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勃朗特传:荒原上的石楠花》这本书就是她的传记文学,由她的朋友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编写。
图书 | 勃朗特传(荒原上的石楠花)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勃朗特传:荒原上的石楠花》这本书就是她的传记文学,由她的朋友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编写。 内容推荐 “我的人生就像我所期待的那样。当我早上醒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一天又要有孤独、回忆和期望的陪伴了。”这是夏洛蒂·勃朗特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她像荒原上的石楠花,静静绽放,独自凋零。因为我们都知道:美丽的花朵,只有凋谢之后,才可结出芬芳的果实。这就是命运。 《勃朗特传:荒原上的石楠花》是传记史上的名篇,出自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之手,她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朋友。 《勃朗特传:荒原上的石楠花》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辑 基斯利小镇/3 霍沃思小镇的风土人情/8 勃朗特一家/21 寄宿学校的生活/32 童年生活/41 罗黑德的短暂停留/51 朋友/67 教师生活/78 《教授》/103 开拓事业之旅/111 布鲁塞尔/120 重回布鲁塞尔/135 布兰威尔/147 诗集/156 下辑 白内障手术/169 《简·爱》/176 安妮病逝/209 伦敦之行/224 评论风波/237 勃朗特先生/245 邂逅/252 拜访/258 马蒂诺小姐/266 疾病的困扰/277 《维莱特》/293 尼克尔斯先生/301 最后的幸福/310 葬礼/323 试读章节 在勃朗特夫人去世大约一年以后,我之前提到的她的一个姐姐从潘赞斯赶来照顾勃朗特先生一家人。我认为,布兰威尔小姐是个善良、和蔼的人,有着很好的性格。但是由于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她的思想多少有些狭隘。她对约克郡有着很深的偏见,来到这里不久便开始厌恶这个地方。潘赞斯是个植被茂盛的地方,在北方被叫做温室花朵的植物在那里不需要任何屏障的保护,甚至在严冬也是如此。那里温暖的气候让居民们可以经常在野外活动。而霍沃思小镇是个几乎花草不生的地方,要在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一棵差不多点儿大的树。荒原上到处都是深深的积雪,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一直延伸到布兰威尔小姐现在的家。对于这位年近四十的女士来说,从一个温暖的地方搬到这个既没有花朵也没有茂盛的蔬菜,而且到处一片凄凉景象的霍沃思是个很大的改变,这让她一下子很难适应。在这里,秋天或冬天的晚上总是狂风大作,几乎要把房顶掀翻,犹如困兽要找到一个出口一样狂烈。她怀念家乡的小镇,大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愉快地互相拜访,进行社交活动。她怀念儿时的朋友,有些甚至是她父母以前的朋友。但是,她不喜欢霍沃思小镇的一些风俗,特别害怕从牧师公所的楼道和客厅的地面上冒起的那些阴冷的潮气。我认为,屋子里的楼梯也是由石头做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附近都是采石场,很难找到树林。我听说布兰威尔小姐总是穿着木屐在家里走来走去,这样做是为了预防感冒。出于这个原因,她晚年几乎只在自己的卧室吃饭。勃朗特家的孩子都很敬重她,出于面子,他们也很喜爱她,但我想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在她那个时代,让一个人改变住所和生活环境是个很严酷的考验。 我不确定布兰威尔小姐是否教她的外甥女们除了缝纫之外的手工活,夏洛蒂干起家务活来很熟练。他们的父亲平日里教他们一些课程,同时,他们也很喜欢自己到处搜集大量信息。现在英格兰北部为牧师子女开办了一所学校。那个地方名叫考恩桥(Cowan Bridge),是一个位于利兹和肯德尔镇(Kendal)之间马道上的小村庄。学生每年的人均花销如下(参照的是1842年的入学规定,我认为自1823年建校以来这些费用从未增长过): 第十一条规定:服装费、住宿费、伙食费、学费一共是十四英镑,入学前必须提前支付一半,还需要一英镑的入学费,主要是用于书籍方面。学校课程包括历史、地理及地理应用、语法、写作、算术、缝纫课,以及纺织、熨衣之类的家务课。如果成绩合格,会上音乐课和美术课,每个学生一年需要额外支付三英镑。 第三条规定是亲朋好友将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进行陈述,展望一下她们的未来。 第四条规定是女孩们需要携带的衣服和日常用品,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必须服装一致,必须戴朴素的乡村草帽。夏季的每个星期日穿白色连衣裙,其他时候穿淡黄色连衣裙;冬天要穿紫色连衣裙和紫色布外衫。”为了保持学生着装一致,需支付三英镑,而不用准备连衣裙、长衫、披肩和带丝边的衣服;这就是要求学生交到学校的整笔款项。 提前半年支付七英镑; 入学书费一英镑; 入学服装费一英镑。 第八条规定“所有学生的信件和包裹都必须交由监督员检查”。