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宇之谜/一万个奥秘一千个谜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全面系统,分类合理,深入浅出,严谨具体!

宋解主编的《天宇之谜》向青少年读者诠释广泛而丰富的天宇知识。知识性与趣味性共存,让学习成为愉悦而轻松的享受!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方法,将纯粹的天宇知识融于故事当中,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生动性。

内容推荐

《天宇之谜》是“一万个奥秘一千个谜丛书”之一,由宋解主编。

《天宇之谜》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长期积累的珍贵资料,经过严格筛选,剔除伪科学的东西编写而成的,行文通俗生动,娓娓道来,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颇具可读性。

本书并非只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小朋友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引领小朋友从此踏上探索科学宝库之路。或许,这正是你攀登科学高峰,走向科学圣殿的第一步呢!

目录

奇怪的电波

至今没有弄清的UFO

“赤焰腾空”是UFO吗

宇宙是由火球大爆炸产生的吗

木星能变成恒星吗

有的小行星为什么不守“交通规则”

金星上有海洋吗

真的发生过“法艾东灾变”吗

火星上的巨大人头像

火星为什么会发生强大的激光

“参”、“商”为什么总也见不到面

月球是外星人的宇宙站吗

月球是怎样形成的

夜里能出太阳吗

太阳和月亮为什么同时升起

日长变长之谜

西周“天再旦”的奥秘

怎么给太阳“测”温度

太阳有“伙伴”吗

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吗

金字塔内有宇宙波吗

令人不解的“天文蛋”

陨石是怎么来的

“天外来客”——大冰块

黑洞是否被证实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为何出现破洞

臭氧洞能补上吗

为什么要搭载气球卫星

2月的天数为什么最少

为什么4个大月挤在一块

立春哪儿去了

小寒反比大寒寒

日食的奥秘

月亮忽然哪儿去了

月亮盈亏圆缺的奥秘

笼罩在航天飞机上的奇妙的光

具有天文色彩的巨石阵

海市蜃楼的奥秘

佛光是怎么回事

虹是怎么形成的

一年只有一昼一夜的地方

一线隔开今明天

气候为什么变暖了

“天越旱,越盼出太阳”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西边日出东边雨”

“晴天下雨,只落三尺地”之谜

怪雨的奥秘

彩色的雪

夏日也会降雪吗

巨大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子夜遇“黄龙”

高亭避风探原委

北方上空的奇特光环

风是怎样形成的

人为什么会被龙卷风卷上天

“天兵天将”和“北极飞熊”

天上为什么会有好几个太阳

球状闪电之谜

尼龙衣袜为什么不翼而飞

揭开雷电的奥秘

雷电的恶作剧

罕见的雷暴雪

追逐人的神奇火花

离太阳近为什么反而冷

为什么热层高温却不热呢

海水涨落的奥秘

奇异的流星声

芝加哥城的厄运

“耶稣之子”的魔力

黎明前为什么特别黑暗

东航为何快于西航

空气中的氧气为什么用不完

试读章节

金星上有海洋吗

金星和地球大小差不多,质量和密度接近,而且都有着浓密的大气,大气中都含有水汽。人们常把九大行星中的这两大行星称为“双胞胎”。由于地球上70%是海洋,所以,科学家们推断,金星上也应该有海洋。

美国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波拉克·詹姆斯认为,金星上确实存在过海洋,后来,这个海洋又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可能有4种:一是太阳光把水蒸气离解为氢和氧,氢气由于重量轻而大量逃离金星;二是在金星演化的早期,内部曾散发出大量的还原气体,这些气体能与水相互作用,消耗了水分;三是从金星内部喷出炽热的岩浆,水和岩浆中的铁以及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而消失;四是金星海洋的水原是来自星球内部,后来这些海水又重新循环回到金星地表以下。

有的科学家对詹姆斯的这4种可能提出了异议:这4种可能同样会出现在地球上,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海洋没有消失呢?

