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农民工火会燎(从进城务工人员到国企管理者)
内容
编辑推荐

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编写的这本《农民工火会燎:从进城务工人员到国企管理者》讲述的是一位来自西北贫困地区的进城务工青年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国有企业(中建三局)技术骨干、优秀管理者、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的成长故事。故事的主人,名叫火会燎。火会燎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印证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其中蕴含的人生启迪与思考,值得每一位心怀梦想、奋力打拼的农民工朋友借鉴。

内容推荐

他从一名进城务工人员成长为国有企业业务能手、技术骨干、优秀管理者;他追求理想,不言放弃;他敬业勤奋,恪尽职守,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改变命运的坚实道路。他是新时代农民工的楷模,是新生代职工的典型。《农民工火会燎:从进城务工人员到国企管理者》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农民工火会燎:从进城务工人员到国企管理者》由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编写。

目录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像海燕一样去飞翔

 2 变“精神食粮”为“生活食粮”

 3 没有忘却的文学梦

 4 中建三局的橄榄枝

 5 挥师南下

 6 “我们也是主人”

 7 初到中建三局已小有名气

 8 较真的“老学生”

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1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 如期而至的大舞台

 3 暴雨中清点钢管

 4 努力学习,弥补不足

 5 做一名清廉上进的“总包人”

 6 肩负重任

 7 练就出的“火眼金睛”

 8 工地上的“拼命三郎”

三、火会燎工作创新法

 1 “不学习的损失”

 2 三步棋管理法

 3 把企业当自己家来经营

 4 一根筋式管理法

 5 “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机制

 6 建立物资管理新制度

 7 靠诚信和坚韧创出一片新天地

 8 多角度切入,降低采购成本

 9 劳动竞赛与党建工作两手抓

 10 引爆点式管理法

 11 当好企业主人,自主管理创新

四、亲情与奉献

 1 辞别父母闯世界

 2 带着家人的希望起航

 3 亲情与工作的取舍

 4 对女儿的愧疚

 5 家的支撑

 6 他的“情人”

 7 共产党员的责任

 8 “当你老了”

五、附录

 1 清瘦的五月

 2 人到无求品自高

 3 沙,河流与人生

 4 浅谈企业文化

结束语

试读章节

变“精神食粮”为“生活食粮”

从小,火会燎就向往着像台湾作家三毛一样无拘无束洒脱自由的流浪生活,尤其喜欢三毛在戈壁滩上的经历。为此他的心中常常充满了幻想:夕阳西下时,独自一个人驻足在空旷的戈壁滩上,远眺大漠孤烟,飞沙走石,感受和体验着戈壁大漠暮色的神秘。

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火会燎来到了兰州市。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春风和鲜花,而是无情的现实。由于人生地不熟,没有一技之长,他寻找工作屡屡遭拒。生活首先成了问题。眼看一个星期要过去了,临出门时带的钱不多,已经不足以支付每晚8元的住旅社费用。他开始感到了恐慌。无奈之下,他将视线投向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书箱。

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一直视为“精神食粮”的书籍,如今却要用来换取“生活食粮”;他更没有想到“精神食粮”会以这种方式转变成“生活食粮”。尽管如此,他仍然依依不舍地从一捆书中挑选出平时最喜爱的高尔基的《海燕》和《共产党员》杂志留下。

在火会燎的心中,高尔基的《海燕》是人类为着一个正义的信仰而不断奋斗的象征;而《共产党员》杂志则是因为高中时,他曾在上面发表过小文章,随着了解的加深继而喜欢上了这本杂志。虽然他当时对共产党的含义还不太了解,但是感受到共产党与高尔基的《海燕》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共同的信念。他知道在自己的打工路上,也许会遭受到各种打击,这两本读物可以使自己度过精神难关。

火会燎将一百多本书卖了36元钱,缓解了燃眉之急。当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书被别人抱走时,他的心里百感交集,犹如多年的好友从此将天各一方。读书时曾把现实想象得过于美好,及至踏人了社会才发现,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火会燎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装卸工的活,暂时解决了生活难题。他的主要工作是每天在炎炎烈日下装卸近20吨的水泥,闲暇时还要给工地泥工当帮工。这是一份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每天晚上回到工棚时,常常一躺在床上就不能动弹。

从一个文弱书生变成一名搬运工,角色的转变令火会燎的心理和身体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几次他都想扔下水泥包不干了。每当这时他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离家时的誓言,他不禁想起了高尔基的《海燕》,是呀!自己就像一只刚刚学飞的海燕,怎能还未开始就退缩呢?