这一条在所有女校里都是很普遍的规定。在这些学校里,尽管校长太过于坚持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但也只有校长可以享有不被检查的特权。 学校的其他规定都很正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勃朗特先生很明白这些规定,因此他会把女儿们送到考恩桥学校。1824年7月他把玛丽亚和伊丽莎白送到了这所学校。 现在我要讲一个对于我来说很难应付的话题,这个话题的证据本身自相矛盾,很难找到事情的真相。勃朗特小姐曾不止一次告诉我她本不该在《简·爱》(Jane Eyre)一书中提到洛伍德(Lowood)学校。若她早点儿意识到人们会把此处跟考恩桥联系起来,她一定不会这么做,不会对这个学校作任何描述,而只是把自己当时知道的一些事情讲出来。她以前也说过,在一部小说中不该有过多类似法庭判决的描述,如她可能已经做过这样的事,则既不需要寻求动机,也不需要弥补人为的过失,就像她很冷静地分析这所学校的监管人的作为一样。我认为她很高兴有机会扭转了阅读她的作品而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尽管这里发生的一切让她身心俱疲,但她最终相信了这些事,并形成了坚定的信念——绝对真相的概念。 在本书的前几个版本的注释中,我给出了夏洛蒂·勃朗特在考恩桥寄宿的大略隋况。我只听她谈论过一次这个地方,是在我们认识的第二天。当时一个小男孩正在抱怨晚饭的面包太难吃,她俯身低声对小家伙说,她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能吃到一片面包就很感激了。我不清楚自己当时是否应该问她关于面包的事,我问她的时候,她只是含糊地说了几句,很明显在回避有关这本书深层内容的探讨。她说考恩桥的燕麦蛋糕(威斯特摩兰郡的燕麦面包)跟约克郡的酵母燕麦蛋糕不太一样,她小时候很不喜欢吃这种蛋糕。当时在场的一位也表示很讨厌吃这种蛋糕,并提到了骚塞(Southey)的作品《普遍之书》(Common-placP Book)中讲过的那个关于恐怖编织工邓特(Dent)的真实故事。夏洛蒂小姐淡淡地笑了笑,说食物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主要是因为厨师粗心导致食物变质,为此她和姐妹们都非常不喜欢吃那里的东西。当医生痛斥那些肉时,她说她看到他把肉吐了出来,感到很宽慰和高兴。这就是我从她那里得知的一切。她总是回避深谈一些事情,为此我想卡若斯·威尔逊先生(Mr.Carus Wilson)了解的并不比我们多。 我并不怀疑他们告诉我的事情是否真实,他们也一直强调事情的真实性。我之前所讲的一切都是我听说的,这对于勃朗特小姐来说也是很公正的事情。 柯比·朗斯代尔(Kirby Lonsdale)附近的牧师威廉·卡若斯·威尔逊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他是个充满激情的人,做事从不求回报。他知道对于收入微薄的牧师来说子女教育是件很困难的事,就决定用捐赠善款办一所学校,为孩子提供扎实有效的教育。同时,只让家长负责支付住宿费和伙食费,教育费则由善款支付。学校一共有十二个赞助人,威尔逊先生不仅是赞助人,也是会计和秘书长。事实上,他负责学校的大部分财务。对此他很感兴趣,住得又近,所以承担了很多职责。由考恩桥学校经营的完善和不妥之处,我们可以得知威尔逊先生的谨慎和判断力。学校的工作一直是他的首要目标和兴趣所在,但是他并不熟谙其中的管理技巧——选择适合的人负责各个部门的工作,让他们切实负起责任来,用结果来衡量他们的能力,而不是在细节上过于苛刻。 威尔逊先生孜孜不倦地坚持为学校办好事,因此我对他因年老体弱犯下的错误感到遗憾。正是这些错误使得他给勃朗特小姐的才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但毫无疑问,没有什么事情比学校的事务更让他感兴趣和有成就感了。写到这里,我手边有一段他于1850年退休时说的话,他说他因为视力衰退,不得不离开这所最能让他诚实热心地为之奔波的学校了。他还补充道,非常感谢上帝能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一切。 考恩桥村庄有六七个村舍。从利兹到肯德尔的马道会穿过的一条叫莱克(Leck)的河,河上建了一座小桥,那些村舍就分别坐落在桥的两端。这条马道现在已经废弃了,但它以前是通往威斯特摩兰郡和坎伯兰郡(Cumberland)的必经之路,西部制造业区的人们经常通过此路去北方购买羊毛。现在的考恩桥村庄看上去要比以前更加繁华。它地势优越,莱克河流经此地,河流两边长满了柳树和灌木丛。河流受到碎岩石的阻挡,水流在铺满硕大鹅卵石的底面向前流淌,在鹅卵石堆积如墙的地方河流上下起伏,向前猛冲。犹如潺潺激流的莱克河沿着牧场和到处长满绿草的高地奔涌向前。考恩桥地处平原,但是在菜克河流到卢恩(Lune)山谷之前的地方却有很多瀑布和山坡。我去年夏天刚到这里时,很难理解为什么学校管理得如此不善。这里的空气里有一种甜甜的百里香的味道。现在,人们在选择房屋集群地点时要比建造私人房屋时更加谨慎,要考虑到在人口稠密的情况下传染病和其他疾病会蔓延的因素。 P32-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勃朗特传(荒原上的石楠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 |
译者 | 张媛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2672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61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