后来,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多纳休等科学家提出新的温室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在太阳系早期,太阳并不像今天这样亮和热,它每秒钟辐射的热量比现在少30%,金星的气候比现在凉快得多,那时金星上可能就有海洋,并出现了生命。后来,太阳变热了,加上金星自转又非常慢,它的1天等于地球上的117天,火辣辣的太阳长时间地烘烤,使金星上的海洋不断蒸腾,大量水蒸气升到高空。这些水蒸气虽然能让太阳继续射人,但阻碍了红外辐射向太空散热,这种作用就是温室效应。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金星表面附近的热量越积越多,温度不断上升,后来连碳酸盐岩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释放出来,加剧了金星温度升高,于是,海洋终于消失了。当温度升到上千摄氏度时,金星大地开始熔化,终于成为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星球,永远成为干旱和高温的世界。

美国爱阿华大学的弗兰克等人则认为,金星从来没有过海洋,金星探测器所探测到的金星大气层里的少量水分并不是由海洋中蒸发出来的,而是由几十亿年来不断进入大气层的微彗星的彗核所造成的,彗核的主要成分是水冰。

金星上到底有过海洋没有?如果有,又是如何消失的?这些都是待解之谜。

(王奉安)

真的发生过“法艾东灾变"吗

在7500万年以前,太阳系的土星和火星之间有一颗叫做“法艾东”的行星,它与地球类似,它的年龄是地球年龄的1.5倍。它的有机生命的文明程度比地球上的人类高得多,他们早已掌握了热核能技术。后来,不幸发生的一次威力巨大的核爆炸,使这颗行星受到激烈的震动,裂成许多小碎块,形成了现在的小行星带。其中特大的一块,由于爆炸的冲力,使它的公转速度大大增加,而一直冲向公转轨道以外的空间。冲到土星近旁后,把土星的一颗卫星(土卫9)撞得朝后转动,把另一颗卫星撞成无数碎片,构成了现在的土星环。然后它继续前进,与天王星擦碰,从天王星上扯下一大块物质,这些物质又落回到天王星上时产生的猛烈冲击,使天王星翻了一个个。所以天王星与众不同,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很小,好像倒卧在那里。接着,那个特大星块又冲过海王星轨道,然后在海王星以外的空间进入一条新的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就是“冥王星”。这次爆炸被称为“法艾东灾变”。地球也受到“法艾东灾变”的影响,气候发生激烈变化,恐龙因之绝迹。

以上是前苏联科学家瓦尔和谢卡维奇提出的假说。绝大多数天文学家不同意这一假说,他们指出,如果是这样,在冥王星上应该有高级文明的遗迹。

冥王星是1930年2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发现的。它每248年才绕太阳运行1圈,从发现至今只走了1/5圈。中国天文学家戴文赛认为,冥王星是由海王星轨道内的大星子形成的。一个大星子与另一个较大星子对心相撞,使它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增大,然后又被另一个星子掠碰,碰撞力矩使它变成侧向自转。被碰出的物质抛到几千万米以外,然后再聚成冥王星的卫星,而且卫星可能还不止一个。外国一些科学家认为,冥王星原来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它与海卫1一起绕海王星顺向运转,曾一度与海卫1靠近,相互的引力作用使海卫1变成绕海王星逆转的卫星,而冥王星则被加速,逃出海王星的引力场,成为一颗行星。也有人认为,冥王星是一颗真正的行星,它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由穿过宇宙而漂流来的热太阳雾形成的。

看来,“法艾东灾变”的说法仍不能令人信服。

(王奉安)

P16-19

序言

亲爱的小朋友,你想探索未知世界的种种奥秘吗?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吗?你可知道,无论在广袤的天宇中还是在古老的地球上,无论在二千姿百态的自然界还是在我们的身体中,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在人文发展的历史长河,都一样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知奥秘、未解之谜,正等待着你去探索、去揭示。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长期积累的珍贵资料,经过严格筛选,剔除伪科学的东西编写而成的,行文通俗生动,娓娓道来,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颇具可读性。原书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先后重印七次,并获得过第九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为了更加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本次将原书分八册再版,对书中的内容和文字均作了适当的处理。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理特征。我们给小朋友奉献这套丛书,并非只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小朋友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引领小朋友从此踏上探索科学宝库之路。或许,这正是你攀登科学高峰,走向科学圣殿的第一步呢!

本丛书主要由王奉安、赵九伶、杨秋白、刘宜学、马会春、赵立军等六位作者共同撰写,刘湘如也为本书补充了几篇文章(每篇文章均在篇末署有作者姓名)。宋解担任丛书主编,负责书稿的统改整理工作。

鉴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科学之谜正不断得到破解或已经有了新的解释,同时又有许多新的科学之谜在产生,而我们学握的信息和知识却十分有限,因此本书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2004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宇之谜/一万个奥秘一千个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525464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福建
226
16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