火会燎决心坚持下去,一定要让自己经受住第一次考验。他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工地,晚上工友们都走了,他还独自留下来清理工具。由于连日装卸近百吨的水泥,火会燎很快就累垮了,腰椎间像有一只烙铁在来回熨烫,剧烈的疼痛使他差点晕倒在工地上。

火会燎仍强咬着牙坚持着,一则是找一份工作实在不容易,二则是他有意识地考验着自己的意志。然而到了第四天,他终于坚持不住了,刚扛起一袋水泥就感到腰椎一阵麻胀,接着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仅仅休息了一天,火会燎就拖着尚未病愈的身体又开始了每天繁重而单调的工作。

两个月后,火会燎终于拿到了第一笔工资260元。当天他就从工资中拿出60元钱,穿着背心兴冲冲地跑出了工棚,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书。自从家里带来的书被卖掉之后,他的灵魂也好像被抽走了一部分,整天魂不守舍。如今,他要急于从书本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踏进书店,火会燎就被满目的书籍吸引住了,这些书本就像他久违的朋友,显得那么亲切而真实。他一头扎进了书海里,忘记了自己和时间的存在。从中国的孔子、老子到前苏联的托尔斯泰、高尔基;从儒家之学到大道至简;从战争中的纠结人性到搏击海浪的海燕……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火会燎抬头发现书店外的天空已是一片漆黑,他跳起来抱着选购的一堆书匆匆赶回工地。当他推开工棚时,脑袋一下子蒙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被褥掀翻在地上,床上仅有的一件衣服不见了,刚刚发的200元钱就在衣服的口袋里。

火会燎抱着头久久地蹲在地上,衣服没了,生活费也没了,这日子可咋过呀?火会燎思前想后,如今只能去找包工头借钱了。

他来到包工头的屋前,透过门缝只见屋内烟气腾腾,包工头正与几个工头搓着麻将。他犹豫了一会,推开门喃喃向包工头说明来意,包工头“哗”地一下推开手中的牌,瞪圆了眼嚷道:“钱被偷了找公安去呀,找我干吗……你借钱明摆让我输钱……真他妈的晦气……”

在包工头的斥责声中,火会燎只得无奈地离开了。

生活如同一杯被污染的浊水一般,在平淡而真实中充满了苦涩。然而,一个星期以后发生的事,让火会燎的心灵受到了更大的触动。这天,工地上发生了一起房屋墙体塌方事故,一个在现场工作的工人被埋在土下,幸而抢救及时才无生命危险。事后,火会燎发现这起塌方事故正是由于包工头盖工棚时使用掺粉煤灰所引起的。面对这样一个没有社会公德,没有良心,视他人生命如草芥的包工头,火会燎愤怒了。他不怕辛苦,却怕无良与不公,这样的包工头,再穷也不能再为他卖命!年轻的火会燎经过一夜思考,愤然离开这家工地,重新踏上了寻找梦想的道路。

P4-7

序言

农民工火会燎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农民工是这个称谓,曾经引起过无数的争议,也演绎出许多新的名词。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的关键词之一。毕竟,“农民工”代表的是一段历史。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来自西北贫困地区的进城务工青年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国有企业(中建三局)技术骨干、优秀管理者、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的成长故事。故事的主人,名叫火会燎。10多年来,他以创新服务与管理的业绩,成为中建三局卓越团队的一分子。他追求理想,不言放弃的进取精神,是他人生成长的重要支撑;他敬业勤奋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改变命运坚实道路。在这条路上,他实现着一个个最现实的梦想,体味着实践人生价值的喜悦,为自己和企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火会燎是新时代农民工的楷模,是中国新生代职工的典型。他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印证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其中蕴含的人生启迪与思考,值得每一位心怀梦想,奋力打拼的农民工朋友借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农民工火会燎(从进城务工人员到国企管理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湖北省总工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4005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