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莫奈凡·高/名人的真实故事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莫奈凡·高》中,我们将以形象的语言文字、生动的故事情节,向您娓娓道来这两位画家的人生经历。大师也是普通人,他们的人生里也有悲欢离别,而由此引起的共鸣同样令我们为之感动。虽然凡·高与莫奈两人可能从未谋过面,但凡·高在后来的绘画生涯中或多或少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却是事实,而对艺术理想的执著追求则是这两位同时代伟大画家的共同点。

内容推荐

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悄无声息,让人不以为意。然而,翻开人类历史的漫漫长卷,我们总能听到许多年前传来的声声巨响,那些重要人物的出现和他们的作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些伟大人物传奇的一生令我们感动和震撼!

当我们为人类所创造的辉煌文明骄傲时,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此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莫奈凡·高》能让今天的读者感受到名人们所处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感受到名人们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行的史诗般的创造历程,感受到心灵的启迪、激励和荡涤,更能让我们多一份深深的思考。

谨以《莫奈凡·高》向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也向阅读此书的所有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目录

莫奈

 前往勒阿弗尔

 成功少年

 启蒙老师

 流派之争

 来到巴黎

 服役前后

 格莱尔画室

 初获成功

 困 境

 精神支柱

 和朋友们在一起

 成名作问世

 一线曙光

 印象派的危机

 苦尽甘来

 睡莲

 最后的创作

凡·高

 浅红头发的男婴

 喜欢独处的少年

 父母的担忧

 文森特叔叔的厚望

 画廊里的艺术青年

 苦涩的初恋

 在巴黎

 重返英国

 博里纳日的新生

 走入绘画世界

 画家凡·高

 风格初成

 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艺术之梦

 崩溃的灵魂

 无路可逃

 最后的选择

试读章节

来到巴黎

1859年5月,莫奈到达了巴黎,他被这座城市所征服。在官方的沙龙画展上,莫奈见到巴比松画家特罗容、杜比尼、柯罗等人的作品,经布丹的介绍,他带着自己的两幅静物画去拜访特罗容。

特罗容是巴比松画家中描绘林中景象的高手,他非常擅长在画作中使用逆光,精于刻画在夕阳西下时,从密林阴影中归来的牧人和牛群。明暗虚实的对比和强烈的空间关系,令他那极具生活气息的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当时的莫奈在布丹的指导下,已经在风景画上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这次他随身带来的并不是风景画,而是并不能太体现其绘画天分的静物画。或许他是想要在造型基本功等方面得到特罗容的指点,也可能是准备按照父亲的命令,打算开始接受按部就班的绘画训练了。

果不其然,特罗容看到这两幅不成熟的作品后,就他对色彩的把握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很中肯地指出了他的不足,并语重心长地劝告他,尽可能多的去练习素描,同时也不能忽视油画。他还建议莫奈经常去野外写生,去卢浮宫临摹名画;最后,特罗容推荐他到库退尔画室学习。

库退尔的画室在当时的巴黎颇为有名。库退尔是当时法国学院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师从格罗和德拉罗舍,并忠实地继承了老师们的古典主义传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人体素描训练。虽然库退尔的大幅历史画缺少激情,但人物肖像却是相当的出色。当时巴黎画坛,有很多画家都出自于他的门下,其中就包括马奈等人。对特罗容的建议,莫奈认真考虑了一番,却始终犹豫着拿不定主意。在他看来,进行基本功方面的训练毫无疑问是必需的,但是在库退尔的画室他是否真正能够学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却无法断定。

经过一番仔细的考虑,莫奈决定不听从这样的劝告,他不喜欢库退尔的作品,而且库退尔所奉行的古典主义理想美和他自己粗犷不羁、自由奔放的气质看上去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因此而失去行动的自由。巴黎对于他实在是太新鲜、太刺激,以致他不愿进入美术学校上正规的课,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由的活动。因此,莫奈参加了烈士酒店的“集会”。那儿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之间热烈而友好的讨论使莫奈受益匪浅,而这些恰巧是他在家乡所不能拥有的。

莫奈在烈士酒店里有时可以看到库尔贝,但是却没有机会跟他谈话。那里的人们日夜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谈论艺术问题,嘲笑学院派诗人与画家,对他们关于艺术主题及其社会意义的理论加以恶意的攻击;但是莫奈似乎完全不关心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不关心是否任何人都有权利被描绘到画面上,他只是对映入自己眼帘的东西(大自然)才感兴趣,因此,他总是被一些专画风景画的朋友所包围着。

