的故事都不会结束,又怎能结束呢!

迟子建

2013年元月哈尔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秧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子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1900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327612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