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在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大大推进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
王思明、沈志忠主编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该会议的论文集结。这批论文按主题可以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其他相关研究4个方面。
图书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国农业遗产研究丛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10年10月,在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大大推进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 王思明、沈志忠主编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该会议的论文集结。这批论文按主题可以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其他相关研究4个方面。 目录 第一部分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探索 农业遗产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古今中外论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基于农业遗产资源的农业旅游发展探索 第二部分 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 论高家堰的修筑及其影响 鄂东广济江堤修防史略论 试论清代治河专家对黄运减水闸坝利害的认识及其下河治理方案 民国后期和田河流域洛浦垦区垦荒、撂荒地的景观格局及其荒漠化成因探析 南海九江的桑基鱼塘及其变迁 试论小麦移栽技术的产生及传承 略论《桑园围志》的价值与续修 论传统乡规民约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卜凯文献挖掘整理的现状与思考 农业文明与伏羲时代之食文化 过山瑶与蕾新畲 左宗棠与“左公柳” 周人“祈农”民俗传统的延续与演绎 ——陇东“二月二龙抬头”节俗的农业文化内涵管窥 第三部分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 通过韩半岛铁搭(:奎4垒甘)看明清时代江南的水田农业 云南文山地区苗族迁徙农业文化研究 徽州地区林业习惯法的护林制度 江苏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论婺源县上晓起村水力捻茶机的遗产价值 东乡野生稻:“国宝级”的农业文化遗产 地理标志产品与县域经济发展 从阳城广禅侯保护谈谈发展中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家猪和太湖猪文明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茶叶贸易 历史时期温州柑种植兴衰考述 基于GIS的农业史研究探析 中国古代农家的农时观 第四部分 其他相关研究 基于历史与社会学视野的防旱抗旱研究 试论唐朝盛世下的农业经济政策 从《全唐诗》看唐代蚕业 论明清松江府官布征解之变迁 清代广西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 中国近代水利人才危机应对与专门教育的起步 浅析丁颖对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与利用 中国农民养老与“米保障” 论英国对中国茶业经济间谍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国农业遗产研究丛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思明//沈志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6114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16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 |
丛书名 |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丛书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7 |
宽 | 21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