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格罗兹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在悉尼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她的研究表现出了法国传统下典型的澳洲文化风格—将哲学通论、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融为一炉,特别关注政治理论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这本《时间的旅行--女性主义自然权力》是由其创作的哲学文集。
图书 | 时间的旅行--女性主义自然权力/人文科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格罗兹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在悉尼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她的研究表现出了法国传统下典型的澳洲文化风格—将哲学通论、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融为一炉,特别关注政治理论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这本《时间的旅行--女性主义自然权力》是由其创作的哲学文集。 内容推荐 《时间的旅行--女性主义自然权力》内容介绍:在格罗兹手上,时间或者绵延,不是一个虚灵的苍白的幽灵,而是体现在自然与文化之中,一种指向未来并且支配着自然选择、性别选择、法律实践、身份认同以及躯体修补技术之中的创造力量。时间具有内在的飘忽性,它作为一道人迹渺茫的秘境,保护者时间的不合时宜性。它唤起我们持久的好奇之心,而扰乱生命在大化之流之中的沉迷。但无论如何,时间如沙漏,执手已成云烟,我们制服不了这飘忽却铁定的力量。 《时间的旅行--女性主义自然权力》的作者是伊丽莎白·格罗兹。 目录 译者弁言 引言 第一部分 自然,文化和未来 第一章 达尔文与女性主义:对一种可能亲缘 关系的初步考察 第二章 达尔文与生命本体论 第三章 文化的自然 第二部分 法律·正义和未来 第四章 暴力的时间:德里达,解构和价值 第五章 德鲁西拉·康奈尔,身份与政治的“进化” 第三部分 哲学,知识和未来 第六章 德勒兹,柏格森和虚拟性 第七章 梅洛-庞蒂,柏格森与本体论问题 第八章 物论 第九章 作为人造躯体的客体 第四部分 身份,性别差异和未来 第十章 思想的时间 第十一章 性别差异的力量 第十二章 (非人)力量:权力、快感与欲望 第十三章 女“性”的未来 References(原文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时间的旅行--女性主义自然权力/人文科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伊丽莎白·格罗兹 |
译者 | 胡继华//何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109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016.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41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6-2012-154号 |
版权提供者 | 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