事实上,莫奈到巴黎后的确有了一些进步,他在偶然去画画的画室中结交了许多的青年艺术家,作为他们的思想与自己新经验的互相交流的结果,他的爱好巩固了,他的见识也更有辨别力了。

服役前后

1860年,莫奈在巴黎的瑞士学院练画。这个“学院”并不是一间真正的学院,而是由一位原先在大卫画室做模特的瑞士老人开设的。它位于奥菲尔码头,靠近圣·米歇尔桥,在那里画家只要出一点钱就可以画真的模特。那里没有考试,也没有课程,有许多风景画家都去研究人体解剖学。库尔贝、马奈都曾来过这里,毕沙罗有时也来,目的是画些裸体画或跟一些朋友会面,莫奈很快地便结识了毕沙罗。

然而他们一起画画的机会不多了,因为莫奈的兵役期已经到来。对于此事,莫奈并不担心,他的父亲也是这样,他之所以允许儿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是因为他以为可以在这个时候把他“抓”回来。那时服兵役是由抽签来决定的,要是谁抽中倒霉的号数,便要当七年兵。莫奈的父亲以为只要莫奈肯屈服,原是可以帮他“买”一名替身的,但是莫奈的态度很坚决。年轻气盛的他,坚决不愿向严厉的父亲做出任何让步,并义无反顾地穿上非洲军团的制服,来到当时作为法国海外一省的阿尔及利亚。

后来,莫奈对自己当时的行为这样解释说:“七年兵役是吓倒过许多人的,可是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有一个朋友在非洲军团里,他很喜欢部队生活,曾经把他的狂热传染给我,并使我对他那种冒险的爱好产生了同感。我想没有什么能比烈日下无尽的骑兵阵列、攻城略地、火药的爆炸声、马刀的砍杀声、以及在帐篷里的沙漠之夜更能引起我的兴趣了;我用满不在乎的态度回答了父母的最后通牒。我抽中了签。通过我个人的坚持,我便被派遣到非洲军团服役了。我在阿尔及尔度过了最美好的两年。我不断地见到一些新事物,在有空的时候,我很想把我所见的画下来。你不能想象我的知识已增加到什么程度,以及我从那里得到多少见闻。最初我不能十分理解它,在那里对光与色的印象直到后来才能分类,它们里面包含着我未来的研究的胚胎。”就这样,莫奈把军队生活和新的视觉经验结合了起来。P17-21

序言

1874年,一场画展引来了一场震动整个巴黎艺术界的轰动效应。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画展,说它与众不同,或许更多是因为它的“标新立异”没有赢得只言片语的认同声,反而引来了几乎一边倒的倒彩。这次画展的幕后策划者是一群叛逆的年轻人,他们热爱绘画这项美好的事业,但完全不按照当时巴黎推崇的“沙龙”模式表现自己,偏偏剑走偏锋,硬要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

一位愤懑难平的观者、批评家,以其中一位画家的作品为对象,将这群创作出此类“着色怪异,下笔粗放”的“鄙俗”作品的画家称之为“印象派”。那位被作为典型抨击对象的画家名叫克劳德·莫奈,那幅被“提名”加以冷嘲热讽的作品就是此后大名鼎鼎的《日出·印象》。

不知那位批评者后来有没有感到过庆幸,因为他一时直言快语的说法竟然成就了绘画史上一个新的流派。就在印象派的这次画展在巴黎“声名远播”之际,一位来自荷兰的年轻人此时正因一场失败的初恋,被迫来到这里寻找新生,他就是文森特·凡·高。或许是出于艺术女神的有意为之,凡·高和以莫奈为首的印象派就这样有了一次交集。虽然凡·高与莫奈两人可能从未谋过面,但凡·高在后来的绘画生涯中或多或少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却是事实,而对艺术理想的执著追求则是这两位同时代伟大画家的共同点。

在本书中,我们将以形象的语言文字、生动的故事情节,向您娓娓道来这两位画家的人生经历。大师也是普通人,他们的人生里也有悲欢离别,而由此引起的共鸣同样令我们为之感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莫奈凡·高/名人的真实故事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广振//云飞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748677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7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8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